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現有技術在改善慢性腎小球腎炎腎虛血瘀證方面沒有很好的效果,臨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藥物組成幾個組分之間的重量配比為:山萸肉10~15g;菟絲子10~15g;金櫻子9~12g;熟地10~15g;仙靈脾10~12g;黃芪15~30g;炒山藥15~30g;醋鱉甲15~30g;王不留行10~15g;姜黃12~18g;赤芍9~12g;丹參15~30g。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是:1、組方合理,配伍簡單;謹守病機,用藥簡練,配伍精妙。2、臨床試驗證明本發明專利技術可明顯改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主要實驗室檢查指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醫藥
,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
技術介紹
慢性腎小球腎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簡稱為慢性腎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以致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最終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疾病。由于本組疾病的病理類型及病期不同,主要臨床表現各不相同,疾病表現呈多樣化。目前臨床使用的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中成藥分為兩大類:一為單體成分如冬蟲夏草菌絲制劑;另一類為中藥復方如復方腎炎片等等。前一類主要對腎臟局部損傷起保護作用,無法針對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治療;后一類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臨床表現有一定作用,但慢性腎臟病腎臟局部的病理改變多為活動性病變與靜止性病變并存,活動性病變得不到控制,臨床表現雖為慢性過程,而腎臟本身的病變將進行性進展直至發展到尿毒癥。上述中成藥在改善慢性腎小球腎炎腎虛血瘀證方面沒有很好的效果,從而其臨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腎虛血瘀證且副作用少、臨床應用安全性好的藥物。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 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成幾個組分之間的重量配比為: 山萸肉l(Tl5g;菟絲子l(Tl5g;金櫻子9 12g;熟地l(Tl5g;仙靈脾l(Tl2g;黃芪15 30g ;炒山藥15 30g ;醋鱉甲15 30g ;王不留行10 15g ;姜黃12 18g ;赤芍9 12g ;丹參15 30 go優選的配方為: 山萸肉15g ,菟絲子15g ;金櫻子12g ;熟地IOg ;仙靈脾IOg ;黃芪15g ;炒山藥15g ;醋鱉甲15g ;王不留行15g ;姜黃12g ;赤芍12g ;丹參15g。制備方法為: 本專利技術藥物采用常規中藥的制備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驟: 1)將上述處方藥物按上述重量配比凈選,炮制,備用; 2)將山茱萸、山藥粉碎成細粉;其余十味處方藥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9-11倍量水,第二次加7-9倍量水,每次廣3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60-65攝氏度時相對密度為1.32-1.38稠膏,加入上述細粉,混勻。3)按照劑型進行加工。本專利技術的理論依據如下:(一)藥理: 顏面及下肢浮腫、蛋白尿和血尿等是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常見癥狀表現,多歸屬于祖國醫學的“水腫”、“尿血”、“尿濁”、“虛損”等范疇,與肺、脾、腎、膀胱、三焦等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但病本在腎。患者或因稟賦不足,或勞倦傷腎,或外邪犯腎,或誤治損腎,腎精虧耗,腎氣內伐,終致腎氣不足,不能化氣行水,水液停聚,泛溢肌膚,遂成水腫。“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氣不足,失于封藏,精氣下注,導致蛋白尿發生。下元空虛,封藏失職,固攝無能,血失統攝而溢于脈外,滲入水道乃成尿血,同時由于精微下泄,尿血與蛋白尿并見。離經之血即為瘀血,加上腎氣不足,激發、推動臟腑功能活動的原動力減弱,血行不暢形成瘀血;慢性腎炎的病理特征為增殖性、硬化性、腎間質纖維化等改變,與中醫“痰”、“瘀”互結致病特點相似,故腎氣不足、瘀血阻于腎絡為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基本病機。因此,益腎化瘀為治療慢性腎炎的主要治法之一。(二)組方依據及方解: 方中山茱萸補益肝腎,收斂固脫,“壯元氣,秘精”,“功專助陽固陰”,菟絲子補腎固精,共為君藥。熟地補血滋陰、益精填髓,金櫻子補腎固精,仙靈脾溫腎壯陽,以助君藥益腎之力;丹參、赤芍、姜黃活血化瘀,以散體內凝滯之血,共為臣藥。黃芪、白術冊、山藥健脾益氣以滋養先天,王不留行活血通經、鱉甲軟堅散結,共助君臣補腎活血之效為佐藥。