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移動終端和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其中該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包括: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在檢測到觸控操作時,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預定操作對象能夠顯示在觸控操作位置區域或附近,便于用戶對手機進行觸控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移動終端
,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和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并且,為了追求更好的體驗,手機的一個發展趨勢是顯示觸摸屏的尺寸越來遠大,目前4寸、5寸屏的智能手機大量出現,而ー些平板電腦(PAD)的尺寸甚至更大。對于這些大屏幕的終端設備,用戶在單手操作時根本無法觸摸到整個區域,這樣導致用戶不得不采用雙手操作,使得大屏幕的終端設備的便捷性較差。根據現有技術,手機等終端設備上的觸摸區域都是相對靜止的,用戶要完成觸控操作,必須將手指或觸控筆移動到相應的操作區域,進行相應的觸控操作。綜上所述,可知現有技術中由于大屏幕的終端設備的觸控操作對象都是相對靜止不動的,不便于用戶操作,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終端設備的觸控操作對象相對靜止不動、不便于用戶操作的問題,其中: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其包括: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在檢測到觸控操作時,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預先設置觸控屏的有效觸控區域;所述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的步驟,包括:檢測有效觸控區域內的觸控操作。其中,所述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的步驟,包括:計算觸控操作在觸控屏的觸控操作位置;設置預定操作對象的顯示位置參數;根據所述觸控操作位置以及所述顯示位置參數,調整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檢測到恢復操作吋,將預定操作對象的顯示位置恢復為默認位置。其中,在檢測到多個相關聯的觸控操作時,所述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的步驟,包括:根據最后的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其包括: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顯示處理模塊,用于在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觸控操作時,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其中,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有效觸控區域設置模塊,用于預先設置觸控屏的有效觸控區域;所述檢測模塊檢測有效觸控區域內的觸控操作。其中,所述顯示處理模塊包括:觸控操作位置計算模塊,用于計算觸控操作在觸控屏的觸控操作位置;顯示位置參數設置模塊,用于設置預定操作對象的顯示位置參數;顯示位置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觸控操作位置以及所述顯示位置參數,調整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其中,在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恢復操作時,所述顯示處理模塊將預定操作對象的顯示位置恢復為默認位置。其中,若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多個相關聯的觸控操作,則所述顯示處理模塊根據最后的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通過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井根據觸控操作位置調整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使預定操作對象顯示在觸控操作位置區域或附近,便于用戶對手機進行觸控操作。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ー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的流程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的流程圖;圖3A和圖3B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顯示處理的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專利技術ー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框圖;圖5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主要思想在于,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在檢測到觸控操作時,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ー步地詳細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移動終端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觸控屏的手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PAD)、個人數字助理(PDA)等終端設備。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步驟S102,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當用戶使用手指或觸控筆觸控移動終端觸控屏時,檢測到上述操作并執行步驟S104。步驟S104,在檢測到觸控操作時,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通過上述實施例,根據觸控操作位置調整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使預定操作對象顯示在觸控操作位置區域或附近,便于用戶對手機(尤其是大屏幕手機)進行觸控操作。參考圖2,步驟S104具體包括:步驟S202,計算觸控操作在觸控屏的觸控操作位置。所述的觸控操作位置包括:在觸控屏上的觸控點或者觸控軌跡。步驟S204,設置預定操作對象的顯示位置參數。所述顯示位置參數包括但不限于:與觸控位置的距離和相對方向。舉例來說,可以設置預定操作對象位于觸控點的上方I厘米處。步驟S206,根據觸控操作位置以及顯示位置參數,調整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預定操作對象包括但不限于:按鈕、彈出框、選擇框、虛擬鍵盤、可觸控件等可觸控元素,下面舉例說明。參考圖3A和圖3B,一般在進行操作后,應用系統會提示信息彈出框,例如“確定/取消”選擇框供用戶進行確認。如圖3A所示,用戶在操作屏幕上方位置的“復選框”后,在屏幕的下方位置出現“確定/取消”選擇框,這樣手指或觸控筆在觸控“復選框”后需要移動較長距離才能夠觸控“確定/取消”選擇框,尤其當用戶使用較大屏幕的終端時操作非常不便。根據本專利技術,參考圖3B,用戶操作屏幕上方位置的“復選框”后,檢測到用戶對于觸控屏的觸控操作,根據預設的顯示位置參數將“確定/取消”選擇框顯示在“復選框”的下方(例如下方I厘米處),這樣,手指或觸控筆在觸控“復選框”后只需要移動很短距離就能夠觸控“確定/取消”選擇框,方便了用戶操作。同樣地,當“復選框”出現在屏幕下方位置吋,“確定/取消”選擇框隨著手指或觸控筆的觸控操作,也會相應出現在屏幕下方位置。也就是說,“確定/取消”選擇框會跟隨觸控操作位置而進行變化,以方便用戶操作。另外,對于“確定/取消”選擇框的原位置,可以選擇不進行顯示或者進行“變灰,,處理而不可被操作。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例如,在進行手寫輸入操作時,當用戶手寫后離開屏幕的瞬間,系統計算到用戶手指的最后位置,手寫鍵盤以及“取消/返回”的按鈕,都跟隨手指最后觸控位置顯示,以方便用戶選擇操作。又例如,當用戶屏幕解鎖后撥打電話時,整個虛擬鍵盤區域便移動顯示到用戶手指附近。如果系統默認的虛擬鍵盤是在屏幕下端,而此時手指位于屏幕中上端,則虛擬鍵盤顯示在屏幕中上端手指附近,同時隨著手指的移動而移動,方便用戶撥打電話。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預先設置觸控屏的有效觸控區域,所述有效觸控區域是指在該區域檢測到觸控操作時,才執行預定操作對象跟隨觸控操作位置進行顯示的處理,否則不進行跟隨顯示處理。此外,在檢測到恢復操作吋,將預定操作對象的顯示位置恢復為默認位置。例如,在屏幕空白處或非有效觸控區域點擊屏幕,這時恢復預定操作對象的系統默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在檢測到觸控操作時,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移動終端操作對象的顯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 在檢測到觸控操作時,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預先設置觸控屏的有效觸控區域; 所述檢測對于移動終端觸控屏的觸控操作的步驟,包括:檢測有效觸控區域內的觸控操作。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的步驟,包括: 計算觸控操作在觸控屏的觸控操作位置; 確定設置預定操作對象的顯示位置參數; 根據所述觸控操作位置以及所述顯示位置參數,調整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在檢測到恢復操作吋,將預定操作對象的顯示位置恢復為默認位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檢測到多個相關聯的觸控操作時,所述根據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的步驟,包括: 根據最后的觸控操作位置確定預定操作對象在觸控屏的顯示位置。6.一種移動終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建忠,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