提供了一種移動通信終端,包括:電介質基板;接地表面,形成在電介質基板的第一區域上;輻射部件,以距離電介質基板預設距離布置在沒有形成接地表面的第二區域上,該輻射部件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第一縫隙和第二縫隙;饋線,形成在電介質基板的第二區域上,并且一端連接到輻射部件;接地線,以距離饋線預定距離布置在電介質基板的第二區域上,并且一端連接到輻射部件,以及另一端連接到接地表面;以及匹配接地表面,形成在電介質基板的第二區域上,該匹配接地表面與輻射部件的一部分成重疊關系布置,并且從接地表面延伸以容性耦合到輻射部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頻段天線和具有該種多頻段天線的移動通信終端,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在其中形成多個縫隙以保證多頻段特性的天線,以及一種在其中形成有容性耦合至天線的匹配接地表面以實現寬帶特性的移動通信終端。
技術介紹
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不但減少了移動通信裝置的尺寸,而且使移動通信裝置的功能多樣化。內置天線的引入符合便攜終端的緊湊的趨勢。同樣,隨著移動業務的多樣化,更加致力于發展覆蓋現有的各種頻段的天線。內置天線安裝在終端內,從而帶來各種問題。即,安裝在終端內的小內置天線使增益減少,并且由于其靠近內部裝置,所以周圍的金屬材料會影響天線特性。此外,可以利用相機、液晶面板(LCD)和電池來改變具有多樣化功能的移動終端的天線特性。因此天線需要具有高增益和寬帶頻率,以使盡管受周圍裝置的影響而其特性卻不改變。圖1是示出了傳統平板倒置F天線(PIFA)的透視圖。參考圖1,輻射器101位于接地表面100上,以及短路板102從輻射器101的邊緣垂直彎曲以與接地表面100接觸。饋電點103定位為使天線阻抗匹配。平板倒置F天線被看作是一種短路微帶天線,其中,短路板102形成在具有零電場的接地表面100和輻射器101之間,使得輻射器101在長度上被二等分。在此,輻射器101的寬度小于短路板102的寬度,增加了天線裝置的有效電感,并減少了與輻射器等長度的通用短路微帶天線上的共振頻率。這就使得短路微帶天線在長度上進一步減少,同時保持了 PIFA結構。傳統PIFA呈現了雙頻段特性,但是被配置為具有邊緣彎曲,所以降低了增益和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增加了增益和效率同時保持寬帶和多頻段特性的緊湊移動通信天線。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移動通信終端,包括:電介質基板;接地表面,形成在電介質基板的第一區域上;輻射部件,以距離電介質基板預設距離布置在沒有形成接地表面的第二區域上,該輻射部件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第一縫隙和第二縫隙;饋線,形成在電介質基板的第二區域上,并且一端連接到輻射部件;接地線,以距離饋線預定距離布置在電介質基板的第二區域上,并且一端連接到輻射部件,以及另一端連接到接地表面;以及匹配接地表面,形成在電介質基板的第二區域上,該匹配接地表面與輻射部件的一部分成重疊關系布置,并且從接地表面延伸以容性耦合到輻射部件。移動通信終端還可以包括具有預定高度的非導電固定器,使得輻射部件被布置為距離電介質基板一段距離。第一縫隙可以形成為使輻射部件呈現880至960MHz全球移動通信系統頻段、1.575GHz全球定位系統頻段、1.71至1.88GHz數字通信系統頻段、以及1.85至1.99GHz個人通信業務頻段中的頻率特性,以及第二縫隙形成為使輻射部件呈現2.4GHz工業科學和醫學頻段中的頻率特性。輻射部件可以包括:主輻射器;以及至少一個副輻射器,從主輻射器的邊緣垂直彎曲。在此,主輻射器是矩形形狀的,以及至少一個副輻射器可以包括:第一副輻射器,連接到主輻射器的一側;以及第二副輻射器,連接到鄰近所述一側的主輻射器的另一側。第一縫隙可以包括:第一縫隙段,沿主輻射器和第一副輻射器之間的邊界形成,并具有一個開放端;第二縫隙段,一端垂直連接到第一縫隙段的另一端;第三縫隙段,從第二縫隙段的另一端垂直于第二縫隙段在相對方向上延伸;第四縫隙段,從第三縫隙段的一端垂直延伸;以及第五縫隙段,從第三縫隙段的另一端垂直延伸到第二副輻射器。第二縫隙可以包括:第一縫隙段,一端對主輻射器的又一側開放;第二縫隙段,一端連接到第一縫隙段的另一端;第三縫隙段,一端連接到第二縫隙段的另一端;第四縫隙段,從第二縫隙段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副輻射器以與第三縫隙段垂直,其中第一縫隙段具有大于其他縫隙段的寬度的寬度。饋線和接地線可以分別由微帶線形成。饋線和接地線中的每一個均可以在其一端處設置有具有預定高度以連接到輻射部件的接觸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多頻段天線,包括:矩形的主輻射器;第一副輻射器,從主輻射器的一端垂直彎曲;第二副輻射器,從鄰近所述一端的主輻射器的另一端垂直彎曲;第一縫隙包括:第一縫隙段,沿主輻射器和第一副輻射器之間的邊界形成,并具有一個開放端;第二縫隙段,一端垂直連接到第一縫隙段的另一端;第三縫隙段,從第二縫隙段的另一端垂直于第二縫隙段在相對方向上延伸;第四縫隙段,從第三縫隙段的一端垂直延伸;以及第五縫隙段,從第三縫隙段的另一端垂直延伸至第二副輻射器;以及第二縫隙包括:第一縫隙段,一端對主輻射器的又一側開放;第二縫隙段,一端連接到第一縫隙段的另一端;第三縫隙段,一端連接到第二縫隙段的另一端;第四縫隙段,從第二縫隙段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副輻射器以與第三縫隙段垂直。第一縫隙可以形成為使天線呈現880MHz至960MHz全球移動通信系統頻段、1.575GHz全球定位系統頻段、1.71GHz至1.88GHz數字通信系統頻段、以及1.85GHz至1.99GHz個人通信業務頻段的頻率特性,以及第二縫隙可以形成為使天線呈現2.4GHz工業科學和醫學頻段的頻率特性。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目標和優點將由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而更易于理解。