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針織機械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制作服裝材料的編織設備。該設備包括有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傳動機構、編織機構、花樣交錯機構、理線機構、控制裝置和卷布機構;傳動機構與編織機構、花樣交錯機構和卷布機構連動,編織機構中包括縫針排和至少一個梳針排,由控制裝置控制的花樣交錯機構與梳針排或縫針排連動。梳針排或縫針排左右運動,改變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通過兩者的相互交錯實現編制物花紋、圖案的形成。由于梳針排與縫針排有很大的交錯空間,所以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織出其他設備無法實現的花紋或圖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針織機械
,特指一種制作服裝材料的編織設備。
技術介紹
: 針織機是毛紡工業中常見的機械,主要用于編織毛紡織物,根據其編織方法的不同,針織機可分為經編機(又稱豎編機)和緯編機(又稱橫編機)。這兩種針織機都存在下列的不足:由于其一般采用的是單一顏色的毛織線進行編織,或是由于梳針移動的距離有限,所以在編織圖案復雜、色彩豐富的毛織物時操作十分繁瑣,且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其都存在著速度慢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梳針排和縫針排左右移動編織的結構,使編織物可編織圖案復雜、色彩豐富的制作服裝材料的編織設備。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制作服裝材料的編織設備,該設備包括有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傳動機構、編織機構、花樣交錯機構、理線機構、控制裝置和卷布機構;傳動機構與編織機構、花樣交錯機構和卷布機構連動,編織機構中包括縫針排和至少一個梳針排,由控制裝置控制的花樣交錯機構與梳針排或縫針排連動。所述的編織機構包括有梳針排、基座、縫針排和推板,梳針排上安裝有若干個梳針,且梳針排可滑移的安裝在支架上,支架的一端鉸接在機架上,支架的底端壓靠在凸輪上,基座固定在機架上,在與梳針排相對一側的基座的上方可左右滑動的安裝有縫針排,梳針排和縫針排的兩端連接在花樣交錯機構上,推板壓靠在縫針排上,且其兩端與連桿鉸接,若干個鉤針安裝在縫針排內,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機架上,連動桿的兩端分別鉸接在推板和固定在驅動軸的輪盤上。所述的花樣交錯機構包括有鉸接在機架上的搖桿、連接在搖桿一端且活動安裝在機架上的齒條、置于凸輪上且一端鉸接在機架上的搖臂、分別與搖臂和連接板鉸接的連桿,其中搖桿的兩端分別與梳針排和齒條活動連接,置于齒條上方的齒塊,其一端鉸接在連接板上,另一端與鉸接在機架上的平衡架的一端相連,且平衡架的同一端還連接有一通過繼電器控制可上下運動的電磁鐵,彈簧連接平衡架的另一端和機架之間,平衡架上端鉸接在機架上。本專利技術由控制裝置控制的花樣交錯機構帶動編織機構中的梳針排或縫針排左右運動,改變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通過兩者的相互交錯實現編制物花紋、圖案的形成。由于梳針排與縫針排有很大的交錯空間,所以本技術可以織出其他設備無法實現的花紋或圖案。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立體 圖2是本專利技術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傳動機構的示意 圖4是本專利技術編制機構的立體 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局部立體 圖6是本專利技術花樣交錯機構的立體 圖7是本專利技術花樣交錯機構工作原理 圖8是本專利技術理線機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 參閱圖Γ8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 制作服裝材料的編織設備,其包括有機架1,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傳動機構2、編織機構3、花樣交錯機構4、理線機構5、控制裝置6和卷布機構7 ;傳動機構2與編織機構3、花樣交錯機構4和卷布機構7連動,編織機構3中包括縫針排33和至少一個梳針排31,由控制裝置6控制的花樣交錯機構4與梳針排31或縫針排33連動。所述的傳動機構2包括電動機21、減速軸22、驅動軸23和從動軸24,電動機21經減速軸22帶動驅動軸23,驅動軸23上固定有若干的凸輪233、輪盤231和皮帶輪232,從動軸24由驅動軸23帶動,從動輪上安裝有凸輪241。所述的編織機構3包括梳針排31、基座32、縫針排33和推板321。梳針排31上安裝有若干個梳針312。梳針排31可滑移的安裝在支架311上,其具體結構為:梳針排31的置于兩滑槽之間。支架311的一端鉸接在機架I上,支架311的底端壓靠在凸輪241上。基座32固定在機架I上,在與梳針排31相對一側的基座32的上方可左右滑動的安裝有縫針排33。梳針排31的兩端連接在花樣交錯機構4上。