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手持式電動工具,尤其是錘鉆和/或電鎬的沖擊機構。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包括活塞(12a;12b)以產生沖擊脈沖,還包括驅動單元(14a;14b)以驅動活塞(12a;12b)。根據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驅動單元(14a;14b)包括至少一個被可旋轉地驅動的齒輪(16a;16b)。齒輪(16a;16b)包括偏心驅動槽(18a;18b),該驅動槽(18a;18b)配置成將齒輪(16a;16b)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活塞(12a;12b)的往復運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手持式電動工具,尤其是錘鉆和/或電鎬的沖擊機構。
技術介紹
用于手持式電動工具的沖擊機構,尤其是用于錘鉆和/或電鎬的沖擊機構是公知的,其包括活塞以產生沖擊脈沖并且包括驅動單元以驅動活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手持式電動工具的沖擊機構,尤其是錘鉆和/或電鎬的沖擊機構。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包括活塞以產生沖擊脈沖并且包括驅動單元以驅動活塞。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驅動單元包括至少一個被可旋轉地驅動的齒輪。齒輪包括偏心驅動槽,其配置成將齒輪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活塞的往復運動。在本文中,術語“活塞”應當定義為一種部件,其配置成結合錘件產生沖擊脈沖,尤其是軸向沖擊脈沖,和/或將沖擊脈沖,尤其是軸向沖擊脈沖,直接地或間接地傳遞到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工具頭上,該工具頭被插入到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工具頭保持器中。工具頭能夠配置為鉆頭和/或鏨頭。沖擊機構還包括沖擊件以將沖擊脈沖間接地傳遞到工具頭上,該沖擊件由與錘件分離的部件形成。當沖擊機構被操作時,沖擊件直接地接觸工具頭以傳遞沖擊脈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活塞優(yōu)選地配置為壺形活塞?;钊€可以配置為被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認為是適宜的其它形狀。此外,在本文中“驅動單元”應當定義為一種單元,其至少包括馬達,特別是電動馬達,并且至少包括變速單元,該變速單元包括齒輪以將力和/或轉矩從馬達傳遞到活塞或者傳遞轉速和/或降低轉速。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驅動單元的齒輪能夠體現為冠狀齒輪、直齒輪或錐齒輪。因此,電動馬達的旋轉軸線能夠定向為大致垂直于活塞的沖擊方向或者定向為平行于該沖擊方向?;钊耐鶑瓦\動沿著大致平行于工具頭保持器的旋轉軸線的軸線進行,工具頭被插入該工具頭保持器中以在工件上工作。此外,在本文中“偏心驅動槽”應當定義為在齒輪中的凹部,其優(yōu)選地位于垂直于齒輪的旋轉軸線的平面中。偏心驅動槽還可以由兩個環(huán)形肋形成,該環(huán)形肋在垂直于齒輪的旋轉軸線的平面中延伸并且在垂直于該旋轉軸線的平面中彼此遠離地定位。因此,能夠實現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的有利地簡單的和緊湊的結構。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偏心驅動槽具有環(huán)形并且包括相對于齒輪的旋轉中心偏心地定位的中心。齒輪的旋轉中心定位在齒輪的旋轉軸線上。因此,能夠實現偏心驅動槽的簡單結構。此外,沖擊機構還包括至少一個連桿以將齒輪連接到活塞。旋轉運動到往復運動的轉變基本上由齒輪、特別是偏心驅動槽,和所述至少一個連桿的配合產生。還可以提供多于一個連桿以產生活塞的往復運動。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無疑能夠選擇適當的連桿數量,該連桿數量滿足對于沖擊機構的特定使用的需求。因此,能夠實現將齒輪的旋轉運動有利地轉變?yōu)榛钊耐鶑瓦\動。在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連桿體現為L形。在本文中,術語“L形”應當定義為一種幾何形狀,其具有至少兩個彼此偏離的臂。兩個臂夾成60°至120°之間的角度。兩個臂優(yōu)選地夾成90°角。連桿還可以具有其它形狀。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無疑能夠選擇適當的連桿形狀,該連桿形狀滿足對于沖擊機構的特定使用的需求。因此,能夠有利地實現連桿的支持結構和傳動結構的簡單組合。此外,連桿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定向為大致垂直于活塞的沖擊方向,并且第二臂定向為大致平行于活塞的沖擊方向。活塞的沖擊方向至少平行于工具頭保持器的旋轉軸線。在本文中,術語“大致平行”應當定義為第一方向相對于第二方向的定向,其中第一方向相對于第二方向的偏離小于5°并且優(yōu)選地小于2°。因此,能夠有利地節(jié)約包裝空間。此外,連桿在偏心驅動槽中通過連桿的第一臂的末端被支撐。第一臂的末端能夠在偏心驅動槽中通過軸承被支撐,以在第一臂與偏心驅動槽之間實現更小的摩擦。在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第一臂的末端在偏心驅動槽中被直接地支撐。