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有關于支架裝置,尤指一種設有單向齒輪模塊的支架裝置,令使用者僅需透過重復按壓,便能夠使該支架裝置自動更換為鎖定狀態或釋放狀態,以方便使用者將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固定于該支架裝置上,或自該支架裝置上取下該可攜式電子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及電子產業的精進,目前的可攜式電子產品的體積是愈來愈小,但功能 卻愈來愈多,舉例而言,現今的移動電話除了撥打電話及收發簡訊之夕卜,尚具備了照相、錄音、導航、上網、看電子書、看影片、玩游戲…等功能,令使用者僅需攜帶一臺移動電話,便如同攜帶多個不同種類的電子裝置一般,大幅提高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承上,雖然移動電話已增加諸多功能,但在不同場合的情況下,使用者仍需藉由其它輔助裝置,才能妥善地利用,舉例而言,當使用者于開車時,若同時需使用移動電話中的導航功能,由于在使用上,使用者除需聽從導航語音指示外,尚必須觀看導航路線指示,因此,使用者勢必無法將移動電話放置于口袋中,或者采用一手持有移動電話,一手握持方向盤駕駛等危險行為,故,使用者通常會在車上組裝一支撐架,以能將移動電話直立放置于支撐架上,以能一邊聽從導航語音指示,一邊觀看移動電話的顯示幕,一般言,已知的支撐架通常是在其上設有一容置空間,以供放置該移動電話,請參閱圖1所示,該支撐架I的一端設有一定位部11 (如:吸盤),以能固定至車體上,其另一端則設有多個凸柱13,這些凸柱13彼此間能圍繞形成一容置空間,以供使用者將移動電話放置于該容置空間中,且受到這些凸柱13的限位效果,而使該移動電話能固定于該容置空間中,如此,使用者即可方便地拿取該移動電話,或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自鎖機制的支架裝置,包括:一座體,其頂端與一側面共同凹設有一凹槽,以供容納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內設有一容置空間,該凹槽內鄰近底面的位置設有一軌道孔,以使該凹槽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該座體鄰近頂端且對應該凹槽的位置,設有相對應的二穿孔,該二穿孔分別使該凹槽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一支撐模塊,其一端設在該容置空間內,其另一端則通過該軌道孔,并容納在該凹槽中,且能在該凹槽中上下移動移動;二自鎖模塊,其一端分別位于該容置空間內鄰近該座體的左、右側,其另一端則分別對應于各該二穿孔,且能移動移動通過各該穿孔而外露至對應于該凹槽的位置;及一單向齒輪模塊,設在該容置空間內,包括二單向驅動齒輪、二前齒輪、二帶槽圓盤及二卡制元件,其中各該單向驅動齒輪分別連接至該支撐模塊,且能被該支撐模塊帶動而旋轉,各該前齒輪分別連接至各該自鎖模塊,且能被各該自鎖模塊帶動而旋轉,其軸桿分別穿過對應的單向驅動齒輪的中心軸孔,在各該單向驅動齒輪朝一第一方向轉動的狀態下,能帶動各該前齒輪旋轉,在各該單向驅動齒輪朝一第二方向轉動的狀態下,則不帶動各該前齒輪旋轉,各該帶槽圓盤被各該前齒輪的軸桿穿過其中心軸孔,而能被各該前齒輪帶動而旋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自鎖機制的支架裝置,包括: 一座體,其頂端與一側面共同凹設有一凹槽,以供容納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內設有一容置空間,該凹槽內鄰近底面的位置設有一軌道孔,以使該凹槽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該座體鄰近頂端且對應該凹槽的位置,設有相對應的二穿孔,該二穿孔分別使該凹槽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 一支撐模塊,其一端設在該容置空間內,其另一端則通過該軌道孔,并容納在該凹槽中,且能在該凹槽中上下移動移動; 二自鎖模塊,其一端分別位于該容置空間內鄰近該座體的左、右側,其另一端則分別對應于各該二穿孔,且能移動移動通過各該穿孔而外露至對應于該凹槽的位置;及 一單向齒輪模塊,設在該容置空間內,包括二單向驅動齒輪、二前齒輪、二帶槽圓盤及二卡制元件,其中各該單向驅動齒輪分別連接至該支撐模塊,且能被該支撐模塊帶動而旋轉,各該前齒輪分別連接至各該自鎖模塊,且能被各該自鎖模塊帶動而旋轉,其軸桿分別穿過對應的單向驅動齒輪 的中心軸孔,在各該單向驅動齒輪朝一第一方向轉動的狀態下,能帶動各該前齒輪旋轉,在各該單向驅動齒輪朝一第二方向轉動的狀態下,則不帶動各該前齒輪旋轉,各該帶槽圓盤被各該前齒輪的軸桿穿過其中心軸孔,而能被各該前齒輪帶動而旋轉,各該帶槽圓盤分別設有一第一槽道、一第二槽道及一第三槽道,以圍繞形成一三角形,且任二條相鄰槽道的相鄰處具有高度差,各該卡制元件的一端可移動地設在該座體內,其另一端則分別抵靠住對應的帶槽圓盤的槽道,且在各該帶槽圓盤被帶動旋轉的狀態下,各該卡制元件的另一端會由對應的第一槽道依序滑移至第二槽道與第三槽道。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各該帶槽圓盤被帶動旋轉的狀態下,各該卡制元件的另一端會由對應的第一槽道依序滑移至第二槽道與第三槽道,在該支撐模塊的另一端朝下移動移動且未超過一第一距離的狀態下,其會帶動各該單向驅動齒輪朝該第一方向轉動,進而令各該前齒輪及帶槽圓盤旋轉,且使各該卡制元件在對應的第一槽道滑移,使各該自鎖模塊的另一端通過各該穿孔,朝該座體的中心軸線的方向移動;在該支撐模塊的另一端朝下移動移動至超過該第一距離的狀態下,其會帶動各該單向驅動齒輪朝該第一方向轉動,進而令各該前齒輪、帶槽圓盤旋轉,且在各該卡制元件滑移并定位至第二槽道后,該支撐模塊的另一端朝上移動至未超過該第一距離,且各該卡制元件限定各該帶槽圓盤無法逆向旋轉,進而使各該前齒輪無法逆向旋轉,迫使各該自鎖模塊已通過該穿孔的另一端無法移動移動;在該支撐模塊的另一端再次朝下移動移動至超過該第一距離的狀態下,其會帶動各該單向驅動齒輪朝該第一方向轉動,進而令各該前齒輪、帶槽圓盤旋轉,且在各該卡制元件滑移至第三槽道后,各該自鎖模塊會對各該前齒輪施加的一作用力,迫使各該前齒輪與帶槽圓盤逆向旋轉,直至各該卡制元件滑移回各該第一槽道為止,且迫使該支撐模塊的另一端朝上移動移動,并令各該自鎖模塊的另一端移動移動回該容置空間。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第二槽道分別呈V型,使得其中間區段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冷雄舟,
申請(專利權)人:英華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英華達南昌科技有限公司,英華達上海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