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和旋挖鉆機。潛孔錘動力頭包括:動力箱(43),動力箱(43)包括箱體和位于箱體內部的、輸出回轉動力的回轉輪轂,回轉輪轂用于驅動潛孔錘(20);螺旋桿(30),螺旋桿(30)的上端與回轉輪轂驅動連接,螺旋桿(30)的下端用于與潛孔錘(20)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使旋挖鉆機增加了潛孔錘功能,擴大了旋挖鉆機的施工能力,尤其是在遇到硬巖石層時,可使用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功能將硬巖石層鑿碎,從而使旋挖鉆機鉆進硬巖石層,旋挖鉆機鉆進硬巖石層的能力大為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程機械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和旋挖鉆機。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的旋挖鉆機如圖1所示,包括底盤、設置在底盤上的上車1、設置于上車上的桅桿、安裝于桅桿上的動力頭3、一端吊在主卷揚鋼絲繩上另一端與鉆具2連接的鉆桿4等。以上現有技術的旋挖鉆機存在如下缺點:現有技術的旋挖鉆機在遇到硬巖石層、塊石層的情況下依靠現有的功能鉆進困難,尤其當巖石層的單軸抗壓強度大于IOOMPa時,很難鉆進。現有技術的旋挖鉆機遇到硬巖石的情況下只能依靠動力頭的扭矩和向下的加壓力來強行破碎巖石,依靠現有功能強力入巖,會引起整機劇烈晃動,嚴重損害整機的壽命。而現有技術中旋挖鉆機的動力頭受結構限制,只能配合機鎖式鉆桿(或摩阻桿)與鉆斗工作。旋挖鉆機這種常規的動力頭帶著鉆桿、鉆斗的工作裝置適應范圍較廣,對粘士層、沙層、強風化巖層等地質施工效率均較高,但碰到弱風化巖層、微風化巖層等硬質巖層(巖石強度不小于5MPa)時,鉆進特別困難,鉆具磨損嚴重,切削具壽命極短,施工效率極低,對主機的損害很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和旋挖鉆機,以達到增加旋挖鉆機遇到硬巖石時的施工能力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潛孔錘動力頭包括:動力箱,動力箱包括箱體和位于箱體內部的、輸出回轉動力的回轉輪轂,回轉輪轂用于驅動潛孔錘;螺旋桿,螺旋桿的上端與回轉輪轂驅動連接,螺旋桿的下端用于與潛孔錘連接。進一步地,動力箱還包括液壓馬達和齒輪減速機,液壓馬達與回轉輪轂通過齒輪減速機驅動連接。進一步地,潛孔錘動力頭還包括第一連接件,與動力箱的箱體相對固定地設置,第一連接件用于與旋挖鉆機的主卷揚鋼絲繩連接,以使潛孔錘動力頭在主卷揚鋼絲繩的驅動下相對于桅桿上下運動。進一步地,第一連接件包括扁擔梁和設置于扁擔梁頂部的吊耳,吊耳用于與旋挖鉆機的主卷揚鋼絲繩連接。進一步地,潛孔錘動力頭還包括導向裝置,導向裝置與動力箱的箱體相對固定地設置,導向裝置用于與旋挖鉆機的桅桿連接以使潛孔錘動力頭沿桅桿可上下運動地設置。進一步地,桅桿包括沿該桅桿的延伸方向設置的導軌;潛孔錘動力頭的導向裝置包括與動力箱的箱體相對固定設置的背滑架,背滑架用于與導軌可相對滑動地連接。進一步地,背滑架包括設置于導軌兩側的用于與導軌滑動配合的抱爪。進一步地,潛孔錘動力頭還包括過渡架,背滑架與動力箱的箱體通過過渡架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潛孔錘動力頭還包括第二連接件,動力箱的箱體靠近所述背滑架的一側與過渡架的一側連接,動力箱的箱體設有第一連接件的一側通過第二連接件與過渡架的另一側連接。進一步地,潛孔錘動力頭還包括驅動套,驅動套的上端與回轉輪轂固定連接,驅動套的下端與螺旋桿的上端固定連接。進一步地,螺旋桿內部包括供驅動潛孔錘的活塞進行往復運動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通道。進一步地,螺旋桿內部還包括用于泥漿流動的第二通道;螺旋桿上還設置有與第二通道連通的泥漿出口。進一步地,潛孔錘動力頭還包括回轉裝置,回轉裝置包括相對于動力箱的箱體固定設置的固定部和相對于螺旋桿固定設置的、位于固定部內的旋轉部,第一通道與回轉裝置的旋轉部連通,第二通道與回轉裝置的旋轉部連通。進一步地,潛孔錘動力頭還包括防轉裝置,防轉裝置與回轉裝置的固定部連接并與箱體相對固定地設置。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旋挖鉆機,包括底盤、上車和設置在上車上的桅桿,旋挖鉆機還包括潛孔錘動力頭和潛孔錘,潛孔錘動力頭為前述的潛孔錘動力頭,其中,潛孔錘動力頭相對于旋挖鉆機的桅桿可上下運動地設置,潛孔錘動力頭的的螺旋桿的第二端與潛孔錘連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和旋挖鉆機,由于潛孔錘動力頭使在旋挖鉆機上增加潛孔錘成為可能,使旋挖鉆機增加了潛孔錘功能,擴大了旋挖鉆機的施工能力,尤其是在遇到硬巖石層時,可使用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功能將硬巖石層鑿碎,從而使旋挖鉆機鉆進硬巖石層,旋挖鉆機鉆進硬巖石層的能力大為提高。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現有技術的旋挖鉆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旋挖鉆機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主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3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與潛孔錘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6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本專利技術的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包括動力箱和螺旋桿。動力箱包括箱體和位于箱體內部的、輸出回轉動力的用于驅動潛孔錘的回轉輪轂。螺旋桿的上端與回轉輪轂驅動連接,螺旋桿的下端用于與潛孔錘連接。潛孔錘動力頭進一步地還包括動力箱、第一連接件和導向裝置。第一連接件與動力箱的箱體相對固定地設置,該第一連接件用于與旋挖鉆機的主卷揚鋼絲繩連接,潛孔錘動力頭在主卷揚鋼絲繩的驅動下相對于桅桿上下運動。