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該天線走線范圍在一個面上,其包括一感應銅箔層與一天線銅箔層,所述感應銅箔層與所述天線銅箔層面連接,所述感應銅箔層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所述天線銅箔層面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該感應裝置適用于天線走線覆蓋一個面和多個面的情況。本發明專利技術使用絕緣層將本發明專利技術與天線隔開,該絕緣層厚度小對天線的自由空間影響減小;同時采用兩層銅箔結構感應距離也得到很大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天線的感應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控制天線輻射并不影響天線性能的感應裝置。
技術介紹
為了降低手持設備對人體的輻射傷害,通常會在手持設備中增加一個感應設備(SAR Sensor)。當手持設備靠近人體時,該感應設備會自動工作,通過降低手持設備的發射功率,進而來降低該手持設備中天線對人體的電磁輻射。目前,我們在手持設備中增加SARSensor都是采用在天線反面處貼大面積銅箔的方法。該方法的采用,降低了天線在自由空間的性能,影響了手持設備的使用,特別是在信號弱的地方。以下簡述SAR Sensor的工作原理: SAR Sensor為一個電容式感應器,其電容值C= ε.&/(!),其中ε為一個常量,s為所采用的感應材料的面積,d為感應材料與被測物體間的距離。在設計中,我們假設當C=a的時候,感應器將會控制手持設備的發射功率,使得Body SAR不超標。一旦我們的設計確定,則C和s都是確定的,唯一的變量就是d。當感應材料與人體間的距離d為無窮大的時候,此時C=0,感應器不工作。當d慢慢減小到一定距離,滿足C=a的條件時,則感應器就開始工作,通過降低手持設備PA (放大器)的發射功率,從而達到降低body SAR的目的.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當我們設定C為一個定值來控制PA發射功率,則感應材料的面積越大,相對應的能感應的距離d也就可以越遠。圖1所示為一個移動終端的簡單示意圖,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天線區域a是在外殼和LCD顯示器b之間。為了保證天線的性能,天線區域a通常都是凈空的(即天線區域內沒有PCB的地和任何器件) 。這樣一來,當測試body SAR時候,由于天線和人體之間除了塑料外殼外,沒有任何器件阻擋,會導致body SAR非常高,對人體的電磁輻射很大。為了降低body SAR,傳統的設計方法就是在天線和人體之間引入一塊銅箔作為SAR sensor。在測試body SAR的時候,當Sensor感應到人體的靠近,同時滿足C=a時,它將控制天線的發射功率以達到降低Body SAR的目的。如圖2所示,一般情況下sensorf和天線I的距離h為5mm左右。距離h越小,對天線I的性能影響就越大。為了使得sensor2能夠更加敏感地感應到人體的靠近,sensorf的面積不能過小。為了使得感應距離更遠,還可以進一步擴大sensor的面積。但是這樣一來,sensor與天線的距離更加靠近,將導致自由空間的性能進一步惡化。綜上可知,傳統的設計方法都是在天線附近引入一塊銅箔作為SAR Sensor,均不可避免地對天線在自由空間的性能造成了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該天線走線范圍在一個面上,其包括一感應銅箔層與一天線銅箔層,所述感應銅箔層與所述天線銅箔層面連接,所述感應銅箔層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所述天線銅箔層面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較佳地,所述感應銅箔層與所述天線銅箔層的外形匹配。較佳地,所述感應銅箔層的表面積超過所述天線銅箔層并將所述天線銅箔層覆至JHL ο較佳地,所述感應銅箔層表面設有兩串聯的電感,所述兩電感將所述感應銅箔層分割成兩個分段,所述兩電感用于抑制所述感應銅箔層上的高頻電流。較佳地,所述絕緣層厚度小于天線工作波長的1/1000。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該天線走線范圍在多個面上,其包括一感應銅箔層與一天線銅箔層,所述感應銅箔層與所述天線銅箔層面連接,所述感應銅箔層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所述天線銅箔層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較佳地,所述感應銅箔層與所述天線銅箔層的外形匹配。較佳地,所述感應銅箔層的表面積超過所述天線銅箔層并將所述天線銅箔層覆至JHL ο較佳地,所述感應銅箔層表面設有兩串聯的電感,所述兩電感將所述感應銅箔層分割成兩個分段,所述兩電感用于抑制所述感應銅箔層上的高頻電流。較佳地,所述絕緣層厚度小于天線工作波長的1/1000。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與天線接觸的銅箔層由于絕緣層的存在對天線的影響非常小,所以該感應裝置可以無限接近天線,對天線的自由空間影響減小;同時采用兩層銅箔結構感應距離也得到很大提高。