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污水綜合利用系統,屬于污水利用技術領域。所述系統包括污水汲取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空氣壓縮子系統、清潔水制取子系統和空氣發電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汲取子系統用于將污水提供給污水處理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用于將污水分成濃污水及高壓蒸汽;空氣壓縮子系統利用高壓蒸汽將空氣進行壓縮并進行儲存,清潔水制取子系統用于將所冷凝的水制成達到排放標準的清潔水;空氣發電子系統利用所儲存的壓縮空氣進行發電。所述系統能夠提供優質的清潔水,能夠利用所產生的高壓空氣進行發電并能夠制造肥料,其效率高且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頻電源污水處理及金屬回收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效率高且成本低的中頻電源污水處理及金屬回收系統,屬于污水利用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污水處理工藝形成高壓蒸汽直接形成冷凝水,而高壓蒸汽中還存儲有大量的能量,大都沒有將這個能量利用起來,造成了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申請的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中頻電源污水處理及金屬回收系統,所述系統能夠提供優質的清潔水,能夠將所產生的高壓空氣進行發電并能夠制造肥料或者回收金屬,其效率高且成本低。為實現所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污水綜合利用系統,其包括污水汲取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空氣壓縮子系統、清潔水制取子系統和空氣發電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汲取子系統用于將污水 提供給污水處理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將污水加熱得到濃污水及蒸汽;空氣壓縮子系統利用蒸汽將空氣進行壓縮并進行儲存,清潔水制取子系統用于將蒸汽冷凝成水并制成達到排放標準的清潔水;氣體發電子系統利用所儲存的壓縮空氣進行發電。優選地,所述的污水汲取子系統包括:氣囊式泵、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和第一儲氣罐,其中,氣囊式泵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設置在第一容器內的第一氣囊和設置在第二容器內的第二氣囊,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通過第一換向閥交替與第一儲氣罐連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分別通過第二換向閥交替與污水處理子系統和污水源連通。優選地,污水處理子系統包括中頻氣化器和污泥池,其中,中頻汽化器將污水加熱生成蒸汽和濃污水,污泥池用于存放濃污水。優選地,所述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屬顆粒。優選地,空氣壓縮子系統包括氣囊空氣壓縮機、第三換向閥、第四換向閥、中壓風機和第二儲氣罐,其中,氣囊空氣壓縮機包括第三容器、第四容器、設置在第三容器內的第三氣囊和設置在第四容器內的第四氣囊,中壓風機和第二高壓儲氣罐分別通過第三換向閥交替與第三氣囊和第四氣囊連通;第三容器和第四容器分別通過第二換向閥交替與中頻汽化器和清潔水制取子系統連通。優選地,清潔水制取子系統包括冷凝器,其中,冷凝器將蒸汽冷凝成蒸餾水。優選地,氣體發電子系統包括氣輪發電機,氣輪發電機利用第二儲氣罐所存儲的壓縮空氣經減壓閥減壓后進行發電。優選地,壓縮空氣的壓強大于或者等于10個標準大氣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系統能夠提供優質的清潔水,能夠利用所產生的高壓蒸汽進行發電并能夠制造肥料,其效率高且成本低。附圖說明圖1A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動換向閥在閥芯處于第一位置時的沿軸線的縱向截面示意圖;圖1B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動換向閥在閥芯處于第二位置時的沿軸線的縱向截面示意圖;圖2A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換向閥的閥體的立體示意圖;圖2B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換向閥的閥體的沿軸線縱向截面示意圖;圖3A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換向閥的閥芯立體示意圖;圖3B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換向閥的閥芯的沿軸線縱向截面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提供污水棕合利用系統的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污水汲取子系統的示意 圖6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空氣壓縮子系統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圖1A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動換向閥在閥芯處于第一位置時的沿軸線的縱向截面示意圖;圖1B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動換向閥在閥芯處于第二位置時的沿軸線的縱向截面示意圖,截面圖中,閥體的通孔14、15、16和17并不存在,而圖中標出,只是為了說明問題。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動換向閥包括閥體2、閥芯18和設置于閥體兩端并與閥體密封配合的閥蓋I和3,其中,閥芯18的一端沿軸線設置有軸5,調速電機可以帶到該軸旋轉,軸5旋轉時可以帶動閥芯18在閥體2的圓柱形腔體內旋轉。閥體2沿徑向設置有橫截面為圓形的通孔6、通孔7、通孔8、通孔9、通孔14、通孔15、通孔16和通孔17,其中通孔6和通孔7關于軸線對稱,通孔8和通孔9關于軸線對稱,通孔14和通孔15關于軸線對稱,通孔16和通孔17關于軸線對稱。