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網絡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建立路由表的方法和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數據中心網絡一般采用胖樹拓撲,胖樹拓撲結構規整,一般可分為二級胖樹和三級胖樹。二級胖樹網絡的拓撲結構可以如圖1所示,其中的轉發設備可以分為核心設備和接入設備,核心設備連接的相鄰設備均為接入設備,且每臺核心設備都連接所有接入設備,相應的,接入設備連接的相鄰設備均為核心設備,且每臺接入設備也連接所有核心設備,同時每臺接入設備還各自連接若干臺服務器。三級胖樹網絡的拓撲結構可以如圖2所示,其中的轉發設備可以分為核心設備、匯聚設備和接入設備。核心設備連接的相鄰設備均為匯聚設備,且每臺核心設備都連接所有匯聚設備。匯聚設備連接的相鄰設備中,除了核心設備外,所有相鄰設備均為接入設備,對于這些接入設備,它們連接的所有相鄰轉發設備均為匯聚設備,且它們均連接相同的匯聚設備,而且對于這些匯聚設備,它們連接的除核心設備外的相鄰設備均為接入設備,且它們均連接相同的接入設備,上述這些匯聚設備和接入設備組成了一個性能優化數據中心(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Datacenter, POD) (POD 本身又是一個二級胖樹)。三級胖樹的拓撲結構中可以存在多個并列的P0D。二級胖樹中一個接入設備則可以看做是一個POD。現有技術中,數據中心網絡在進行路由計算時,一般采用基于最短路徑優先(Shortest Path First, SPF)的內部網關協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IGP)算法,根據各鏈路的開銷(cost)值計算各轉發設備之間的最短路徑,在各轉發設備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立路由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適用于胖樹拓撲網絡,所述方法包括:獲取所述胖樹拓撲網絡中各設備的設備類型和各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根據所述各設備的設備類型和各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確定目標轉發設備的上行相鄰設備和下行相鄰設備;生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上行相鄰設備的上行路由表項,以及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下行相鄰設備的下行路由表項,所述上行路由表項和下行路由表項構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的路由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立路由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適用于胖樹拓撲網絡,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所述胖樹拓撲網絡中各設備的設備類型和各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 根據所述各設備的設備類型和各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確定目標轉發設備的上行相鄰設備和下行相鄰設備; 生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上行相鄰設備的上行路由表項,以及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下行相鄰設備的下行路由表項,所述上行路由表項和下行路由表項構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的路由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所述胖樹拓撲網絡中各設備的設備類型和各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之后,還包括:根據所述各設備的設備類型和各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 ,為各設備設置互聯網協議IP地址; 所述生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下行相鄰設備的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根據所述下行相鄰設備的IP地址,生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下行相鄰設備的下行路由表項。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胖樹拓撲網絡具體為二級胖樹網絡或三級胖樹網絡,且在所述胖樹拓撲網絡中,各接入設備連接的主機設備的數目相同; 所述生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上行相鄰設備的上行路由表項,具體為:根據所述上行相鄰設備的數目和每個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將每個接入設備連接的各主機設備分組與連接各上行相鄰設備的端口對應,生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上行相鄰設備的上行路由表項。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胖樹拓撲網絡具體為二級胖樹網絡或三級胖樹網絡,且在所述胖樹拓撲網絡中,各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相同; 所述生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上行相鄰設備的上行路由表項,具體為:根據所述上行相鄰設備的數目和每個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將每個接入設備連接的各主機設備以輪詢的方式與連接各上行相鄰設備的端口對應,生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上行相鄰設備的上行路由表項。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胖樹拓撲網絡具體為二級胖樹網絡或三級胖樹網絡,所述二級胖樹網絡中的設備包括核心設備、接入設備和主機設備,所述三級胖樹網絡中的設備包括核心設備、匯聚設備、接入設備和主機設備,其中, 在所述三級胖樹網絡中: 第一核心設備的IP地址為X.0.0.1da,其中,X為預設整數,ida為所述第一核心設備的順序編號,是從I開始的整數; 第一匯聚設備和第一接入設備的IP地址為X.pod.switch.1,其中,pod為各性能優化數據中心POD順序編號,是從I開始的整數,switch為POD中所述第一匯聚設備和所述第一接入設備統一的順序編號,所述POD中的接入設備順序編號在前,匯聚設備順序編號在后,是從I開始的整數; 第一主機設備的IP地址為X.pod.switch, idb,其中,switch為所述第一主機設備連接的接入設備的順序編號,pod為所述第一主機設備連接的接入設備所在的POD的順序編號,idb為所述第一主機設備的順序編號,是從2開始的整數; 在所述二級胖樹網絡中:第一核心設備的IP地址為X.0.0.1da,其中,X為預設整數,ida為所述第一核心設備的順序編號,是從I開始的整數; 第一接入設備的IP地址為X.pod.1.1,其中,pod為各POD順序編號,是從I開始的整數; 第一主機設備的IP地址為X.pod.1.1db,其中,pod為所述第一主機設備連接的接入設備所在的POD的順序編號,idb為所述第一主機設備的順序編號,是從2開始的整數;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設備為所述二級胖樹網絡或三級胖樹網絡中核心設備中的任意核心設備,所述第一匯聚設備為所述三級胖樹網絡中匯聚設備中的任意匯聚設備,所述第一接入設備所述二級胖樹網絡或三級胖樹網絡中核心設備中的任意接入設備,所述第一主機設備為所述二級胖樹網絡或三級胖樹網絡中核心設備中的任意主機設備。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胖樹拓撲網絡具體為二級胖樹網絡,且在所述二級胖樹網絡中,各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相同;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核心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0.0/16,其中,pod為所述核心設備連接的各接入設備的pod,掩碼為正掩碼,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接入設備的端口;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接入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switch, idb/32,其中,pod、switch、idb為所述接入設備連接的各主機設備的pod、switch、idb,掩碼為正掩碼,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主機設備的端口 ;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接入設備時,所述上行路由表項具體為:對于c能整除h的情況,目的地址項為0.0.0.