當然,實施本專利技術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移動終端的結構不意 圖2為現有技術提供的感應裝置和天線的組合示意 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如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該天線走線范圍在一個面上,其包括感應銅箔層4與天線銅箔層3,感應銅箔層4與天線銅箔層3面連接,感應銅箔層4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天線銅箔層3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 其中感應銅箔層4的形狀設置為與天線銅箔層3的形狀匹配,即該感應銅箔層4與天線銅箔層3的形狀和大小保持一致,正好覆蓋住該天線銅箔層3。這樣為移動終端節省了不少自由空間,同時絕緣層厚度遠小于天線銅箔層3工作波長的1/1000,這樣靠近天線銅箔層3和感應銅箔層4的距離就非常接近,并且該感應裝置與天線銅箔層2的形狀基本相同,這樣對天線銅箔層2性能的影響就很小。本實施例中提供的感應銅箔層4表面積也可以超過所述天線銅箔層3,并將所述天線銅箔層完全覆蓋。在感應銅箔層4接近天線工作波長頻率的1/4時,感應銅箔層4會產生高頻電流對天線性能造成影響,此時則在感應銅箔層4表面設置兩串聯的電感,此例中兩電感的強度為82nH,兩電感將多層銅箔結構I分割成兩個分段,串聯的兩電感用于抑制在該感應銅箔層4上產生的高頻電流。電感的具體位置將取決于天線的走線。天線走線不同,加入電感的位置也不同。需要通過嘗試來確定在該感應裝置的哪個位置上加電感對扼制電流最有效。實施例二 如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該天線走線范圍在多個面上,其包括感應銅箔層5與天線銅箔層6,感應銅箔層5與天線銅箔層6面連接,感應銅箔層5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天線銅箔層6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其中感應銅箔層5的覆蓋范圍超過天線銅箔層6的表面范圍,此例中,天線銅箔層6的走線范圍為三個面,在該感應銅箔層5接近天線工作波長頻率的1/4時,為減少該感應銅箔層5對天線的影響,在感應銅箔層5表面設置兩串聯的電感,此例中兩電感的強度為82nH,兩電感將感應銅箔層5分割成兩個分段,串聯的兩電感用于抑制感應銅箔層5上的高頻電流。電感的具體位置將取決于天線銅箔層6的走線。天線銅箔層6走線不同,加入電感的位置也不同。需要通過嘗試來確定在該感應裝置的哪個位置上加電感對扼制電流最有效。本實施例中提供的感應銅箔表面積也可以超過所述天線銅箔層,并將所述天線銅箔層完全覆蓋。同時絕緣層厚度遠小于天線2工作波長的1/1000,這樣靠近天線銅箔層6和感應銅箔層5的距離就非常小,并且該感應銅箔層5與天線銅箔層6的形狀基本相同,這樣對天線銅箔層6的性能的影響就很小 以上公開的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專利技術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
技術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該天線走線范圍在一個面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感應銅箔層與一天線銅箔層,所述感應銅箔層與所述天線銅箔層面連接,所述感應銅箔層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所述天線銅箔層面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該天線走線范圍在一個面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感應銅箔層與一天線銅箔層,所述感應銅箔層與所述天線銅箔層面連接,所述感應銅箔層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所述天線銅箔層面的兩表面均涂有絕緣層。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銅箔層與所述天線銅箔層的外形匹配。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銅箔層的表面積超過所述天線銅箔層并將所述天線銅箔層覆蓋。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銅箔層表面設有兩串聯的電感,所述兩電感將所述感應銅箔層分割成兩個分段,所述兩電感用于抑制所述感應銅箔層上的高頻電流。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敏感度感應裝置的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厚度小于天線工作波長的1/100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晶杰,付榮,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安費諾永億通訊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