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邊坡或農用的補種器。由種子容器、開關閥門、補種桿、可調行程器、開關手柄組成,它們所有部件都非常輕便牢固,易于安裝,將補種器依據深淺插入邊坡土層,捏動開關手柄,裝在種子容器下的開關閥門就會打開,種子就進入適度厚的土層達到補種的目的,可調行程器可以調節大小,保證不同的種子每次通過特定的量,可以完全取代人工翻挖、點種、覆土整個流程,從而成為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的新設計,適于產業界廣泛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農林領域的補種器,特別是涉及一種補種器。既可用于邊坡補種或肥料的補施,也可用于農業及荒山造林。
技術介紹
補種器對于坡面生態修復施工、荒山造林、農業人工補種而言,具有息息相關與密不可分的關系,當前常見的種子補種主要可分為以下兩種:其一是工人通過安全繩站立于坡面,一手翻挖一手點種,因此在使用時,利用此種方式費工多、效率低,易出安全事故,顯得相當的局限性。其二是利用噴播機進行大面積補種,由于噴播機為專用設備,臺班費用高,且配套設備多,難以滿足局部補種的需求,局部補種基本只能靠人工。鑒于上述現有情況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專利技術一種全新的邊坡補種器,能夠改進現有的費工、費時、低效率、高風險的人工作業情況,使其更具有實用性、高效性、準確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人工用雙手在坡面操作的危險性,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補種器,只需一只手就能替代人工翻挖、點種、覆土整個流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高效率、移動便捷、成本低、準確控制、安全,從而更加適于實用的專用設備。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補種器,包括:種子容器、開關閥門、補種桿、可調行程器、開關手柄,其中,種子容器的底部與補種桿的上部相接,在該補種桿的上端口設置有開關閥門,能限制開關手柄的開合程度的可調行程器設置在種子容器頂部,該開關閥門與可調行程器相接,該開關手柄安裝在可調行程器的下面,且與控制開關閥門相接,由開關手柄控制的開關閥門開啟與關閉。前述的補種器,其中所述的可調行程器,由螺桿、彈簧、墊片構成,其中所述的螺桿上套裝有彈簧,該彈簧設置在螺桿在種子容器內的一段,該墊片設置在開關手柄與螺桿底端之間,當向上擰動螺桿時,該開關手柄的行程就加大,種子通過量就多,當向下擰動螺桿時,該開關手柄的行程就變小,種子通過量也就少。種子容器裝有適量的種子,將補種桿插入適度厚的土層,開關閥門一般處于常閉狀態,當捏動開關手柄時開關閥門才打開,種子通過補種桿進入土壤,可調行程器可以調節大小,保證不同的種子每次通過特定的量,可以完全取代人工翻挖、點種、覆土整個流程,從而成為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的新設計。當松動開關手柄,開關閥門關閉,拔出補種器,一次補種完成。 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了達到前述專利技術目的,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補種器至少具有下列優點:1、取代純人工在坡面上的補種方式,如果結合坡面其它機械,使坡面補種全自動化成為可能。增加了安全、高效、準確及便捷性。在使用的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完全符合產業發展所需,相當具有產業利用價值。2、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可移動性極強,不僅使用提高了工效,而且成本低廉符合工程實際的需要,而確實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適于產業界廣泛推廣使用。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安全、高效率、移動便捷、成本低、易于控制,本專利技術具有上述諸多優點及實用價值,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人工及機械上的性價比更高,從而更加適于實用,并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種子容器 2:開關閥門3:補種桿4:可調行程器41:螺桿42:彈簧43:墊片5:開關手柄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為達成預定專利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專利技術提出的補種器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請參閱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補種器,其主要包括:種子容器1、開關閥門2、補種桿3、可調行程器4、開關手柄5,其中,種子容器I的底部與補種桿3的上部相接,在該補種桿3的上端口設置有開關閥門2,該開關閥門2與開關手柄5連接,該開關手柄5與可調行程器4連接,設置在種子容器I頂部的可調行程器4可以限制開關手柄5的開合程度,該開關閥門2與可調行程器4相接,該開關手柄5安裝在可調行程器4的下面,且與控制開關閥門2相接,由開關手柄5控制的開關閥門2開啟與關閉。所述的可調行程器4由螺桿41、彈簧42、墊片42組成,其中,所述的螺桿41上套裝有彈簧42,該彈簧42設置在螺桿41在種子容器I內的一段,該墊片43設置在開關手柄5與螺桿41底端之間。一般狀態下,開關閥門2處于常閉狀態,當扭動開關手柄5時,開關閥門2才打開,裝在種子容器I的種子通過補種桿3進入土壤,當可調行程器4上的螺桿41向上擰時,開關手柄5的行程就加大,種子通過量就多,當螺桿41向下擰動螺桿時,開關手柄5的行程就變小,種子通過量也就少。補種前依據不同的種子調好可調行程器4的距離,保證不同的種子每次通過特定的量,可以完全替代人工翻挖、點種、覆土整個流程從而成為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的新設計,適于產業界廣泛推廣應用。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專利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專利技術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 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邊坡或農用的補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種子容器(1)、開關閥門(2)、補種桿(3)、可調行程器(4)、開關手柄(5),其中,種子容器(1)的底部與補種桿(3)的上部相接,在該補種桿(3)的上端口設置有開關閥門(2),能限制開關手柄(5)的開合程度的可調行程器(4)設置在種子容器(1)頂部的,該開關閥門(2)與可調行程器(4)相接,該開關手柄(5)安裝在可調行程器(4)的下面,且與控制開關閥門(2)相接,由開關手柄(5)控制該開關閥門(2)開啟與關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邊坡或農用的補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種子容器(I)、開關閥門(2)、補種桿(3)、可調行程器(4)、開關手柄(5),其中,種子容器(I)的底部與補種桿(3)的上部相接,在該補種桿(3)的上端口設置有開關閥門(2),能限制開關手柄(5)的開合程度的可調行程器(4)設置在種子容器(I)頂部的,該開關閥門(2)與可調行程器(4)相接,該開關手柄(5)安裝在可調行程器(4)的下面,且與控制開關閥門(2)相接,由開關手柄(5)控制該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祝于華,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致道景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