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集塵容器(22),其形成為在一端面具有開口面(22b)的截面圓形的有底筒狀,并且在周面設有氣流的流入口(22a);過濾器(37),其配置于開口面(22b);除塵部件(33),其拍打過濾器(37)進行除塵;支撐面(50b),其配置于過濾器(37)的下方,由垂直于軸向的平面形成,并且接收由于除塵部件(33)而從過濾器(37)脫落的塵埃;內筒(51),其在支撐面(50b)開口并向下方延伸,并且與集塵容器(22)同軸配置,在周面設有從集塵容器(22)流出的氣流的流出口(51a);以及可撓性的滑動部件(53),其在支撐面(50b)上旋轉滑動,形成為將塵埃引導到內筒(51)的旋渦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電動吸塵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具備過濾器的除塵裝置的電動吸塵器。
技術介紹
以往的電動吸塵器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該電動吸塵器具備主體部,該主體部內置有電動鼓風機。在主體部內且在電動鼓風機的前方配置有旋風式的集塵部。集塵部具備在上表面具有開口面的截面圓形的有底筒狀的集塵容器。在集塵容器的周面設有流入口,該流入口使包含塵埃的氣流沿圓周切線方向流入。在集塵容器內由從流入口流入的空氣而形成回旋氣流。在集塵容器的上表面的開口面配置有俯視為圓形的過濾器,該過濾器由相對于集塵容器裝拆自如的過濾器保持部保持。過濾器保持部具有覆蓋過濾器的下方的包括圓錐面的支撐面,一體設有從支撐面向下方延伸的內筒。內筒配置于集塵容器的中心軸上,在內筒的周面開設有使氣流從集塵容器流出的流出口。在過濾器的上方設有形成主體部的外殼的蓋部。蓋部設置成相對于過濾器保持部裝拆自如,在上表面設有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在蓋部的內表面形成有使過濾器與電動鼓風機之間連通的連通路徑,在蓋部的背面開設有作為連通路徑的端面的集塵部排氣口。另外,在過濾器保持部設有除塵裝置。除塵裝置具備與過濾器一體設置的旋轉自如的旋轉體,在蓋部設有可撓性的除塵部件,該除塵部件與過濾器的上表面相比向下方突出。旋轉體通過驅動電機而與過濾器一體地旋轉,利用除塵部件拍打過濾器。在旋轉體的下部設有可撓性的滑動部件,該滑動部件在支撐面上旋轉滑動。在上述構成的電動吸塵器中,利用電動鼓風機的驅動,被吸塵面上的塵埃與空氣一起從吸入口體被吸入。從吸入口體被吸入的空氣經由延長管和連接軟管從流入口流入到集塵部的集塵容器內。流入到集塵容器的空氣在集塵容器內回旋,利用離心力分離大的塵埃并使其堆積于集塵容器內。大的塵埃被除去的氣流通過流出口在內筒內流通,利用過濾器捕獲收集細小的塵埃。細小的塵埃被除去的氣流在連通路徑中流通,經由集塵部排氣口從集塵部流出。從集塵部流出的空氣通過電動鼓風機被排出到外部。由此,能進行被吸塵面的吸塵。當將集塵部從主體部拆卸而與蓋部一體地將過濾器保持部從集塵容器拆卸時,可以將堆積于集塵容器的塵埃丟棄。另外,當使除塵裝置的旋轉體旋轉時,除塵部件拍打過濾器,被過濾器捕獲收集的塵埃脫落到支撐面上。通過旋轉體的旋轉,滑動部件在支撐面上旋轉滑動,包括圓錐面的支撐面上的塵埃滑落到內筒。由此,進行過濾器的除塵,塵埃通過內筒被回收到集塵容器內。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特開2009-112506號公報(第3頁-第12頁、圖2)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但是,根據上述以往的電動吸塵器,配置于過濾器下方的支撐面為了使塵埃滑落到內筒而由圓錐面形成。因此,集塵部在軸向變大,從而存在導致電動吸塵器大型化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實現小型化的電動吸塵器。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具備:集塵容器,其形成為在一端面具有開口面的截面圓形的有底筒狀,并且在周面設有氣流的流入口;過濾器,其配置于上述開口面;除塵部件,其拍打上述過濾器進行除塵;支撐面,其配置于上述過濾器的下方,由垂直于軸向的平面形成,并且接收由于上述除塵部件而從上述過濾器脫落的塵埃;內筒,其在上述支撐面開口并向下方延伸,并且與上述集塵容器同軸配置,在周面設有從上述集塵容器流出的氣流的流出口;以及可撓性的滑動部件,其在上述支撐面上旋轉滑動,形成為將塵埃引導到上述內筒的旋渦狀;旋轉體,其由貫通上述過濾器的軸部旋轉自如地支撐,并且在下部設有上述滑動部件;蓋部,其覆蓋上述旋轉體,能打開關閉;軌道部,其配置于上述旋轉體的上表面,從上述軸部在徑向延伸;以及手柄,其通過上述軌道部的引導而能在上述旋轉體的徑向移動,在上述手柄利用上述軌道部引導而移動到從上述軸部離開的位置,使上述旋轉體旋轉時,上述除塵部件和上述過濾器碰撞,并且上述手柄的旋轉方向限制在將上述支撐面上的塵埃引導到上述滑動部件的內周側的方向,當上述手柄配置于與上述軸部重疊的位置時,避免通過上述過濾器的氣流被上述手柄遮擋。根據該構成,利用電動鼓風機的驅動,使包含塵埃的氣流從流入口流入到集塵容器,經由設于內筒的流出口流出。由此,大的塵埃堆積于集塵容器內。在內筒中流通的氣流通過配置于開口面的過濾器捕獲收集細小的塵埃。