因此,能夠實現在齒輪與活塞之間的有利的連接。此外,能夠實現簡單的結構以將旋轉運動轉化為往復運動。此外,沖擊機構還包括引導元件,其配置成沿著活塞的沖擊方向引導連桿的第二臂的末端。引導元件能夠體現為襯套等,其配置成沿著一個方向引導部件。還可將第二臂的末端安裝在機殼中并且通過鉸鏈將第一臂和第二臂連接。因此,能夠實現對于連桿,特別是對于第二臂的有利的引導。此外,本專利技術涉及到一種包括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的手持式電動工具,尤其是錘鉆和/或電鎬。因此,能夠有利地實現具有緊湊和簡單結構的手持式電動工具。附圖說明通過閱讀下面的詳細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顯而易見,其中本專利技術的兩個特別的實施例作為說明性示例被披露。圖1示出手持式電動工具,其包括以示意性方式表示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圖2示出以示意性方式表示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的第一實施例的詳細視圖,以及圖3示出以示意性方式表示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的替代實施例的詳細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不出手持式電動工具38a,其包括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10a。手持式電動工具38a配置為錘鉆40a。替代地,手持式電動工具38a也能夠配置為電鎬(未示出)。錘鉆40a包括機殼42a以容納沖擊機構10a。此外,錘鉆40a包括手柄44a,其能夠被使用錘鉆40a的操作者握住。手柄44a基本上垂直于錘鉆40a的主要延伸方向46a延伸。此外,錘鉆40a包括工具頭保持器48a以容納工具頭50a。工具頭保持器48a定位在與錘鉆40a的手柄44a相反的一側52a。錘鉆40a還包括可拆卸的附屬手柄54a,其也能夠被操作者握住,用于引導錘鉆40a。圖2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沖擊機構IOa的詳細視圖。沖擊機構IOa包括活塞12a以沿著沖擊方向30a產生沖擊脈沖。沖擊方向30a基本上平行于手持式電動工具38a的主要延伸方向46a。活塞12a在錘管60a中被可滑動地支撐。錘管60a具有圓筒形狀并且以公知的方式體現。在沖擊位置,沖擊脈沖從沖擊機構IOa傳遞到工具頭50a。此外,沖擊機構IOa包括驅動單元14a。驅動單元14a具有體現為錐齒輪的齒輪16a,其由驅動單元14a的電動馬達56a可旋轉地驅動。因此,電動馬達56a包括體現為傘齒輪的小齒輪58a。電動馬達56a通過軸承(未示出)在錘鉆40a的機殼42a中被支撐。電動馬達56a的旋轉軸線64a定向為平行于沖擊方向30a并且定向為垂直于齒輪16a的旋轉軸線62a。驅動單元14a的齒輪16a具有偏心驅動槽18a,其配置成將齒輪16a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活塞12a的往復運動。偏心驅動槽18a具有環(huán)形。偏心驅動槽18a的中心20a相對于齒輪16a的旋轉中心22a偏心地定位。沖擊機構IOa還包括連桿24a以將齒輪16a連接到活塞12a。連桿24a體現為L形。從而,連桿24a包括第一臂26a和第二臂28a,其中第一臂26a定向為大致垂直于活塞12a的沖擊方向30a并且第二臂28a定向為大致平行于活塞12a的沖擊方向30a。第一臂26a連接到活塞12a的支持部件。此外,連桿24a在偏心驅動槽18a中通過第一臂26a的末端32a被支撐。第一臂26a的末端32a在偏心驅動槽18a中被可滑動地支撐。此外,沖擊機構IOa包括引導元件34a,其配置成沿著活塞12a的沖擊方向30a引導連桿24a的第二臂28a的末端36a。引導兀件34a體現為襯套,其在錘鉆40a的機殼42a中被支撐。引導元件34a還可以體現為被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認為是適宜的其它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1.一種用于手持式電動工具的沖擊機構,包括: 活塞(12a ; 12b),用以產生沖擊脈沖;以及 驅動單元(14a ;14b),用以驅動所述活塞(12a ;12b); 其中,所述驅動單元(14a ; 14b)包括至少一個被可旋轉地驅動的齒輪(16a ; 16b);其中所述齒輪(16a ;16b)包括偏心驅動槽(18a ; 18b),所述偏心驅動槽(18a ;18b)配置成將所述齒輪(16a ;16b)旋轉運動轉化為所述活塞(12a ;12b)的往復運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擊機構,其中所述偏心驅動槽(18a;18b)具有環(huán)形,并且,所述偏心驅動槽(18a ;18b)的中心(20a ;20b)相對于所述齒輪(16a ;16b)的旋轉中心(22a ;22b)偏心地定位。3.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沖擊機構,所述沖擊機構還包括至少一個連桿(24a;24b),用以將所述齒輪(16a ;16b)連接到所述活塞(12a ;12b)。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沖擊機構,其中所述連桿(24a;24b)體現...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甄波,
申請(專利權)人:博世電動工具中國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