諸藥相伍,以臻補腎活血之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 的優點是: 1、組方合理,配伍簡單;謹守病機,用藥簡練,配伍精妙。本專利技術建立在拓展對慢性腎病病因病機認識的基礎上,將患者的整體辨證與腎臟局部的微觀辨有機結合,把顯微鏡的微觀改變作為中醫望診的延伸,以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作為整體辨證的依據,以慢性腎臟病腎臟局部基本的病理改變作為微觀辨證的依據。2、臨床試驗證明本專利技術可明顯改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主要實驗室檢查指標。經治療后,完全緩解率為69.4%,總有效率為94.4%,且副作用少,臨床應用安全性好。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其藥物組成幾個組分之間的重量配比為: 山萸肉15g ;菟絲子15g ;金櫻子12g ;熟地IOg ;仙靈脾IOg ;黃芪15g ;炒山藥15g ;醋鱉甲15g ;王不留行15g ;姜黃12g ;赤芍12g ;丹參15g。制備方法為: 1)將上述處方藥物按上述重量配比凈選,炮制,備用; 2)將山茱萸、山藥粉碎成細粉;其余十味處方藥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加8倍量水,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60-65攝氏度時相對密度為1.32-1.38稠膏,加入上述細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用75%的乙醇制成顆粒,干燥,裝入膠囊,即得。實施例2: 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其藥物組成幾個組分之間的重量配比為: 山萸肉IOg ,菟絲子IOg ;金櫻子9g ;熟地IOg ;仙靈脾IOg ;黃芪15g ;炒山藥15g ;醋鱉甲15g ;王不留行IOg ;姜黃12g ;赤芍9g ;丹參15g。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3: 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其藥物組成幾個組分之間的重量配比為: 山萸肉15g ;菟絲子15g ;金櫻子12g ;熟地15g ;仙靈脾12g ;黃芪30g ;炒山藥30g ;醋鱉甲30g ;王不留行15g ;姜黃18g ;赤芍12g ;丹參30 g。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4: 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其藥物組成幾個組分之間的重量配比為: 山萸肉12g ;菟絲子13g ;金櫻子Ilg ;熟地12.5 ;仙靈脾Ilg ;黃芪20g ;炒山藥23g ;醋鱉甲24g ;王不留行12g ;姜黃15g ;赤芍Ilg ;丹參20 g。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其中實施例1為優選方案。(H)臨床試驗總結: 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虛血瘀證患者72例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試驗目的 系統觀察本專利技術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腎虛血瘀證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試驗設計 采用自身對照觀察方法進行臨床研究,對西醫診斷為慢性腎小球腎炎、中醫辨證為腎虛血瘀證的住院患者和門診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研究本專利技術的療效及安全性。一、病例選擇 (一)診斷標準 1.西醫診斷標準 (1)起病緩慢,病情遷延,時輕時重,腎功能逐步減退,血尿素氮、血肌酐輕度升高; (2)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尿蛋白定量>lg/24h)、血尿、水腫及高血壓; (3)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誘發急性發作,出現類似急性腎炎的表現; 2.中醫辨證-腎虛血瘀、痰阻腎絡證(分主要癥狀及次要癥狀) (1)面浮肢腫,面色萎黃; (2)腰脊酸痛,或腰痛固定或呈刺痛;; (3 )舌質淡紫,或有瘀點、瘀斑,苔白潤; (4)脈象細澀。 ( 二)試驗病例標準 1.納入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成幾個組分之間的重量配比為:山萸肉10~15g;菟絲子10~15g;金櫻子9~12g;熟地10~15g;仙靈脾10~12g;黃芪15~30g;炒山藥15~30g;醋鱉甲15~30g;王不留行10~15g;姜黃12~18g;赤芍9~12g;丹參15~30?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成幾個組分之間的重量配比為: 山萸肉l~l5g;菟絲子l~l5g;金櫻子9 12g;熟地l~l5g;仙靈脾l0~l2g;黃芪15 30g ;炒山藥15 30g ;醋鱉甲15 30g ;王不留行10 15g ;姜黃12 18g ;赤芍9 12g ;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小紅,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