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分散劑,特別是一種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無灰分散劑;本專利技術還涉及該無灰分散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我們知道,各種型號的機械設備、飛機、汽車、機車等都需要發動機賦予動力。而發動機需要優質的潤滑油減少機械阻力,提高燃油效率,延長引擎的壽命。2011年我國全年的潤滑油產量已經達到826萬噸。潤滑油一般是由85%_90%的基礎礦物油、10%_15%的添加劑組成的復配物。添加劑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劑、抗磨劑、摩擦改善劑(又名油性劑)、極壓添加劑、清凈劑、無灰分散劑(也稱為:清凈分散劑)、泡沫抑制劑、防腐防銹劑、流點改善劑、粘度指數增進劑等等。其中的無灰分散劑用量一般為潤滑油總量的5%左右,也就是說我國每年需要消耗40萬噸以上的無灰分散劑。無灰分散劑的主要功能是分散潤滑油長期高溫厭氧環境下產生的碳黑,阻止因碳黑吸附到機械表面而造成可能的機械損傷。其分散原理類似于涂料及油墨行業對碳黑的分散穩定,只是無灰分散劑的工作環境更為苛刻。目前國內外無灰分散劑主要結構是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是由異丁烯與丁二酸酐聚合接枝,再與脂肪胺類酰胺化得到無灰分散劑,其中的異丁烯約占無灰分散劑的85%以上。原料異丁基烯和丁二酸酐均為石油化工品衍生產品。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無灰分散劑合成工藝復雜,生產過程中有鹽酸氣體放出,最后還要堿吸收鹽酸氣體,工藝線路長,污染大,消耗數百萬噸的石油。此外,聚異丁烯類的無灰分散劑的結構近似于聚烯烴類塑料,結構非常穩定,難以短時間生物自`然降解。各大無灰分散劑制造商的研究都是基于石油化工衍生產品為原料,尚未見采用可再生資源開發無灰分散劑的研究。專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無灰分散劑,其特征在于,該無灰分散劑的結構通式I如下:I式中:R1為羧基、氫或者C1?C18的取代烷基;R2為C1?C18的取代烷基;m?為1?50的正整數;n?為1?20的正整數。535290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無灰分散劑,其特征在于,該無灰分散劑的結構通式I如下: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無灰分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如下: (1)取通式為A的含不飽和雙鍵的植物油,與通式為B的含可聚合不飽和雙鍵的脂肪酸或其脫去一分子水的酸酐采用自由基聚合、熱聚合,或同時采用這兩種聚合方式而制得碘值低于10的含羧基或酸酐基的植物油改性聚合物;其中: 為羧基、氫或者C1-C18的取代烷基;R2為C1-C18的取代烷基; (2)含羧基或酸酐基的植物油改性聚合物再與脂肪胺進行酰胺化反應得到酸值低于30的通式為I的無灰分散劑;所述的脂肪胺指的是氮原子上能提供氫質子的脂肪胺;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無灰分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式為A的含不飽和雙鍵的植物油選自蓖麻油、桐油、亞麻油、棉籽油、菜籽油或者大豆油;所述的通式為B的含可聚合不飽和雙鍵的脂肪酸或其脫去一分子水的酸酐選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酐或者反丁烯二酸酐。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無灰分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胺為至少含一個伯胺基團或仲胺基團的任何脂肪胺、芳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祝華,張廣路,俞楊,
申請(專利權)人:連云港市添立潤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