導向裝置與動力箱的箱體相對固定地設置,該導向裝置用于與旋挖鉆機的桅桿連接以使潛孔錘動力頭沿桅桿可上下運動地設置。本專利技術的旋挖鉆機包括底盤、上車和設置在上車上的桅桿、前述的潛孔錘動力頭和潛孔錘,潛孔錘動力頭的第一連接件與旋挖鉆機的主卷揚鋼絲繩連接,潛孔錘動力頭的導向裝置與旋挖鉆機的桅桿連接,潛孔錘動力頭的動力箱的回轉輪轂與潛孔錘驅動連接。由于設置了潛孔錘動力頭,在旋挖鉆機上可以增加潛孔錘,使旋挖鉆機增加了潛孔錘功能,擴大了旋挖鉆機的施工能力,尤其是在遇到硬巖石層時,可使用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功能將硬巖石層鑿碎,使旋挖鉆機鉆進硬巖石層,旋挖鉆機鉆進硬巖石層的能力大為提聞。以下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旋挖鉆機及其潛孔錘動力頭、潛孔錘動力頭與其它部件的連接關系進行詳細說明。使用該潛孔錘動力頭,一般旋挖鉆機也可配潛孔錘施工。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旋挖鉆機包括底盤、上車10、設置在上車10上的桅桿90、潛孔錘動力頭和潛孔錘20。潛孔錘動力頭設置于桅桿90上并相對于桅桿90上下運動,潛孔錘動力頭包括動力箱43和螺旋桿30。動力箱43包括箱體和位于箱體內部的回轉輪轂。螺旋桿30的上端與回轉輪轂驅動連接,螺旋桿30的下端與潛孔錘20連接。圖3至圖5給出了本實施例的潛孔錘動力頭中以動力箱43為核心的潛孔錘動力頭主體40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潛孔錘動力頭的潛孔錘動力頭主體40具體包括第一連接件41、第二連接件42、動力箱43、過渡架44與背滑架45。動力箱43起到傳遞動力與減速器的作用,是潛孔錘動力頭最核心的部件。動力箱43除包括回轉輪轂外還包括液壓馬達431和齒輪減速機。液壓馬達431與回轉輪轂通過齒輪減速機驅動連接。優選地,動力箱43內部還設置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采用齒輪傳動方式將液壓馬達431的高速通過齒輪減速機與動力箱43內部的齒輪機構的兩級減速作用降低至實際施工需要的轉速,還起到輸出扭矩增大的作用。第一連接件41為承力結構,與動力箱43的箱體相對固定設置。旋挖鉆機的主卷揚鋼絲繩與第一連接件41連接。通過旋挖鉆機的主卷揚鋼絲繩可以吊著第一連接件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潛孔錘動力頭包括:動力箱(43),所述動力箱(43)包括箱體和位于所述箱體內部的、輸出回轉動力的回轉輪轂,所述回轉輪轂用于驅動潛孔錘(20);螺旋桿(30),所述螺旋桿(30)的上端與所述回轉輪轂驅動連接,所述螺旋桿(30)的下端用于與所述潛孔錘(20)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旋挖鉆機的潛孔錘動力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潛孔錘動力頭包括: 動力箱(43 ),所述動力箱(43 )包括箱體和位于所述箱體內部的、輸出回轉動力的回轉輪轂,所述回轉輪轂用于驅動潛孔錘(20); 螺旋桿(30),所述螺旋桿(30)的上端與所述回轉輪轂驅動連接,所述螺旋桿(30)的下端用于與所述潛孔錘(20 )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潛孔錘動力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箱(43)還包括液壓馬達(431)和齒輪減速機,所述液壓馬達(431)與所述回轉輪轂通過所述齒輪減速機驅動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潛孔錘動力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潛孔錘動力頭(40)還包括第一連接件(41),與所述動力箱(43)的所述箱體相對固定地設置,所述第一連接件(41)用于與所述旋挖鉆機的主卷揚鋼絲繩連接,以使所述潛孔錘動力頭(40)在所述主卷揚鋼絲繩的驅動下相對于所述桅桿(90)上下運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潛孔錘動力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41)包括扁擔梁和設置于所述扁擔梁頂部的吊耳,所述吊耳用于與所述旋挖鉆機的主卷揚鋼絲繩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潛孔錘動力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潛孔錘動力頭(40)還包括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與所述動力箱(43)的所述箱體相對固定地設置,所述導向裝置用于與所述旋挖鉆機的桅桿(90 )連接以使所述潛孔錘動力頭(40 )沿所述桅桿(90 )可上下運動地設置。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潛孔錘動力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桅桿(90)包括沿該桅桿(90)的延伸方向設置的導軌; 所述潛孔錘動力頭的所述導向裝置包括與所述動力箱(43)的箱體相對固定設置的背滑架(45),所述背滑架(45)用于與所述導軌可相對滑動地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潛孔錘動力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滑架(45)包括設置于所述導軌兩側的用于與所述導軌滑動配合的抱爪(451)。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潛孔錘動力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潛孔錘動力頭還包括過渡架(44),所述背滑架(45)與所述動力箱(43)的箱體通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孔祥玉,黃志明,常延沛,黃偉民,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