( (h/c)*i+2)/8,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ida值為i的核心設備的端口 ;對于c不能整除h的情況,0.0.0.([h/c+l]*i+2)/8,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ida值為i的核心設備的端口 ;其中,c為核心設備數目,h為每個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i為整數且i=l,一,c,[]為取整運算符,掩碼為反掩碼。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胖樹拓撲網絡具體為二級胖樹網絡,且在所述二級胖樹網絡中,各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相同;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核心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0.0/16,其中,pod為所述核心設備連接的各接入設備的pod,掩碼為正掩碼,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接入設備的端口;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接入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switch, idb/32,其中,pod、switch、idb為所述接入設備連接的各主機設備的pod、switch、idb,掩碼為正掩碼,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主機設備的端口 ;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接入設備時,所述上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0.0.0.1db/8,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ida值為(idb_2)%c+l的核心設備的端口 ;其中,idb為每個接入設備連接的主機設備的idb,c為核心設備數目,%為求余運算符,掩碼為反掩碼。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胖樹拓撲網絡具體為三級胖樹網絡,且在所述三級胖樹網絡中,各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相同;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核心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0.0/16,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的POD中第(ida-l)%ap()d+l個匯聚設備的端口,其中,pod為所述核心設備連接的各POD的順序編號,掩碼為正掩碼,ida為所述核心設備的ida,%為求余運算符,apod為相應POD中匯聚設備的數目;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匯聚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switch.0/24,其中,pod、switch為所述匯聚設備連接的各接入設備的pod、switch,掩碼為正掩碼,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接入設備的端口 ;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匯聚設備時,所述上行路由表項具體為:對于c能整除h的情況,目的地址項為0.0.0.((h/c)*i+2)/8,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ida值為i的核心設備的端口 ;對于c不能整除h的情況,0.0.0.([h/c+l]*i+2)/8,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ida值為i的核心設備的端口 ;其中,c為核心設備數目,h為每個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i為整數且i=l,一,c,[]為取整運算符,掩碼為反掩碼;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接入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switch, idb/32,其中,pod、switch、idb為所述接入設備連接的各主機設備的pod、switch、idb,掩碼為正掩碼,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主機設備的端口 ;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接入設備時,所述上行路由表項具體為:對于apml能整除h的情況,目的地址項為0.0.0.((h/apJ*i+2)/8,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所述接入設備連接其所在POD中第i個匯聚設備的端口 ;對于81)。(1不能整除11的情況,0.0.0.([h/apod+l]*i+2)/8,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所述接入設備所在POD中第i個匯聚設備的端口;其中,apod為所述接入設備的POD中的匯聚設備數目,h為每個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i為整數且i=l,…,ap()d,[]為取整運算符,掩碼為反掩碼。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胖樹拓撲網絡具體為三級胖樹網絡,且在所述三級胖樹網絡中,各接入設備連接主機設備的數目相同;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核心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0.0/16,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的POD中第(ida-l)%ap()d+l個匯聚設備的端口,其中,pod為所述核心設備連接的各POD的順序編號,掩碼為正掩碼,ida為所述核心設備的ida,%為求余運算符,apod為相應POD中匯聚設備的數目;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匯聚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switch.0/24,其中,pod、switch為所述匯聚設備連接的各接入設備的pod、switch,掩碼為正掩碼,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接入設備的端口 ;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匯聚設備時,所述上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0.0.0.1db/8,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ida值為(idb_2)%c+l的核心設備的端口 ;其中,idb為每個接入設備所連接的主機設備的idb,c為核心設備數目,%為求余運算符,掩碼為反掩碼;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接入設備時,所述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X.pod.switch, idb/32,其中,pod、switch、idb為所述接入設備連接的各主機設備的pod、switch、idb,掩碼為正掩碼,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連接相應主機設備的端口 ; 當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接入設備時,所述上行路由表項具體為:目的地址項為,0.0.0.1db/8,目的地址項對應的端口為所述接入設備連接其所在POD中第(idb-2)%ap()d+l個匯聚設備的端口 ;其中, idb為每個接入設備連接的主機設備的idb,apml為所述接入設備的POD中的匯聚設備數目,%為求余運算符,掩碼為反掩碼。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所述目標轉發設備為核心設備,所述下行相鄰設備為匯聚設備的情況,生成所述目標轉發設備到所述下行相鄰設備的下行路由表項,具體為:對每個POD,生成所述核心設備到所述POD中的一個匯聚設備的下行路由表項。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接收到所述轉發設備發送的故障通知時,還包括: 根據所述故障通知,確定所述轉發設備的設備類型,以及所述轉發設備上與故障鏈路對應的端口; 如果所述轉發設備為接入設備,且所述與故障鏈路對應的端口為所述接入設備的上行端口,則在所述接入設備的路由表中查找含有所述上行端口的上行路由表項,并將查找到的上行路由表項中的上行端口替換為其它上行端口; 如果所述轉發設備為匯聚設備,且所述與故障鏈路對應的端口為所述匯聚設備的上行端口,則在所述匯聚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冀智剛,董雯霞,倪輝,楊東冬,吳小前,
申請(專利權)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