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及發泡工藝,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1.5:1~3:1的比例組成,所述組分A由1~5重量份的羧甲基纖維素鈉、0.5~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劑和90~95重量份的水組成,所述組分B為聚氨酯預聚物;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的親水性好,吸水、鎖水效果顯著,在醫療、女性衛生巾、嬰兒尿布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發泡工藝在常壓下進行,對設備要求低,能耗、工藝成本低,生產過程污染排放少,有利于環境保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及發泡工藝。
技術介紹
聚氨酯泡綿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被稱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廣泛應用于輕工、化工、電子、紡織、醫療、汽車、航天等眾多領域。親水性聚氨酯泡綿是在其中添加凝固劑等吸水成分,使得其具備高吸水性、鎖水效果好的泡綿,因其卓越的吸水、鎖水效果而在醫療、女性衛生巾、嬰兒尿布等領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現有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的發泡過程需要在真空條件下進行,對設備的要求、能耗高,工藝成本高;所需原料包括有機溶劑,不僅環保性差,易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存在安全隱患,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危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吸水、鎖水效果好,安全、環保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常壓發泡、工藝成本低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的發泡工藝。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1.5:1 3:1的比例組成,所述組分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羧甲基纖維素鈉 1 5份 表面活性劑0.5 2份 水90 95份, 所述組分B為聚氨酯預聚物。其中,所述組分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羧甲基纖維素鈉 1 3份 表面活性劑1 2份 水90 93份。其中,所述組分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羧甲基纖維素鈉 3 5份 表面活性劑0.5 I份 水93 95份。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的發泡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1)步:將組分A與組分B按照重量份混合攪拌均勻,制得發泡料;第(2)步:將第(1)步制得的發泡料輸送至泡綿發泡機進行發泡反應,制得發泡泡綿;第(3)步:將發泡泡綿輸送至烘干機進行烘干處理,制得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其中,組分A的制備方法為:將羧甲基纖維素鈉、表面活性劑和水按照重量份混合攪拌10 15h,攪拌均勻后靜置20 25h。其中,所述第(I)步中,組分A和組分B在密閉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 3000 5000r/min。其中,所述第(I)步中,組分A的溫度為18 24°C,組分B的溫度為27 32°C。其中,所述第(3)步中,采用高周波或者微波進行烘干處理,頻率為100 150KWh,烘干時間3 8min。其中,所述第(3)步中,烘干頻率為130KWh,烘干時間5min。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本專利技術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的親水性好,吸水量能夠達到自身重量的10 14倍,與現有泡綿相比,其鎖水效果能夠提高4倍,應用于醫療、女性衛生巾、嬰兒尿布等領域具有良好的吸水、鎖水效果;原材料安全環保,皮膚致敏性顯著降低;含有的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對細菌具有良好的抑 制作用,有利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本專利技術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發泡工藝,發泡過程在常壓下進行,對設備要求低,能耗、工藝成本低,原料來源廣泛,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生產過程污染排放少,有利于環境保護。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實施例1。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1.5:1的比例組成,所述組分A包括I重量份的羧甲基纖維素鈉、0.5重量份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90重量份的水,所述組分B為聚氨酯預聚物。本實施例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發泡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第(I)步:將羧甲基纖維素鈉、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和水按照重量份混合,在常溫下攪拌10h,攪拌均勻后靜置20h,制得組分A ;第(2)步:將組分A與組分B按照比例混合均勻,在密閉隔絕空氣,攪拌速度為3000r/min的條件下攪拌均勻,制得發泡料;其中組分A的混合溫度為18°C,組分B的溫度為27°C;第(3)步:將第(2)步制得的發泡料輸送至泡綿發泡機進行發泡反應,制得發泡泡綿;第(4)步:將發泡泡綿輸送至烘干機進行烘干處理,制得親水性聚氨酯泡綿,所述烘干處理采用高周波或者微波進行烘干處理,頻率為lOOKWh,烘干時間8min。