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光掃描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光掃描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旋轉多面鏡、透鏡、馬達、以及收納這些并具有支撐馬達的軸承部的框架,軸承部包括支撐整周的第一嵌合部、具有與第一嵌合部半徑相同的圓弧面的第二嵌合部、以及使旋轉軸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從框架露出的散熱部。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簡單的構成實現對溫度上升的充分抑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掃描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介紹
光掃描裝置對載像體的表面進行曝光掃描,從而在載像體上形成潛像。當為了在載像體上用光束進行曝光掃描而偏轉光束時,多角鏡等旋轉多面鏡高速旋轉,驅動旋轉多面鏡使其旋轉的馬達的旋轉軸及其軸承發熱。另外,用于對馬達進行驅動控制的驅動電路等電路基板上的電子控制部件也發熱。在馬達、電子控制部件中產生的熱量滯留在光掃描裝置的框架內,框架變成高溫。如果框架變成高溫,框架以及收納在框架內的透鏡、反射鏡等光學部件可能發生熱變形,由于框架、光學部件的熱變形,而無法在潛像載體的表面形成良好的潛像。因此,已知有抑制由馬達、電子控制部件中產生的熱量導致的溫度上升的各種光掃描裝置。在第一光掃描裝置中,在框架的底部形成開口部,在該開口部安裝基板。在基板的下面側配置馬達的線圈、磁鐵等動力部和驅動馬達的驅動電路,在貫穿基板而向上面側突出的馬達的旋轉軸上固定旋轉多面鏡。由此,馬達的動力部及驅動電路與框架的內側通過基板被隔斷,抑制了馬達的動力部和驅動電路所產生的熱量侵入框架內。另外,第二光掃描裝置包括框架、封堵框架內部的蓋部件、以及被收納在框架內部的光學系統以及馬達機座。馬達機座包括:多角鏡馬達,其具有多角鏡;金屬制的板,其支撐多角鏡馬達并被安裝在框架上;以及金屬制的罩,其覆蓋多角鏡馬達并固定在板上。在板上設置有從框架露出到外部的散熱葉片。另外,在罩上設置有從蓋部件露出到外部的散熱葉片,通過這些散熱葉片,將多角鏡馬達中產生的熱量散到外部。另外,第三光掃描裝置包括框架、封堵框架內部的蓋部件、以及被收納在框架內部的光學系統以及馬達機座。馬達機座包括多角鏡、驅動多角鏡使其旋轉的多角鏡馬達、馬達的旋轉軸、以及支撐旋轉軸的軸承部。軸承部經馬達安裝板被安裝在框架上,并且在軸承部的底面配置有與框架相比熱傳導率高并且熱容量大的呈圓柱形狀的接觸部件。接觸部件被彈簧部件向旋轉軸的軸向施力,通過與軸承部的底面壓力接觸來吸收來自馬達機座的熱量,從而減少了從馬達機座產生的熱量傳遞到框架。在第一及第二光掃描裝置中,透鏡、反射鏡等光學部件被保持在框架上,另一方面,具有多角鏡的多角鏡馬達被保持在基板或板等中間部件上,并且中間部件被安裝在框架上,因此由于中間部件的介入,光學部件相對于多角鏡的配置精度降低。通常,為了獲得光學部件與多角鏡之間的高的配置精度,除部件的良好的加工和裝配精度之外還需要部件配置位置的良好的測量精度。但是,在第一及第二光掃描裝置中,當例如測量光學部件的保持部的位置時,以框架上的中間部件的安裝部(例如螺紋孔)為基準,測量光學部件的保持部,另一方面,當測量多角鏡的保持部的位置時,以中間部件上的框架的安裝部(例如螺紋孔)為基準,測量多角鏡的保持部,從而存在光學部件和多角鏡的各保持部的測量精度就光掃描裝置整體而言降低的可能性。這會導致向光掃描裝置主體安裝光學部件和多角鏡時部件間的配置精度下降,存在無法在潛像載體的表面形成良好的潛像等的問題。另外,第三光掃描裝置存在以下問題:由于配置用于吸收來自馬達機座的熱量的接觸部件而裝置結構變得大型且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簡單的構成充分抑制框架內的溫度上升、并且將光學部件等高精度地配置在框架中的光掃描裝置以及具有該光掃描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涉及的光掃描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旋轉多面鏡,該旋轉多面鏡將來自光源部的光束偏轉掃描到被掃描面;透鏡,該透鏡使得通過所述旋轉多面鏡被偏轉掃描的光束成像于被掃描面上;馬達,該馬達具有旋轉軸并驅動所述旋轉多面鏡使其旋轉,所述旋轉多面鏡被固定至旋轉軸;以及框架,該框架收納所述透鏡、所述旋轉多面鏡以及所述馬達,并具有軸承部,該軸承部支撐所述馬達的旋轉軸使其可旋轉,其中,所述軸承部包括:圓形的第一嵌合部,該第一嵌合部支撐所述旋轉軸的整周以使該旋轉軸可旋轉;第二嵌合部,該第二嵌合部具有圓弧面,所述圓弧面從所述第一嵌合部的周緣部向所述框架的外緣側延伸,并且以與所述第一嵌合部相同的半徑長度形成;以及散熱部,該散熱部由與所述第二嵌合部在周方向上相鄰并向預定方向切除的槽形成,并且使所述旋轉軸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從所述框架露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上述光掃描裝置。本專利技術的光掃描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利用簡單的構成實現對溫度上升的充分抑制。