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非晶、納米晶合金錠中夾雜物的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合金液澆鑄到高20mm、Φ10mm模具中,澆鑄成合金錠;用砂輪機將合金錠的端面的氧化層去掉,然后依次用200、400、800、1000目水砂紙將合金錠的端面磨光;用拋光機將磨好的合金錠進行拋光;用倒置式顯微鏡觀察拋光后的合金錠,確定夾雜物類別;用帶有刻度的顯微鏡目鏡測量夾雜物的尺寸,并根據尺寸范圍計算單位面積內夾雜物的個數。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通過采用倒置式顯微鏡,使試樣觀察面水平至于顯微鏡上,彌補了試樣在制備過程中產生角度傾斜,并且成像視場寬廣,提高了非晶金屬夾雜物檢測的準確度。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還具有操作簡單,工藝成熟、適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非金屬夾雜物測量
,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非晶帶材是由非晶合金液經過激冷形成的厚度在30 μ m以下的薄帶,因此在非晶母合金冶煉過程中,要準確檢測其夾雜物以便于精確控制非金屬夾雜物的含量。在冶煉過程中,少量爐渣、耐火材料及冶煉中反應產物可能進入合金液中,形成非金屬夾雜物。由于非晶帶材的厚度薄,鋼液中一旦形成夾雜物便會影響其物理性能,特別是降低其柔韌性,嚴重時,無法澆鑄成型。非晶、納米晶鋼錠中非金屬夾雜物含量雖然微小,但它對鋼的性能影響極大,所以必須對它進行檢測和研究。傳統的非金屬夾雜物的測量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毛玻璃投影法,一種是用顯微鏡目鏡直接觀察,這兩種檢測方法的缺點在于分析夾雜物類型和數量時操作十分繁瑣,需要與標準圖譜對照,由于視覺原因造成的誤差較大,測量準確度低。非晶、納米晶合金的冶煉純度要求較高,夾雜物顆粒較小,傳統的檢測鑄鋼中夾雜物的方法并不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工藝成熟且測量準確度高的非晶、納米晶合金錠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檢測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該方法包括:在冶煉過程完成后,將合金液澆鑄入模具中,澆鑄成合金錠;用砂輪機將合金錠的端面的氧化層去掉,然后將合金錠的端面磨光;用拋光機將磨好的合金錠進行拋光;用倒置式顯微鏡觀察拋光后的合金錠,確定夾雜物類別,用帶有刻度的顯微鏡目鏡測量夾雜物的尺寸,并根據尺寸范圍分類,計算單位面積內夾雜物的個數。優(yōu)選地,燒鑄模具尺寸為20_、Φ 10_。優(yōu)選地,合金錠端面磨光為依次用200、400、800、1000目水砂紙將合金錠的端面磨光。優(yōu)選地,所述拋光機將磨好的合金錠進行拋光,用于除去水砂紙細磨時所留下的細微磨痕,避免夾雜物的剝落、變形或拋光面的污染,以使觀測面干凈和夾雜物的形態(tài)不受影響。優(yōu)選地,所述拋光機將磨好的合金錠進行拋光采用金剛石拋光劑進行拋磨。優(yōu)選地,所述拋光機的轉速控制在1000 1400r/min,拋光時間控制在I 3min。優(yōu)選地,所述用帶有刻度的顯微鏡目鏡測量夾雜物的尺寸包括測量球形或環(huán)狀的夾雜物的直徑或測量多邊形夾雜物的最大尺寸。本專利技術通過采用倒置式顯微鏡,使試樣觀察面水平至于顯微鏡上,彌補了試樣在制備過程中產生角度傾斜,并且成像視場寬廣,提高了非晶金屬夾雜物檢測的準確度。本專利技術還具有操作簡單,工藝成熟、適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附圖說明圖1是非晶、納米晶合金錠中夾雜物的檢測的方法流程圖;圖2是非晶合金錠中的夾雜物示意圖;以及圖3是納米晶合金錠中的夾雜物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快速檢測非晶帶材磁性能的方法流程圖。