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病的藥物及其生產方法,尤其是一種治療痤瘡病的豆根一掃光替硝唑搽劑。
技術介紹
痤瘡又稱“青春痘”、“粉刺”、“暗瘡”,中醫古代稱“面瘡”、“酒刺”。是一種不易治愈的常見皮膚病,發病率高。西醫認為痤瘡是一種以多因素、多形性皮疹為特征的毛囊皮脂結構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生長于青年人面部、胸、背部皮脂腺較豐富的部位。常見癥狀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瘢痕。其病因主要有:細菌感染,如痤瘡棒狀桿菌的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內分泌障礙,如雄性激素水平高;代謝紊亂,如皮脂分泌旺盛;胃腸道疾病等。其發病的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明了,內分泌因素、皮脂作用、毛囊內微生物生長是主要原因。中醫認為該疾病是因肺胃熱甚濕熱血燥、血瘀凝滯肌膚,加之飲食失調,好食肥甘,厚味辛辣食品,沖任失調,火盛上擾頭面或因脾胃素有濕熱所致。目前西醫對非炎癥痤瘡病的治療以調節內分泌藥物為主,對有炎癥的痤瘡病治療主要用抗生毒素,如紅霉素、螺旋霉素等。而中醫主要采用清熱解毒、軟堅散結類湯、丸、沖劑等口服藥為主。如中國專利200710106885.3公開了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中藥及其制備方法,其主要有黃芩、黃柏、黃連、白鮮皮、蛇床子、野菊花、敗醬草、紫花地丁、桅子、大黃、生地、赤芍、大薊、側柏葉、皂角刺制成,其對療程縮短和提高治愈率有較好作用。但現有的中西醫治療痤瘡的藥物有效率和治愈率尚不理想,真正有較好療效的藥物品種非常少,病人選擇余地很小,即使有確切療效的藥有的治療時間長,有的適應人群較少。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療效高、療程短、適應人群廣、為病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痤瘡病的豆根一掃光替硝唑搽劑,其特征在于:按下列原料組份和重量比組成,豆根:一掃光:土麝:升華硫磺:薄荷冰:替硝唑?=3:2-4:0.5-1.5:0.3-0.6:0.02-0.04:0.04-0.06,上述組份配制后,再用95%醫用酒精稀釋至10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痤瘡病的豆根一掃光替硝唑搽劑,其特征在于:按下列原料組份和重量比組成,豆根:一掃光:土磨:升華硫磺:薄荷冰:替硝唑=3:2 — 4:0.5 — 1.5:0.3 —0.6:0.02 — 0.04:0.04 — 0.06,上述組份配制后,再用95%醫用酒精稀釋至100。2.權利要求1所述的...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