附圖說明圖1是示出包括作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掃描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構成的截面圖;圖2是示出作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掃描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示出作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掃描裝置的底面部的立體圖;圖4是示出作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掃描裝置的多角鏡馬達安裝部的周邊的構成圖;圖5是示出作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多角鏡馬達的旋轉軸的軸承部的平面圖;圖6是示出本專利技術的多角鏡馬達的旋轉軸的軸承部的變形例的平面圖;圖7是示出本專利技術的多角鏡馬達的旋轉軸的軸承部的其他變形例的平面圖;圖8是示出作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方式的光掃描裝置的設置有散熱部件的底面部的立體圖;圖9是示出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設置有散熱部件的軸承部的截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考附圖,對將本專利技術具體化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是,本實施方式中記載的構成、配置等各要素不過是說明例,并不對專利技術的范圍進行限定。(第一實施方式)圖1是示出包括作為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的光掃描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整體構成的截面圖,以右側為圖像形成裝置的前方側進行了圖示。在圖像形成裝置I的裝置主體Ia的下部配置有容納所裝載的紙張的供紙盒2。在供紙盒2的上方形成有紙張運送路徑4,紙張運送路徑4從裝置主體Ia的前方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進而還向上方延伸到達至形成在裝置主體Ia的上表面的排紙部3。沿著紙張運送路徑4從上游側起依次配置有拾取輥5、供紙輥6、中間運送輥7、校準輥對8、圖像形成部9、定影部10、以及排紙輥對11。供紙盒2設置有轉動自如地被供紙盒2支撐的紙張裝載板12。并且被構成為:裝載在紙張裝載板12上的紙張通過拾取輥5向紙張運送路徑4被送出,并且在通過拾取輥5同時送出了多張紙張的情況下,供紙輥6與阻尼輥13分開紙張,使得只有最上面的一張被運送。送出到紙張運送路徑4的紙張的運送方向通過中間運送輥7被改變為向裝置主體Ia的后方,從而該紙張朝向校準輥對8被運送,并通過校準輥對8被調整定時之后向圖像形成部9被供應。圖像形成部9用于通過電子照片工藝在紙張上形成預定的調色劑圖像,其包括:被軸支撐為在圖1中能夠順時針旋轉的作為載像體的感光體14 ;配置在該感光體14周圍的帶電裝置15、顯影裝置16、清潔裝置17 ;被配置成與感光體14夾著紙張運送路徑4而相對的轉印輥18 ;以及配置在感光體14的上方的光掃描裝置19,在顯影裝置16的上方配置有向顯影裝置16補充調色劑的調色劑容器20。帶電裝置15包括導電性橡膠輥15a,導電性橡膠輥15a被配置為與感光體14抵接。并且,當感光體14旋轉時,導電性橡膠輥15a與感光體14的表面接觸而從動旋轉,此時,通過向導電性橡膠輥15a施加預定電壓,感光體14的表面被均勻帶電。接下來,通過從光掃描裝置19射出的光束,在感光體14上形成基于輸入的圖像數據的靜電潛像,顯影裝置16將調色劑附著到靜電潛像上來在感光體14的表面形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掃描裝置,包括:旋轉多面鏡,該旋轉多面鏡將來自光源部的光束偏轉掃描到被掃描面;透鏡,該透鏡使得通過所述旋轉多面鏡被偏轉掃描的光束成像于被掃描面上;馬達,該馬達具有旋轉軸并驅動所述旋轉多面鏡使其旋轉,所述旋轉多面鏡被固定至旋轉軸;以及框架,該框架收納所述透鏡、所述旋轉多面鏡以及所述馬達,并具有軸承部,該軸承部支撐所述馬達的旋轉軸使其可旋轉,其中,所述軸承部包括:圓形的第一嵌合部,該第一嵌合部支撐所述旋轉軸的整周以使該旋轉軸可旋轉;第二嵌合部,該第二嵌合部具有圓弧面,所述圓弧面從所述第一嵌合部的周緣部向所述框架的外緣側延伸,并且以與所述第一嵌合部相同的半徑長度形成;以及散熱部,該散熱部由與所述第二嵌合部在周方向上相鄰并在預定方向切除而成的槽形成,并且該散熱部使所述旋轉軸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從所述框架露出。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31 JP 2011-2382031.一種光掃描裝置,包括: 旋轉多面鏡,該旋轉多面鏡將來自光源部的光束偏轉掃描到被掃描面; 透鏡,該透鏡使得通過所述旋轉多面鏡被偏轉掃描的光束成像于被掃描面上; 馬達,該馬達具有旋轉軸并驅動所述旋轉多面鏡使其旋轉,所述旋轉多面鏡被固定至旋轉軸;以及 框架,該框架收納所述透鏡、所述旋轉多面鏡以及所述馬達,并具有軸承部,該軸承部支撐所述馬達的旋轉軸使其可旋轉, 其中,所述軸承部包括: 圓形的第一嵌合部,該第一嵌合部支撐所述旋轉軸的整周以使該旋轉軸可旋轉; 第二嵌合部,該第二嵌合部具有圓弧面,所述圓弧面從所述第一嵌合部的周緣部向所述框架的外緣側延伸,并且以與所述第一嵌合部相同的半徑長度形成;以及 散熱部,該散熱部由與所述第二嵌合部在周方向上相鄰并在預定方向切除而成的槽形成,并且該散熱部使所述旋轉軸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從所述框架露出。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掃描裝置,其中, 所述第二嵌合部的圓弧面具有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嵌合部的圓周長度的1/2的圓弧長度。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掃描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富岡宏行,
申請(專利權)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