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EVA58-62、辛基酚醛樹脂203?14-18,C5石油樹脂10-12,WPP型聚丙烯蠟0.5-1、氧化聚乙烯蠟5-7、改性竹炭粉6-8、稻殼灰2-3、納米碳1-2,硅烷偶聯劑KH5500.8-1.3,抗氧劑2640.1-0.2,抗氧劑30100.8-1.2,甲基丙烯酸正丁酯1-2,甲基丙烯酸羥乙酯0.5-1,順丁烯二酸二丁酯0.3-0.5,環氧棉籽油0.3-0.6,檸檬酸三乙酯0.1-0.2。本發明專利技術粘結劑的制備原料含有改性竹炭粉以及稻殼灰、納米碳,耐溫性好,非常適用于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復合效果平整,長期使用不會起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粘結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
技術介紹
目前汽車內飾件表面的裝飾性材料中有針織面料或皮革等,產品的成型工藝為模壓工藝或低壓注塑工藝。模壓時多采用先裁剪好布料,再模壓包邊,裁剪工藝人員使用最大,每個人的裁剪的方式方法不一樣,所以產品的一致性無法保障,模壓工藝的生產效率低,次品率高,使用人工的數量大,從半成品到成品的整個生產流程復雜。而低壓注塑工藝的成本過高,設備投入大,對皮革的延伸要求極高,急需一種性能優異的汽車內飾件用粘結齊U,滿足生產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EVA58- 62、辛基酚醛樹脂203 14-18,C5石油樹脂10-12,WPP型聚丙烯蠟0.5-1、氧化聚乙烯蠟5-7、改性竹炭粉6-8、稻殼灰2-3、納米碳1_2,硅烷偶聯劑KH550 0.8-1.3,抗氧劑264 0.1-0.2,抗氧劑3010 0.8-1.2,甲基丙烯酸正丁酯1-2,甲基丙烯酸羥乙酯0.5-1,順丁烯二酸二丁酯0.3-0.5,環氧棉籽油0.3-0.6,檸檬酸三乙酯0.1-0.2 ; 改性竹炭粉的制備方法為: (1)、將竹炭粉用濃度為14-17%的雙氧水溶液浸泡4-6小時后,再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烘干; (2)、在烘干后的竹炭粉中加入相當于其重量1-2%的馬來酸二辛酯、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2000-3000轉/分下攪拌30-40分鐘后,烘干粉碎,過100-200目篩,即得。所述的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VA為日本住友KA-31。所述的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捏合機預加熱至壁溫195-210°c; (2)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辛基酚醛樹脂203、C5石油樹脂、硅烷偶聯劑KH550、抗氧劑264、抗氧劑3010、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羥乙酯、順丁烯二酸二丁酯、環氧棉籽油、檸檬酸三乙酯,捏合40-60min ;(3)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75-195°C下捏合30-50min,取出冷卻即得。所述的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的粘結劑在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的方法為: (1)、在需要復合皮革的內飾件表面噴涂粘結劑; (2)、將內飾件放置于下模中凸臺上固定,且內飾件周圍的下模凸臺外側設有容納上模切刀的環形凹腔; (3)、將成卷的皮革拉動至凸臺處并覆蓋在內飾件上; (4 )、上模下壓,施加壓力20-25Mpa,上模模頭下表面與內飾件表面形狀吻合,將皮革壓緊貼合于內飾件表面,成型周期10-15秒,保壓10-15秒; (5)、采用手工切去內飾件周邊多余的皮革;或者在復合皮革過程中,上模模頭周邊設有彈性伸縮的切刀,切刀下沉,伸入到所述的環形凹腔內,切除內飾件周邊多余的皮革; (6)、上模回彈,取出復合了皮革內飾件,人工對多余皮革進行包邊,即得。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粘結劑的制備原料含有改性竹炭粉以及稻殼灰、納米碳,耐溫性好,非常適用于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復合效果平整,長期使用不會起泡。附圖說明圖1為利用本專利技術在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使用的模具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其是由下述重量份(kg)的原料制得:日本住友KA-31 EVA 58、辛基酚醛樹脂203 14,C5石油樹脂12,WPP型聚丙烯蠟0.6、氧化聚乙烯蠟5.7、改性竹炭粉8、稻殼灰3、納米碳1,硅烷偶聯劑KH550 0.9,抗氧劑264 0.2,抗氧劑3010 1.2,甲基丙烯酸正丁酯2,甲基丙烯酸羥乙酯0.7,順丁烯二酸二丁酯0.5,環氧棉籽油0.6,檸檬酸三乙酯0.2; 改性竹炭粉的制備方法為: (I )、將竹炭粉用濃度為14%的雙氧水溶液浸泡4小時后,再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烘干; (2)、在烘干后的竹炭粉中加入相當于其重量1%的馬來酸二辛酯、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3000轉/分下攪拌40分鐘后,烘干粉碎,過200目篩,即得。