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及其方法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682685 閱讀: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2:41
    本發明專利技術有關一種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及其方法,適用于網絡連接的一主機與一便攜式裝置,此便攜式裝置連接一串行裝置。主機包括一主機控制模塊、一數據轉換模塊與一第一通訊模塊。主機控制模塊產生與接收串行數據,數據轉換模塊連接于第一通訊模塊與主機控制模塊之間,進行串行數據與網絡封包數據的格式交換。第一通訊模塊則進行數據轉換模塊與便攜式裝置之間的網絡封包數據交流。便攜式裝置配置于主機與串行裝置之間,并利用內建的橋接模塊進行串行數據與網絡封包數據的格式交換。以此建立主機與串行裝置之間的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串行裝置的連接技術,特別是涉及跨越相同或不同的作業平臺,且可實現遠距連接串行裝置的串行數據傳輸系統與方法。
    技術介紹
    先前技術中,計算機主機控制串行裝置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方式:串行裝置連接至桌上型計算機主機的串行端口。計算機主機的作業系統借由串行通訊方法及串行裝置的驅動程序,完成計算機主機與串行裝置之間的連接。使用者即可以借由安裝作業系統的人機界面軟件,控制串行裝置的動作,并取得串行裝置的回應數據。第二種方法:串行裝置連接至可攜式計算機(如筆記型計算機)的串行端口,可攜式計算機的作業系統借由串行通訊方法及串行裝置的驅動程序,完成可攜式計算機與串行裝置之間的連接。可攜式計算機與計算機主機通過網絡方式或電信方式連接,且可攜式計算機與計算機主機所配置的軟件是以計算機主機為主、可攜式計算機為輔的主從式軟件。使用者可通過計算機主機的軟件控制界面控制便攜式裝置的運作,間接控制串行裝置或是取得串行裝置的回應數據。或者,使用者通過可攜式計算機的軟件的控制界面直接控制串行裝置,并將相關的必要數據傳輸至計算機主機,計算機主機軟件即依據可攜式計算機提供的數據進行處理或分析。然而,上述方式的不便之處在于,在第一種方法里,計算機主機與串行裝置所能連接的距離有限,實用性不高。在第二種方式里,計算機主機雖能以遠距的方式與串行裝置進行串行通訊,但如果可攜式計算機的作業系統被更換過,或是可攜式計算機被更替為便攜式裝置(例如: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即必須依據所更換的作業系統(或是所更替的便攜式裝置)安裝對應的驅動程序以及控制軟件,因此需額外耗費控制軟件與驅動程序的開發成本。更進一步,若是計算機主機與串行裝置之間,必須通過雙方協議的加解密作業才能進行串行通訊作業時,計算機主機即無法通過第二種方法與串行裝置進行遠距通訊,實用性大為降低。有鑒于上述現有的計算機主機控制串行裝置的方式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的,能夠改進現有的計算機主機控制串行裝置的方式,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經過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計算機主機控制串行裝置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了一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可跨越相同或不同的作業平臺,且可實現遠距連接串行裝置。本專利技術的目的與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本專利技術所揭示的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包括一主機與一便攜式裝置。主機包括一主機控制模塊、一數據轉換模塊與一第一通訊模塊。便攜式裝置包括一裝置控制模塊、一橋接模塊與一第二通訊模塊。主機控制模塊用以發送一第一串行數據,以及用以接收一第二串行數據。數據轉換模塊用以取得并轉換第一串行數據為一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及用以轉換一第二網絡封包數據為第二串行數據且傳輸至主機控制模塊。第一通訊模塊用以傳輸第一網絡封包數據至便攜式裝置,并接收便攜式裝置傳輸的第二網絡封包數據,并將第二網絡封包數據傳輸至數據轉換模塊。第二通訊模塊用以取得第一通訊模塊傳輸的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及用以將第二網絡封包數據傳輸至第一通訊模塊。橋接模塊用以轉換第一網絡封包數據為第一串行數據,以及用以轉換第二串行數據為第二網絡封包數據且傳輸至第二通訊模塊。串行端口連接模塊用以取得橋接模塊傳輸的第一串行數據以傳輸至一串行裝置,并用以取得串行裝置回傳的第二串行數據以傳輸至橋接模塊。