在步驟101,在冶煉過程完成后,將非晶、納米晶合金液澆鑄到高20mm、Φ IOmm模具中,燒鑄成合金錠。在步驟102,根據步驟101中選取的測量樣品,用砂輪機將合金錠的端面的氧化層去掉,然后依次用200、400、800、1000目水砂紙將合金錠的端面磨光。在步驟103,將磨好的試樣在拋光機的拋光布上進行拋光,拋光時使用金剛石拋光劑進行拋磨,使磨面成為無劃痕的光滑鏡面。拋光操作目的在于去除細磨時所留下的細微磨痕,最主要是要避免夾雜物的剝落、變形或拋光表面被污染,以使觀察面盡可能干凈及夾雜物的形態(tài)不受影響,使磨面成為無劃痕的光滑鏡面。在一個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拋光機的轉速控制在1000 1400r/min,拋光時間控制在I 3min。在步驟104,利用倒置式金相顯微鏡無遺漏地觀察整個拋光面,在一個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非晶、納米晶鋼錠中的夾雜物有以下兩類:C類(硅酸鹽類),一般為尺寸較大(直徑> 8 μ m)的單個呈黑色或深灰色球狀、或者淺灰色的多邊形夾雜物。D類(球狀氧化物類),一般為尺寸較小(直徑< 8 μ m)的單個呈黑色或深灰色球狀或者環(huán)形夾雜物。在步驟105,利用帶有刻度的顯微鏡目前測量夾雜物的尺寸,然后根據尺寸范圍計算每100平方毫米夾雜物的個數。在一個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球形或環(huán)狀的夾雜物測量其直徑,多邊形的夾雜物測量其最大尺寸。具體例子說明如下:例1:將非晶合金在冶煉過程之后取樣澆注成20mm、Φ IOmm的鋼錠,用砂輪機將端面的氧化皮處理掉,然后依次用200、400、800、1000目水砂紙將端面磨光。將磨好的試樣在拋光機的拋光布上進行拋光,拋光時使用金剛石拋光劑進行拋磨,使磨面成為無劃痕的光滑鏡面。拋光機的轉速為1400r/min,拋光時間2分鐘。經過觀測,用倒置式顯微鏡對整個拋光面觀察,如圖2所示,整個觀測過程中檢測到2個夾雜物,尺寸在8 μ m以上的I個,尺寸8μπι以內的I個。測試結果為每100平方毫米2.55個夾雜物。例2:將納米晶合金在冶煉過程之后取樣澆注成20mm、Φ IOmm的鋼錠,用砂輪機將端面的氧化皮處理掉,然后依次用200、400、800、1000目水砂紙將端面磨光。將磨好的試樣在拋光機的拋光布上進行拋光,拋光時使用金剛石拋光劑進行拋磨,使磨面成為無劃痕的光滑鏡面;拋光機的轉速為1400r/min,拋光時間2分鐘。經過觀測,用倒置式顯微鏡對整個拋光面觀察,如圖3所示,整個觀測過程中檢測到2個夾雜物,尺寸在8 μ m以上的O個,尺寸8 μ m以內的2個。測試結果為每100平方毫米2.55個夾雜物。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非晶、納米晶合金錠中夾雜物的檢測方法,包括:在冶煉過程完成后,將合金液澆鑄入模具中,澆鑄成合金錠;用砂輪機將合金錠的端面的氧化層去掉,然后將合金錠的端面磨光;用拋光機將磨好的合金錠進行拋光;用倒置式顯微鏡觀察拋光后的合金錠,確定夾雜物類別;用帶有刻度的顯微鏡目鏡測量夾雜物的尺寸,并根據尺寸范圍計算每100平方毫米夾雜物的個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非晶、納米晶合金錠中夾雜物的檢測方法,包括: 在冶煉過程完成后,將合金液燒鑄入|吳具中,燒鑄成合金徒; 用砂輪機將合金錠的端面的氧化層去掉,然后將合金錠的端面磨光; 用拋光機將磨好的合金錠進行拋光; 用倒置式顯微鏡觀察拋光后的合金錠,確定夾雜物類別; 用帶有刻度的顯微鏡目鏡測量夾雜物的尺寸,并根據尺寸范圍計算每100平方毫米夾雜物的個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澆鑄模具優(yōu)選尺寸為高20mm、ΦIOmm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李曉雨,任翠霞,王靜,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