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包括: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處理所述用戶人臉圖像數據獲得人臉姿態信息;根據所述人臉姿態信息旋轉屏幕畫面,以調整終端的屏幕畫面方向。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終端。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使得終端的屏幕畫面保持在用戶的正視方向上,提升了用戶的視覺體驗,使終端更加具備智能化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子
,尤其涉及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及終端。
技術介紹
隨著技術的發展,終端性能的提高,用戶對信息獲取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屏幕作為視覺的載體,是信息獲取的最主要手段,如何使用戶在使用終端設備時得到更好的用戶體驗是很多廠商努力的方向。而通過絢麗的屏幕畫面顯示來提高用戶體驗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這其中,屏幕畫面旋轉顯示技術通過旋轉畫面使屏幕畫面更符合用戶操作的視野,提高用戶體驗度。但目前現有的屏幕畫面旋轉技術是通過終端內置的重力傳感器感知終端的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來判斷屏幕的方向,再進行旋轉,例如:當用戶處于站立狀態,用戶從縱向手持手機,則重力傳感器判斷屏幕畫面的方向為縱屏,當用戶處于站立狀態,用戶橫向手持手機,則重力傳感器判斷屏幕畫面的方向為橫屏。但這沒考慮用戶人臉姿態實際發生改變的情況,例如:當用戶處于側臥狀態,如果用戶仍縱向手持手機,此時重力傳感器判斷屏幕畫面的方向仍為縱屏,但此時根據用戶的的眼睛正視角度屏幕畫面的方向應為橫屏,則根據重力傳感器來判斷屏幕的畫面的方向跟實際的情況出現判斷失誤,屏幕畫面無法根據人臉姿態的變化而進行切換,導致用戶無法很順利的使用終端,視覺效果差,降低用戶體驗度,當用戶人臉移動到一定的方向時,可能出現影像模糊,甚至無法觀看的畫面,給用戶在使用終端上帶來很多的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及終端??商嵘脩舻囊曈X體驗,使終端更加具備智能化。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包括: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處理所述用戶人臉圖像數據獲得人臉姿態信息;根據所述人臉姿態信息旋轉屏幕畫面,以調整終端的屏幕畫面方向。相應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第一采集單元,用于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第一處理單元,用于處理所述用戶人臉圖像數據獲得人臉姿態信息;旋轉單元,用于根據所述人臉姿態信息旋轉屏幕畫面,以調整終端的屏幕畫面方向。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通過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獲得人臉姿態信息,根據人臉姿態信息旋轉屏幕畫面,以調整終端屏幕畫面的方向的方法,可以使得終端的屏幕畫面保持在用戶的正視方向上,提升了用戶的視覺體驗,使終端更加具備智能化的特點。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的第一實施例流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人臉的“十”字矢量的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的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人臉姿態方向相對于基準方向偏移的角度變化量的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的第二實施例流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的第三實施例流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一種終端的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一種終端的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一種終端的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終端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音樂播放器等具有屏幕畫面顯示的移動終端。請參照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的第一實施例流程圖。如圖1所述,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包括步驟:S100,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具體實施例中,采集用戶的人臉圖像數據可以通過終端的前置攝像頭進行攝取用戶的人臉圖像數據。該人臉圖像數據可以包括:用戶的五官、膚色、頭發等人臉面部特征。S101,處理所述用戶人臉圖像數據獲得人臉姿態信息。具體實施例中,利用模式識別技術解析所述用戶人臉圖像數據獲取用戶的人臉姿態信息。其中,模式識別是對圖像或各種物理對象的進行分類與描述的技術,在機器視覺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涉及到圖形、圖像和文字的識別,也涉及到有形物體的測量、分類與描述。進一步的,所述人臉姿態信息包括人臉姿態方向相對于終端設定的基準方向順時針偏移的角度變化量。其中,人臉姿態方向為當前人臉的“十”字矢量。下面結合圖2進行詳細的介紹。如圖2所示,將雙眼連成的直線方向作為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的橫向方向001,并根據獲得的人臉圖像數據,從左眼至右眼的方向為橫軸正方向。