梳針排33通過與之固接的燕尾導軌333卡嵌在基座32開設的燕尾槽內,使梳針排可沿燕尾槽左右滑移。鉤針322安裝于縫針排33上,推板321壓靠在縫針排33上,且其兩端與連桿331鉸接,連桿331的另一端鉸接在機架I上,連動桿332的兩端分別鉸接在推板321和固定在驅動軸23的輪盤231上。其中梳針排31可根據需要,選擇安裝的個數,本實施例中采用了兩個梳針排31,其上的梳針312分別穿過有兩組編織線,其與縫針排33進行相互交錯的編織,使織物形成各種不同的圖案、花紋。 所述的花樣交錯機構4包括絞接在機架I上的搖桿41、連接在搖桿41 一端且活動安裝在機架I上的齒條42、置于凸輪233上且一端鉸接在機架I上的搖臂43、分別與搖臂43和連接板47鉸接的連桿44,其中搖桿41的兩端分別與梳針排31和齒條42活動連接,置于齒條42上方的齒塊48,其一端鉸接在連接板47上,另一端與鉸接在機架I上的平衡架45的一端相連,且平衡架45的同一端還連接有一通過繼電器控制可上下運動的電磁鐵49,彈簧46連接平衡架45的另一端和機架I之間,平衡架45呈倒“ T ”字形,其上端鉸接在機架I上一穩固位置處。所述的理線機構5主要由線孔板51和高低不一的繞線桿52組成,使用時編織線穿過線孔板51上的線孔,再經繞線桿52后穿過梳針排31上的梳針312。由于本專利技術中不同與一般只采用一根編織線編織的針織機,其可同時幾組編織線,且每組編織線又可以包含若千根編織線,為了使各個編織線之間不會相互纏繞及便于編織線的輸入,通過理線機構將編織線整齊化、規則化。所述的控制裝置6主要是控制電磁鐵49的上下運動,其通過控制與電磁鐵49相連的繼電器的斷開于否,來達到使電磁鐵49產生的磁性拉動平衡架45。所述的卷布機構7置于機板32下,其也通過傳動機構2中的驅動軸23帶動,將已經編織完成的編制布片卷布機構7的傳動,由機板32下落下。在使用本專利技術時,首先將由若干條編織線組成的兩組編織線分別通過理線機構5后,穿進梳針排31的梳針312的針孔中。然后啟動電動機21,其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減速軸22轉動,再由減速軸22通過皮帶轉動帶動驅動軸23轉動,驅動軸23轉動時同時帶動其上固定的凸輪233、皮帶輪232、及兩端的輪盤231轉動,驅動軸23通過皮帶傳動帶動從動軸24轉動,同時固定在從動軸24上的凸輪241隨之轉動,由于支架3η的底端壓靠在凸輪241上,所以支架311在凸輪241抵壓下將不斷的做往復擺動動作。由于連動桿332的兩端分別鉸接在推板321和固定在驅動軸23的輪盤231上,所以推板321將在此連動桿332帶動下在縫針排32表面做往復循環運動,不斷的推撥縫針排33上的鉤針上下運動,通過推板321與梳針排31的不斷往復運動,實現編制的目的。已完成的編制布片將通過卷布機構7的傳動,由機板32下落下。本專利技術通過兩梳針排31相互交錯實現編制物花紋、圖案的形成。梳針排31的交錯是通過下列步驟實現的:凸輪233在驅動軸23帶動下轉動時,將不斷推動搖臂43沿鉸支點431做小幅度的上下擺動,而連桿44與搖臂43鉸接,所以連桿44在搖臂43驅動下做往復的上下運動。同理,連桿44也將帶動與之相連的連接板47沿其鉸支點471往復擺動,所以連接板連接齒塊48的一端472將會繞鉸支點471左右擺動,帶動齒塊48 —同擺動。在電磁鐵49未開啟時,平衡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制作服裝材料的編織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設備包括有機架(1),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傳動機構(2)、編織機構(3)、花樣交錯機構(4)、理線機構(5)、控制裝置(6)和卷布機構(7);傳動機構(2)與編織機構(3)、花樣交錯機構(4)和卷布機構(7)連動,編織機構(3)中包括縫針排(33)和至少一個梳針排(31),由控制裝置(6)控制的花樣交錯機構(4)與梳針排(31)或縫針排(33)連動。
【技術特征摘要】
1.制作服裝材料的編織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設備包括有機架(1),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傳動機構(2 )、編織機構(3 )、花樣交錯機構(4)、理線機構(5 )、控制裝置(6 )和卷布機構(7 );傳動機構(2 )與編織機構(3 )、花樣交錯機構(4 )和卷布機構(7 )連動,編織機構(3 )中包括縫針排(33)和至少一個梳針排(31),由控制裝置(6)控制的花樣交錯機構(4)與梳針排(31)或縫針排(33)連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服裝材料的編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編織機構(3)包括:梳針排(31)、基座(32)、縫針排(33)和推板(321 ),梳針排(31)上安裝有若干個梳針(312 ),且梳針排(31)可滑移的安裝在支架(311)上,支架(311)的一端鉸接在機架(I)上,支架(311)的底端壓靠在凸輪(241)上,基座(32 )固定在機架(I)上,在與梳針排(31)相對一側的基座(32)的上方可左右滑動的安裝有縫針排(33 ),梳針排(31)和縫針排(33 )的兩端連接在花樣交錯機構(4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莊肖瑩,
申請(專利權)人:莊肖瑩,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