本專利技術所揭示的串行數據傳輸方法,適用于網絡連接的一主機與一便攜式裝置,且便攜式裝置串行連接一串行裝置,此方法包括:提供主機的一主機控制模塊,以用來發送一第一串行數據及用以接收一第二串行數據;通過主機的一數據轉換模塊,用以轉換第一串行數據為一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及用以將取得的一第二網絡封包數據轉換回第二串行數據;建立主機的一第一通訊模塊與便攜式裝置的一第二通訊模塊的網絡連接,其中,第二通訊模塊用以接收第一通訊模塊輸出的第一網絡封包數據,第一通訊模塊用以接收第二通訊模塊輸出的第二網絡封包數據;通過便攜式裝置的一橋接模塊,用以將第二通訊模塊取得的第一網絡封包數據轉換回第一串行數據,及用以將第二串行數據轉換為第二網絡封包數據;以及借由便攜式裝置的一串行端口連接模塊,以將橋接模塊傳輸的第一串行數據傳輸至串行裝置,及用以傳輸串行裝置的第二串行數據至橋接模塊。本專利技術所揭示的串行數據傳輸系統與方法,更進一步時,其數據轉換模塊可包括一虛擬串行端口管理模塊與一串行與網絡數據轉換模塊。虛擬串行端口管理模塊用以建立對應串行裝置的一虛擬串行端口,以供接收主機控制模塊發送的第一串行數據及供傳輸第二串行數據至主機控制模塊。串行與網絡數據轉換模塊用以轉換第一串行數據為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并傳輸第一網絡封包數據予第一通訊模塊,及用以轉換第一通訊模塊接收的第二網絡封包數據為第二串行數據,且引導第二串行數據至虛擬串行端口。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主機可不限距離連接串行裝置。其次,主機可不受限于便攜式裝置的作業系統而直接控制串行裝置,因此不需額外開發安裝于便攜式裝置的控制軟件與驅動程序,進而降低軟件與驅動程序的開發成本。而且,借由主機可不受限于便攜式裝置的作業系統而直接控制串行裝置的特性,主機與串行裝置之間可施行由雙方協議的加解密作業才可進行的串行通訊作業,故大為提升系統的實用性。本專利技術所揭示的系統及方法,可在異質平臺上達到擴充串行端口裝置的目的。經由本專利技術系統及方法,與主機的作業系統不同的便攜式裝置,可以連接序到端口裝置和主機,負責橋接主機以及串行端口裝置之間的數據傳輸。即便主機與串行端口裝置之間必須通過加解密的傳輸方式,而便攜式裝置上并未具有加解密功能時,本專利技術系統及方法仍能讓便攜式裝置與串行端口裝置正常運作,輕易達成異質系統擴充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繪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系統架構示意圖;圖2繪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另一系統架構示意圖;以及圖3繪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串行數據傳輸方法流程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主機11主機控制模塊12數據轉換模塊121虛擬串行端口管理模塊122虛擬串行端口123串行與網絡數據轉換模塊13第一通訊模塊20便攜式裝置21裝置控制模塊22橋接模塊23第二通訊模塊24串行端口連接模塊241串行端口30串行裝置S110-S150 步驟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為達成預定專利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以及其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專利技術提出的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首先請參照圖1繪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一系統架構示意圖。此系統包括一主機10 (Host Device)與一便攜式裝置 20 (Portable Device), 一個以上的串行裝置 30 (SerialDevice)接在便攜式裝置20的串行端口 241 (Serial Port)。其中,串行端口的規格包括RS-232、RS-422、RS-485,或更進一步包括符合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al Serial Bus, USB)規格的連接端口。