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園藝織物有害生物控制領域,特別是涉及。
技術介紹
杜鵑花冠網蝽又名為梨網蝽、梨花網蝽,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通常杜鵑花冠網蝽的若蟲或成蟲危害杜鵑、月季、山茶、含笑、茉莉、蠟梅、紫藤等盆栽花木。一般成蟲、若蟲群集在葉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背面會出現黑色粘稠物,整個受害葉背面呈銹黃色,正面形成很多蒼白斑點,受害嚴重時斑點連成一片,以至全葉失綠,遠看一片蒼白,花木會提前落葉,不再形成花芽,嚴重影響了觀賞的美觀性。當高溫干旱、陽光照射花木、環境溫度為24_32°C、葉面濕度在65%以下時,杜鵑花冠網蝽容易發生,因此夏季7、8月是杜鵑花冠網蝽發生危害的高峰期。根據田間調查,在每年的7、8月份杜鵑花冠網蝽的危害率可高達98%,蟲情指數高達73.8以上,并且經過7、8月份蟲口數量的積累,9月時蟲口密度會達到最高。杜鵑花冠網蝽在長江流域一年發生4-5代,華北地區發生3-4代,以成蟲、若蟲在土壤縫隙等處越冬。一般杜鵑花冠網蝽通過化學農藥防治,噴灑農藥會污染環境,農藥散發出的氣味也對人體造成危害,不能達到很好的觀賞效果,同時杜鵑花冠網蝽會產生抗藥性,不利于長期防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該方法能節約成本、簡便、經濟、安全、環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包括步驟為: (1)5月中下旬至6月底,當溫度高于25°C、濕度小于等于65%時,對杜鵑花每天澆水一次,使杜鵑花的葉面濕度大于等于85%,土壤含水量為100% ;(2)7月至9月上旬早晚各澆水一次,使杜鵑花的葉面濕度大于等于95%,土壤含水量達100%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控制杜鵑花冠網蝽危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為:(1)5月中下旬至6月底,當溫度高于25℃、濕度小于等于65%時,對杜鵑花每天澆水一次,使杜鵑花的葉面濕度大于等于85%,土壤含水量為100%;(2)7月至9月上旬早晚各澆水一次,使杜鵑花的葉面濕度大于等于95%,土壤含水量達10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控制杜鵑花冠網蝽危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為: (1)5月中下旬至6月底,當溫度高于25°C、濕度小于等于65%時,對杜鵑花每天澆水一次,使杜鵑花的葉面濕度大于等于85%,土壤含水量為100% ; (2)7月至9月上旬早晚各澆水一次,使杜鵑花的葉面濕度大于等于95%,土壤含水量達10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雪芬,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蘇農園藝景觀有限公司,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