其中:圖1是示出了傳統平板倒置F天線(PIFA)的透視圖;圖2是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應用在移動通信終端中的基板和輻射部件的分解透視圖;圖3是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應用在移動通信終端中的輻射部件的展開視圖;圖4是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應用在移動通信終端中基板和輻射部件的后視圖;圖5是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終端中的回波損耗相對于頻率的曲線圖;圖6是示出了饋線和接地線之間的距離的變化相對于回波損耗的曲線圖;圖7是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終端中的匹配接地表面的尺寸變化的頻率特征變化的曲線圖;以及圖8A和SB是分別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終端中的天線的增益和輻射效率的曲線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考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具體描述。圖2是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應用在移動通信終端中的基板和輻射部件的分解透視圖。參考圖2,本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終端200包括電介質基板210和輻射部件240。電介質基板210可以由具有預定介電常數的材料形成。例如,電介質基板210可以使用陶瓷和 FR-4。接地表面220形成在電介質基板210的一個區域上。接地表面220在移動通信終端所需的其他的無源和有源器件(未示出)安裝在電介質基板上時作為屏蔽。輻射部件240布置在沒有形成接地表面220的電介質基板的另一區域上。輻射部件240設置在距離電介質基板210預定距離的位置處。第一縫隙250和第二縫隙260形成在輻射部件240上以實現多頻段特性。饋線270和接地線280形成在電介質基板210上,每條線都有一端連接到輻射部件 240。饋線270的一端271與輻射部件240接觸,另一端開放以連接到外部饋電線。接地線280的一端281與輻射部件240接觸,另一端與接地表面220接觸。饋線270和接地線280以微帶線印刷在電介質基板210上。在此,饋線270和接電線280中的每一條都設計為具有50 Q的電阻。饋線270和接電線280的相應端271和281與輻射部件240接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通信終端,包括:電介質基板;接地表面,形成在所述電介質基板的第一區域上;輻射部件,以距離所述電介質基板預設距離布置在沒有形成所述接地表面的所述電介質基板的第二區域上,所述輻射部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縫隙和第二縫隙;饋線,形成在所述電介質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上,并且一端連接到所述輻射部件;接地線,以距離所述饋線預定距離布置在所述電介質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上,并且一端連接到所述輻射部件而另一端連接到所述接地表面;以及匹配接地表面,形成在所述電介質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上,所述匹配接地表面與所述輻射部件的一部分成重疊關系布置,并且從所述接地表面延伸以容性耦合到所述輻射部件,其中,所述輻射部件包括:主輻射器;以及至少一個副輻射器,從所述主輻射器的邊緣垂直彎曲,其中,所述主輻射器是矩形形狀的,以及所述至少一個副輻射器包括:第一副輻射器,連接到所述主輻射器的一側;以及第二副輻射器,連接到所述主輻射器的鄰近所述一側的另一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縫隙包括:所述第二縫隙的第一縫隙段,一端對所述主輻射器的又一側開放;所述第二縫隙的第二縫隙段,一端連接到所述第二縫隙的所述第一縫隙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縫隙的第三縫隙段,一端連接到所述第二縫隙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縫隙的第四縫隙段,從所述第二縫隙段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副輻射器以與所述第三縫隙段垂直,其中,所述第一縫隙段的寬度大于其他5個縫隙段的寬度。...
【技術特征摘要】
2007.02.28 KR 10-2007-00203021.一種移動通信終端,包括: 電介質基板; 接地表面,形成在所述電介質基板的第一區域上; 輻射部件,以距離所述電介質基板預設距離布置在沒有形成所述接地表面的所述電介質基板的第二區域上,所述輻射部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縫隙和第二縫隙; 饋線,形成在所述電介質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上,并且一端連接到所述輻射部件; 接地線,以距離所述饋線預定距離布置在所述電介質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上,并且一端連接到所述輻射部件而另一端連接到所述接地表面;以及 匹配接地表面,形成在所述電介質基板的所述第二區域上,所述匹配接地表面與所述輻射部件的一部分成重疊關系布置,并且從所述接地表面延伸以容性耦合到所述輻射部件, 其中,所述輻射部件包括: 主輻射器;以及 至少一個副輻射器,從所述主輻射器的邊緣垂直彎曲, 其中,所述主輻射器是矩形形狀的,以及 所述至少一個副輻射器包括: 第一副輻射器,連接到所述主輻射器的一側;以及 第二副輻射器,連接到所述主輻射器的鄰近所述一側的另一側,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縫隙包括: 所述第二縫隙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賢學,樸鐘權,李正男,李在粲,
申請(專利權)人:三星電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