主機10包括一主機控制模塊11 (Host Control Module)、一數據轉換模塊12 (DataConvert Module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一主機,其包括:一主機控制模塊,用以發送一第一串行數據,以及用以接收一第二串行數據;一數據轉換模塊,用以取得并轉換該第一串行數據為一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及用以轉換一第二網絡封包數據為該第二串行數據且傳輸至該主機控制模塊;以及一第一通訊模塊,用以輸出該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并接收該第二網絡封包數據且傳輸至該數據轉換模塊;以及一便攜式裝置,其包括:一第二通訊模塊,用以取得該第一通訊模塊傳輸的該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及用以將該第二網絡封包數據傳輸至該第一通訊模塊;一橋接模塊,用以轉換該第一網絡封包數據為該第一串行數據,以及用以轉換該第二串行數據為該第二網絡封包數據且傳輸至該第二通訊模塊;以及一串行端口連接模塊,用以取得該橋接模塊傳輸的該第一串行數據以傳輸至一串行裝置,并用以取得該串行裝置回傳的該第二串行數據以傳輸至該橋接模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 一主機,其包括: 一主機控制模塊,用以發送一第一串行數據,以及用以接收一第二串行數據; 一數據轉換模塊,用以取得并轉換該第一串行數據為一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及用以轉換一第二網絡封包數據為該第二串行數據且傳輸至該主機控制模塊;以及 一第一通訊模塊,用以輸出該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并接收該第二網絡封包數據且傳輸至該數據轉換模塊;以及一便攜式裝置,其包括: 一第二通訊模塊,用以取得該第一通訊模塊傳輸的該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及用以將該第二網絡封包數據傳輸至該第一通訊模塊; 一橋接模塊,用以轉換該第一網絡封包數據為該第一串行數據,以及用以轉換該第二串行數據為該第二網絡封包 數據且傳輸至該第二通訊模塊;以及 一串行端口連接模塊,用以取得該橋接模塊傳輸的該第一串行數據以傳輸至一串行裝置,并用以取得該串行裝置回傳的該第二串行數據以傳輸至該橋接模塊。2.按權利要求1所述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便攜式裝置更包括一裝置控制模塊以連接該橋接模塊與該串行端口連接模塊,用以將至少一串行端口參數設定于該橋接模塊與該串行端口連接模塊,以供該串行端口連接模塊與該串行裝置進行通訊,及供該橋接模塊依據該串行端口參數進行網絡封包數據與串行端口數據的轉換。3.按權利要求2所述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串行端口參數至少包括一串行端口號碼參數、一串行數據格式參數、一傳輸率參數與一同比特參數。4.按權利要求2所述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裝置控制模塊是通過該第一通訊模塊與該第二通訊模塊以連接至該主機控制模塊,并將該串行端口參數傳輸至該主機控制模塊,該主機控制模塊是依據該串行端口參數設定該數據轉換模塊,該數據轉換模塊是依據該串行端口參數進行網絡封包數據與串行端口數據的轉換。5.按權利要求1所述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數據轉換模塊包括: 一虛擬串行端口管理模塊,用以建立一對應該串行裝置的虛擬串行端口,以供接收該第一串行數據及供傳輸該第二串行數據; 一串行與網絡數據轉換模塊,用以轉換該虛擬串行端口接收的該第一串行數據為該第一網絡封包數據,并傳輸該第一網絡封包數據予該第一通訊模塊,及用以轉換該第一通訊模塊接收的該第二網絡封包數據為該第二串行數據,以引導該第二串行數據至該虛擬串行端口。6.按權利要求1所述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便攜式裝置更包括一裝置控制模塊,該裝置控制模塊是通過該第一通訊模塊與該第二通訊模塊以控制該主機控制模塊,以令該主機控制模塊發送該第一串行數據。7.按權利要求1所述串行數據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串行端口連接模塊是通過一串行端口而連接至該串行裝置,其中該串行端口為RS-232、RS-422、RS-485或通用串行總線的規格的連接端口。8.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進順李冠榮翁欲盛
    申請(專利權)人: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京热人妻无码人av|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丰满熟妇人妻Av无码区|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免费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亚洲桃色AV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小说|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