通過過濾器的氣流從電動鼓風機通過被排出。當利用規定的操作使除塵部件拍打過濾器時,過濾器被除塵,被過濾器捕獲收集的塵埃脫落到包括平面的支撐面上。旋渦狀的滑動部件在支撐面上旋轉滑動,脫落到支撐面的塵埃被配置于內周側的內筒引導而回收到集塵容器。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構成的電動吸塵器中,具備:旋轉體,其由貫通上述過濾器的軸部旋轉自如地支撐,并且在下部設有上述滑動部件;以及手柄,其配置于上述旋轉體的上表面,進行上述旋轉體的旋轉操作,利用上述旋轉體的旋轉,使上述除塵部件和上述過濾器碰撞,并且將上述手柄的旋轉方向限制在將上述支撐面上的塵埃引導到上述滑動部件的內周側的方向。根據該構成,利用手柄的操作,使旋轉體旋轉,從而使除塵部件拍打過濾器,并且滑動部件在支撐面上旋轉滑動。手柄的旋轉方向被限制在一個方向,使得旋轉體向將塵埃引導到在支撐面滑動的滑動部件的內周側的方向旋轉。此外,也可以是過濾器與旋轉體一體旋轉地與除塵部件碰撞,也可以是除塵部件與旋轉體一體旋轉地與過濾器碰撞。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構成的電動吸塵器中,具備從上述軸部在徑向延伸而引導上述手柄的軌道部,上述軌道部的外周側相對于與上述旋轉體的旋轉軸垂直的中心線朝向上述手柄的旋轉方向前方彎曲。根據該構成,手柄利用軌道部的引導而移動到從軸部離開的位置,使旋轉體旋轉。此時,手柄對配置有彎曲的軌道部的曲率中心的一側施加周向的負荷而使旋轉體旋轉,可抑制手柄向內周側的移動。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構成的電動吸塵器中,將上述滑動部件的外周端的直徑和切線的角度設為大致90゜。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構成的電動吸塵器中,將上述滑動部件的外周端與內周端之間的任意點的直徑和切線的角度設為45゜~90゜。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構成的電動吸塵器中,將上述滑動部件的外周端與內周端之間的中心角形成為180゜以上。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利用垂直于軸向的平面形成配置于過濾器下方的支撐面,在支撐面上旋轉滑動的可撓性的滑動部件形成為將塵埃引導到內筒的旋渦狀,因此能在軸向縮小集塵部而將從過濾器脫落的塵埃回收到集塵容器。因此,能實現電動吸塵器的小型化。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動吸塵器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動吸塵器的主體部的側視截面圖。圖3是表示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動吸塵器的主體部的集塵部拆卸的狀態的側視截面圖。圖4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動吸塵器的集塵部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動吸塵器的集塵部的側視截面圖。圖6是表示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動吸塵器的集塵部的蓋部打開的狀態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動吸塵器的除塵裝置的旋轉體的手柄配置于與軸部重疊的位置的狀態的俯視圖。圖8是表示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動吸塵器的除塵裝置的旋轉體的手柄配置于從軸部離開的位置的狀態的俯視圖。圖9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動吸塵器滑動部件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9.01 JP 2010-1954031.一種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具備:集塵容器,其形成為在一端面具有開口面的截面圓形的有底筒狀,并且在周面設有氣流的流入口;過濾器,其配置于上述開口面;除塵部件,其拍打上述過濾器而進行除塵;支撐面,其配置于上述過濾器的下方,由垂直于軸向的平面形成,并且接收由于上述除塵部件而從上述過濾器脫落的塵埃;內筒,其在上述支撐面開口并向下方延伸,并且與上述集塵容器同軸配置,在周面設有從上述集塵容器流出的氣流的流出口;可撓性的滑動部件,其在上述支撐面上旋轉滑動,形成為將塵埃引導到上述內筒的旋渦狀;旋轉體,其由貫通上述過濾器的軸部旋轉自如地支撐,并且在下部設有上述滑動部件;蓋部,其覆蓋上述旋轉體,能打開關閉;軌道部,其配置于上述旋轉體的上表面,從上述軸部在徑向延伸;以及手柄,其通過上述軌道部的引導而能在上述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廣田滿久,
申請(專利權)人:夏普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