實施例2。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2:1的比例組成,所述組分A包括5重量份的羧甲基纖維素鈉、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劑、95重量份的水,所述組分B為聚氨酯預聚物。本實施例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發泡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第(I)步:將羧甲基纖維素鈉、表面活性劑和水按照重量份混合,在常溫下攪拌15h,攪拌均勻后靜置25h,制得組分A ;第(2)步:將組分A與組分B按照比例混合均勻,在密閉隔絕空氣,攪拌速度為5000r/min的條件下攪拌均勻,制得發泡料;其中組分A的混合溫度為24°C,組分B的溫度為32°C;第(3)步:將第(2)步制得的發泡料輸送至泡綿發泡機進行發泡反應,制得發泡泡綿;第(4)步:將發泡泡綿輸送至烘干機進行烘干處理,制得親水性聚氨酯泡綿,所述烘干處理采用高周波或者微波進行烘干處理,頻率為150KWh,烘干時間3min。實施例3。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2.5:1的比例組成,所述組分A包括4重量份的羧甲基纖維素鈉、I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劑、93重量份的水,所述組分B聚氨酯預聚物。本實施例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發泡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第(I)步:將羧甲基纖維素鈉、表面活性劑和水按照重量份混合,在常溫下攪拌12h,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制得組分A ; 第(2)步:將組分A與組分B按照比例混合均勻,在密閉隔絕空氣,攪拌速度為4000r/min的條件下攪拌均勻,制得發泡料;其中組分A的混合溫度為21°C,組分B的溫度為29.40C ;· 第(3)步:將第(2)步制得的發泡料輸送至泡綿發泡機進行發泡反應,制得發泡泡綿;第(4)步:將發泡泡綿輸送至烘干機進行烘干處理,制得親水性聚氨酯泡綿,所述烘干處理采用高周波或者微波進行烘干處理,頻率為130KWh,烘干時間5min。實施例4。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3:1的比例組成,所述組分A包括2重量份的羧甲基纖維素鈉、0.8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劑、91重量份的水,所述組分B為聚氨酯預聚物,本實施例的表面活性劑為PO-EO-乙烯基二元胺共聚物。本實施例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發泡工藝同實施例3,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實施例5。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2:1的比例組成,所述組分A包括3重量份的羧甲基纖維素鈉、1.4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劑、92重量份的水,所述組分B為聚氨酯預聚物。本實施例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發泡工藝同實施例3,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實施例6。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2.5:1的比例組成,所述組分A包括3重量份的羧甲基纖維素鈉、18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劑、94重量份的水,所述組分B為聚氨酯預聚物。本實施例的表面活性劑的化學組分為乙二胺、乙基化合物及丙基化合物。本實施例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發泡工藝同實施例3,在此不再進行贅述。應用實施例1至實施例6制得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進行抗菌性能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 (I)測試菌種: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黑曲霉、繩狀青霉、球毛殼霉、綠色木霉、出芽短梗霉。(2)實驗結果: 表1:抗細菌測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1.5:1~3:1的比例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羧甲基纖維素鈉????1~5份表面活性劑????????0.5~2份水????????????????90~95份,所述組分B為聚氨酯預聚物。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它由組分A與組分B按照1.5:1 3:1的比例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羧甲基纖維素鈉 1 5份 表面活性劑0.5 2份 水90 95份, 所述組分B為聚氨酯預聚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羧甲基纖維素鈉 I 3份 表面活性劑I 2份 水90 93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羧甲基纖維素鈉 3 5份 表面活性劑0.5 I份 水93 95份。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5.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親水性聚氨酯泡綿的發泡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I)步:將組分A與組分B按照重量份混合攪拌均勻,制得發泡料; 第(2)步:將第(I)步制得的發泡料輸送至泡綿發泡機進行發泡反應,制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龍永杰,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帕瑞詩貿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