閥芯18沿軸線設置有橫截面為橢圓形的貫通孔10、貫通孔11、貫通孔12和貫通孔13。圓形的直徑等于橢圓形的短軸長。閥芯18在閥體2的圓柱形腔體內旋轉到一定位置時,通孔6和通孔7經貫通孔10連通,通孔16和通孔17經貫通孔12連通。通孔8和通孔9被閥芯阻斷,通孔14和通孔15被閥芯阻斷。閥芯18在閥體2的圓柱形腔體內旋轉到另一位置時,通孔8和通孔9經貫通孔13連通,通孔14和通孔15經貫通孔11連通。通孔6和通孔7被閥芯阻斷,通孔16和通孔17被閥芯阻斷。圖2A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換向閥的閥體的立體示意圖;圖2B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換向閥的閥體的沿軸線縱向截面示意圖。如圖2所示,換向閥的閥體2沿軸向設置有圓柱形腔體,沿徑向設置彼此相錯90度的4排橫截面為圓形的通孔6、8、15、17、7、9、14和16,其中,通孔6和8為第一排,通孔15和17為第二排,通孔7和9為第三排,通孔14和16為第四排,即每排通孔為2個,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排通孔彼此相錯90度。閥體2還設有三個注油孔,這三個注油孔設置在第三排中。圖3A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換向閥的閥芯立體示意圖;圖3B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換向閥的閥芯的沿軸線縱向截面示意圖。如圖3所示,所述閥芯為圓柱形,其直徑等于閥體沿軸向設置的圓柱形腔體的直徑,閥芯沿徑向設置有2排相互彼此相錯90度的橫截面為橢圓形的貫通孔10、11、12和13,貫通孔10和11為第一排,貫通孔12和13為第二排,第一排和第二排貫通孔相互垂直。所述閥體和閥芯均采用耐磨材料制成。圖4是本專利技術提供污水綜合利用系統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污水綜合利用系統包括污水汲取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空氣壓縮子系統、清潔水制取子系統和氣體發電子子系統,所述污水汲取子系統用于將污水提供給污水處理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用于將污水加熱形成鹽并及高壓蒸汽(所述高壓蒸汽的壓強是標準大氣壓的10倍以上);空氣壓縮子系統利用高壓蒸汽將空氣進行壓縮形成高壓空氣并進行儲存,清潔水制取子系統用于將高壓蒸汽冷凝成水并將所冷凝的水制成清潔水;氣體發電子系統利用所儲存的高壓空氣進行發電。圖5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污水汲取子系統的示意圖。如圖5所示,氣囊式泵28 (氣囊式泵)、第一換向閥26、第二換向閥27、第一高壓儲氣罐和精密過濾器,其中,氣囊式泵28包括第一容器31、第二容器32、設置在第一容器內的第一氣囊33和設置在第二容器內的第二氣囊34,所述第一容器31的上端設置有三通,該三通的一端與第一氣囊連通,另兩端可與進氣管和排氣管分別相連,所述第一容器31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進水管,第一進水管處設置有第一單向進水閥;第一容器31的側壁設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處設置有第一單向出水閥;所述第二容器32的上端設置有三通,該三通的一端與第一氣囊連通,另兩端可與進氣管和排氣管分別相連,所述第二容器3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進水管,第二進水管處設置第二單向進水閥;第二容器32的側壁設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處設置有第二單向出水閥。將與氣囊34連通的進氣管連接到換向閥26的閥體的通孔6,高壓儲氣罐的排氣管連接到換向閥26的閥體的通孔7,將與氣囊34連通的排氣管連接到換向閥26的閥體的通孔14。將與氣囊32連通的進氣管連接到換向閥26的閥體的通孔8,高壓儲氣罐的排氣管連接到換向閥26的閥體的通孔9,將與氣囊3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水綜合利用系統,其包括污水汲取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空氣壓縮子系統、清潔水制取子系統和空氣發電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汲取子系統用于將污水提供給污水處理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將污水加熱得到濃污水及蒸汽??諝鈮嚎s子系統利用蒸汽將空氣進行壓縮并進行儲存。清潔水制取子系統用于將蒸汽冷凝成水并制成達到排放標準的清潔水。氣體發電子系統利用所儲存的壓縮空氣進行發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水綜合利用系統,其包括污水汲取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空氣壓縮子系統、清潔水制取子系統和空氣發電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汲取子系統用于將污水提供給污水處理子系統,污水處理子系統將污水加熱得到濃污水及蒸汽。空氣壓縮子系統利用蒸汽將空氣進行壓縮并進行儲存。清潔水制取子系統用于將蒸汽冷凝成水并制成達到排放標準的清潔水。氣體發電子系統利用所儲存的壓縮空氣進行發電。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汲取子系統包括:氣囊式泵、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和第一儲氣罐,其中,氣囊式泵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設置在第一容器內的第一氣囊和設置在第二容器內的第二氣囊,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通過第一換向閥交替與第一儲氣罐連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分別通過第二換向閥交替與污水處理子系統和污水源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污水處理子系統包括中頻氣化器和污泥池,其中,中頻汽化器將污水加熱生成蒸汽和濃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牟永生,劉典軍,王曙光,
申請(專利權)人:牟永生,劉典軍,王曙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