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風險源管道封堵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管道泄漏自動封堵閥,它包括閥體(1);閥體(1)包括主通道(2)及自動關斷機構;主通道(2)內固定設有關斷口(3);自動關斷機構包括氣缸(4)、活塞(5)及閥門(6);活塞(5)與氣缸(4)內壁動配合,且經連接桿(16)與閥門(6)固定相接;活塞(5)的頂部與氣缸(4)頂部之間固定設有推力彈簧(7);在氣缸(4)的兩側固定配有第一引流分路(8)及第二引流分路(9);第一引流分路(8)與第二引流分路(9)的兩端口分別與主通道(2)內腔及氣缸(4)內腔底部區域相通。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組合件少,裝配時間短,安全性高,介質損失小,封堵效果理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風險源管道封堵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在風險源管道發生泄漏的緊急情況下,對風險源管道實施快速封堵的管道泄漏自動封堵閥。
技術介紹
現有的管道泄露封堵主要存在注劑式帶壓封堵、外封式堵漏、捆綁式堵漏、木塞堵漏、金屬堵漏、注入式堵漏以及粘貼式堵漏模式,注劑式帶壓封堵器具主要包括夾具、注劑閥、高壓注劑槍、快裝接頭、高壓輸油管、回油尾部接頭、油壓換向閥接頭及手動液壓油泵等結構單元,主要應用于化學事故中的法蘭泄露,而對于管道發生斷裂主要采用錐形木塞進行封堵,而外封式堵漏、捆綁式堵漏主要包括充氣袋,只能封堵管道的外表面泄漏,對于管道直口泄漏并不適用。粘貼式堵漏主要利用粘膠劑的特性對管道外表泄露部位進行粘補,待粘膠劑固化后,撤出外力,達到密封的目的。對于石油運輸管道的泄漏,在進行管道封堵搶險的時候要格外的注意,當動火點遠離閥門的時候,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油氣泄漏,這時常采用管道內局部封堵技術,截斷油氣流,把帶油動火變成無油動火。上述封堵器具及其封堵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需要停止輸送介質后再進行人工手動操作,其系統結構復雜,組合件多,裝配時間長,封堵效果不很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合件少,裝配時間短,安全性高,介質損失小,封堵效果理想的管道泄漏自動封堵閥。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管道泄漏自動封堵閥,它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包括主通道及自動關斷機構;所述主通道內固定設有關斷口;所述自動關斷機構包括氣缸、閥門及置于氣缸內的活塞;所述活塞與氣缸內壁動配合,其幾何中心經連接桿與閥門固定相接;所述活塞的頂部與氣缸的頂部之間固定設有推力彈簧;所述閥門的工作面與關斷口相對應,以確保主通道的開合;在所述氣缸的兩側固定配有第一引流分路及第二引流分路;所述第一引流分路與第二引流分路的兩端口分別與主通道內腔及氣缸內腔底部區域相通。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專利技術在所述第一引流分路與第二引流分路上依次分別固定設有第一球形閥及第二球形閥。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專利技術在所述氣缸與主通道之間固定設有氣缸連接螺母;在所述氣缸連接螺母上固定設有連接桿螺母;所述連接桿的外壁與連接桿螺母內壁動配口 o本專利技術通過在閥體上設置自動關斷機構,在風險源管道發生泄漏的緊急情況下,對風險源管道可實施自動快速封堵。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組合件少,裝配時間短,安全性高,介質損失小,封堵效果理想。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僅局限于下列內容的表述。