將鼻子和嘴連成的直線方向作為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的豎向方向002,并根據獲得的人臉圖像數據,從嘴到鼻子的方向為縱軸正方向。進一步的,基準方向為所述終端在規定平面坐標系中指定的方向。下面結合圖3進行詳細的介紹。如圖3所示,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如圖2所示的橫軸X軸003與縱軸Y軸004形成的平面坐標系.所述橫軸X軸003和所述縱軸Y軸004為終端指定的橫向基準方向和豎向基準方向。所述基準方向相對于終端顯示屏方向固定不變,即基準方向相對于終端顯示屏方向如005所示,在終端在豎屏情況下,橫軸X軸003為通過終端中點并平行于水平面的一條直線,所述直線方向為從終端左側到終端右側的方向,縱軸Y軸004為通過終端中點并垂直于水平面的一條直線,所述直線方向為從終端底部到終端上端的方向。更進一步的,角度變化量是人臉姿態方向相對于終端設定的基準方向順時針偏移的角度。下面結合圖4進行詳細的介紹。如圖4所示,角度變化量006為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中的豎向方向順時針偏移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中的豎向基準方向縱軸Y軸008的角度變化量,角度變化量007為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中的橫向方向順時針偏移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中的橫向基準方向橫軸X軸009的角度變化量。其中,角度變化量006和角度變化量007的變化值相等。進一步的,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中的豎向方向順時針偏移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中的豎向基準方向與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中的橫向方向順時針偏移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中的橫向基準方向的角度變化量相等。S102,根據所述人臉姿態信息旋轉屏幕畫面,以調整終端的屏幕畫面方向。具體實施例中,根據人臉姿態信息中的角度變化量來進行調整終端的屏幕畫面方向,使屏幕畫面調整后的方向符合用戶的正視角度。其中,當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中的豎向方向順時針偏移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中的豎向基準方向或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中的橫向方向順時針偏移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中的橫向基準方向的角度變化量大于或等于0°并小于45°時,旋轉所述屏幕畫面至所述屏幕畫面的豎向方向與豎向基準方向同方向和所述屏幕畫面的橫向方向與橫向基準方向同方向。當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中的豎向方向順時針偏移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中的豎向基準方向或人臉姿態方向的“十”字矢量中的橫向方向順時針偏移終端規定的平面坐標系中的橫向基準方向的角度變化量大于或等于45°并小于135°時,旋轉所述屏幕畫面至所述屏幕畫面的豎向方向相對于所述豎向基準方向順時針偏移90°和所述屏幕幻魔的橫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處理所述用戶人臉圖像數據獲得人臉姿態信息;根據所述人臉姿態信息旋轉屏幕畫面,以調整終端的屏幕畫面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控制終端屏幕畫面旋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 處理所述用戶人臉圖像數據獲得人臉姿態信息; 根據所述人臉姿態信息旋轉屏幕畫面,以調整終端的屏幕畫面方向。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之前,還包括: 接收終端傳感器采集的數據; 根據所述數據判斷所述終端姿態是否發生改變; 若所述終端姿態發生改變,則判斷所述終端姿態改變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預設的閾值; 若所述終端姿態改變值大于或等于預設的閾值,則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設置采集人臉圖像數據的周期; 所述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包括:按照設置的所述周期采集用戶人臉圖像數據。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臉姿態信息包括: 所述人臉姿態方向相對于終端設定的基準方向順時針偏移的角度變化量; 其中,所述基準方向為所述終端在規定平面坐標系中指定的方向。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人臉姿態信息旋轉屏幕畫面,以調整終端的屏幕畫面方向包括: 當所述角度變化量大于或等于0°并小于45°時,旋轉所述屏幕畫面至所述屏幕畫面的方向與所述基準方向同方向; 當所述角度變化量大于或等于45°并小于135°時,旋轉所述屏幕畫面至所述屏幕畫面的方向相對于所述基準方向順時針偏移90° ; 當所述角度變化量大于或等于135°并小于225°時,旋轉所述屏幕畫面至所述屏幕畫面的方向相對于所述基準方向順時針偏移180° ; 當所述角度變化量大于或等于225°并小于315°時,旋轉所述屏幕畫面至所述屏幕畫面的方向相對于所述基準方向順時針偏移270° ; 當所述角度變化量大于或等于315°并小于360°時,旋轉所述屏幕畫面至所述屏幕畫面的方向與所述基準方向同方向。6.一種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包括: 第一采集單元,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陶超,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