所述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捏合機預加熱至壁溫210°c; (2)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辛基酚醛樹脂203、C5石油樹脂、硅烷偶聯劑KH550、抗氧劑264、抗氧劑3010、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羥乙酯、順丁烯二酸二丁酯、環氧棉籽油、檸檬酸三乙酯,捏合60min ; (3)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75-195°C下捏合50min,取出冷卻即得。 參見附圖,本專利技術的模具包括有上模6、下模4,下模4上具有供內飾件3放置固定的凸臺1,內飾件5上粘有皮革,下模4上、凸臺I周邊環繞有容納上模切刀3的環形凹腔2 ;上模切刀3為環形結構,滑動套裝在上模6模頭周邊,通過設置在上模6上的另外的驅動機構,推動上模6切刀運動以實現切割功能。上述的上模切刀3結構也可以不設,采用人工剪邊。本專利技術模具具有左、右二個凸臺,可同時進行二個不同結構內飾件5的復合皮革。利用所述的粘結劑在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的方法為: (1)、在需要復合皮革的內飾件表面噴涂粘結劑; (2)、將內飾件放置于下模中凸臺上固定,且內飾件周圍的下模凸臺外側設有容納上模切刀的環形凹腔; (3)、將成卷的皮革拉動至凸臺處并覆蓋在內飾件上; (4)、上模下壓,施加壓力25Mpa,上模模頭下表面與內飾件表面形狀吻合,將皮革壓緊貼合于內飾件表面,成型周期15秒,保壓15秒; (5)、采用手工切去內飾件周邊多余的皮革;或者在復合皮革過程中,上模模頭周邊設有彈性伸縮的切刀,切刀下沉,伸入到所述的環形凹腔內,切除內飾件周邊多余的皮革; (6)、上模回彈,取出復合了皮革內飾件,人工對多余皮革進行包邊,即得。經過實際驗證,復合效率增加2倍,單件減少3-4個人工,經濟效益明顯。本實施例的粘結劑的表觀粘度為4800MPa.s,剝離強度48N/2.5cm,初粘力達到5號鋼球,軟化點138°C,開放時間42s, 24小時熱穩定性狀穩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EVA58?62、辛基酚醛樹脂203??14?18,C5石油樹脂10?12,WPP型聚丙烯蠟0.5?1、氧化聚乙烯蠟5?7、改性竹炭粉6?8、稻殼灰2?3、納米碳1?2,?硅烷偶聯劑KH550?0.8?1.3,?抗氧劑264?0.1?0.2,抗氧劑3010?0.8?1.2,甲基丙烯酸正丁酯1?2,甲基丙烯酸羥乙酯?0.5?1,順丁烯二酸二丁酯0.3?0.5,環氧棉籽油0.3?0.6,?檸檬酸三乙酯0.1?0.2;改性竹炭粉的制備方法為:(1)、將竹炭粉用濃度為14?17%的雙氧水溶液浸泡4?6小時后,再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烘干;(2)、在烘干后的竹炭粉中加入相當于其重量1?2%的馬來酸二辛酯、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2000?3000轉/分下攪拌30?40分鐘后,烘干粉碎,過100?200目篩,即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EVA58-62、辛基酚醛樹脂203 14-18,C5石油樹脂10-12,WPP型聚丙烯蠟0.5-1、氧化聚乙烯蠟5-7、改性竹炭粉6-8、稻殼灰2-3、納米碳1_2,硅烷偶聯劑KH550 0.8-1.3,抗氧劑264 0.1-0.2,抗氧劑3010 0.8-1.2,甲基丙烯酸正丁酯1_2,甲基丙烯酸羥乙酯0.5-1,順丁烯二酸二丁酯0.3-0.5,環氧棉籽油0.3-0.6,檸檬酸三乙酯0.1-0.2 ; 改性竹炭粉的制備方法為: (1)、將竹炭粉用濃度為14-17%的雙氧水溶液浸泡4-6小時后,再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烘干; (2)、在烘干后的竹炭粉中加入相當于其重量1-2%的馬來酸二辛酯、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2000-3000轉/分下攪拌30-40分鐘后,烘干粉碎,過100-200目篩,即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齊U,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VA為日本住友KA-31。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含有環氧棉籽油的汽車內飾件表面復合皮革專用粘結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戴永坤,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眾力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