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閥體;2、王通道;3、關斷口 ;4、氣缸;5、活塞;6、閥門;7、推力彈黃;8、弟一引流分路;9、第二引流分路;10、第一球形閥;11、第二球形閥;12、氣缸連接螺母;13、連接桿螺母;14、密封圈;15、連接法蘭;16、連接桿。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管道泄漏自動封堵閥,它包括閥體I ;所述閥體I包括主通道2及自動關斷機構;所述主通道2內固定設有關斷口 3 ;所述自動關斷機構包括氣缸4、閥門6及置于氣缸4內的活塞5 ;所述活塞5與氣缸4內壁動配合,其幾何中心經連接桿16與閥門6固定相接;所述活塞5的頂部與氣缸4的頂部之間固定設有推力彈簧7 ;所述閥門6的工作面與關斷口 3相對應,以確保主通道2的開合;在所述氣缸4的兩側固定配有第一引流分路8及第二引流分路9 ;所述第一引流分路8與第二引流分路9的兩端口分別與主通道2內腔及氣缸4內腔底部區域相通。本專利技術在所述第一引流分路8與第二引流分路9上依次分別固定設有第一球形閥10及第二球形閥11。本專利技術在所述氣缸4與主通道2之間固定設有氣缸連接螺母12 ;在所述氣缸連接螺母12上固定設有連接桿螺母13 ;所述連接桿16的外壁與連接桿螺母13內壁動配合。如圖所示,14為密封圈,以保證體系內部的密封;15為連接法蘭。本專利技術可適用于煤礦,化工,石油等各種管道,當煤礦瓦斯爆炸或因其他機械等原因引起管道設施損壞時,其具有瞬間自動封堵斷裂部位以上管道的功能。本專利技術反應時間為10毫秒,可保證災后管道正常提供氣體(或其他類型介質)。本專利技術無電源控制,安裝維護簡單方便,且非常經濟,可為煤礦等各種避難設施災后正常運行供應壓風。本專利技術作用方式為壓差壓閉式。本專利技術在使用時,先按設計要求,將閥體I的主通道2配裝于介質輸送管線的關鍵節點。關閉第二引流分路9,開啟第一球形閥10 ;當下行風險源管道發生泄漏的緊急情況時,下行管道內腔連同第一引流分路8內腔失壓,此時氣缸4中的活塞5在高壓氣體的作用下瞬間下移,連接桿16推動閥門6,借助推力彈簧7將關斷口 3封死。這時,整個介質輸送管線被自動封堵。當泄漏緊急情況排除后,需要重啟管道泄漏自動封堵閥,此時,開啟第二引流分路9,關閉第一球形閥10。這時,氣缸4中的活塞5在輸送管線介質的壓力下,回復至原位,最后再重新關閉第二引流分路9,開啟第一球形閥10,從而完成管道泄漏自動封堵閥的一次工作循環。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專利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道泄漏自動封堵閥,包括閥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1)包括主通道(2)及自動關斷機構;所述主通道(2)內固定設有關斷口(3);所述自動關斷機構包括氣缸(4)、閥門(6)及置于氣缸(4)內的活塞(5);所述活塞(5)與氣缸(4)內壁動配合,其幾何中心經連接桿(16)與閥門(6)固定相接;所述活塞(5)的頂部與氣缸(4)的頂部之間固定設有推力彈簧(7);所述閥門(6)的工作面與關斷口(3)相對應,以確保主通道(2)的開合;在所述氣缸(4)的兩側固定配有第一引流分路(8)及第二引流分路(9);所述第一引流分路(8)與第二引流分路(9)的兩端口分別與主通道(2)內腔及氣缸(4)內腔底部區域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道泄漏自動封堵閥,包括閥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I)包括主通道(2)及自動關斷機構;所述主通道(2)內固定設有關斷口(3);所述自動關斷機構包括氣缸(4)、閥門(6)及置于氣缸(4)內的活塞(5);所述活塞(5)與氣缸(4)內壁動配合,其幾何中心經連接桿(16)與閥門(6)固定相接;所述活塞(5)的頂部與氣缸(4)的頂部之間固定設有推力彈簧(7);所述閥門(6)的工作面與關斷口(3)相對應,以確保主通道(2)的開合;在所述氣缸(4)的兩側固定配有第一引流分路(8)及第二引流分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暉,
申請(專利權)人:張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