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屬于軸承退磁設備
技術介紹
軸承制造完成后出廠前需要進行軸承退磁處理,以防止軸承運行中微小金屬物或金屬粉末進入軸承滾珠軌道,造成軸承磨損或故障。退磁設備的核心部件是退磁線圈,線圈為中空的矩形線圈,線圈輸入工頻380伏交流電,產生交變磁場,軸承用輸送帶傳輸,通過退磁線圈中孔,完成消磁處理。由于退磁線圈電流大、功耗高,較長時間工作,產生很高的溫度,現有的退磁線圈沒有降溫裝置,只采用自然冷卻,常造成線圈局部短路、線圈被燒毀等事故。有些廠家為了提高線圈安全性,滿足消磁電流需要,同時又不產生過高溫度,采用加大線圈導線截面的方法,以降低溫度。但帶來的問題是消磁設備體積增大,設備成本大幅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冷卻效果好的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包括線圈箱和退磁線圈,線圈箱為口字形密閉箱體且內部安裝有退磁線圈,退磁線圈通過接線柱與線圈箱外部的電路連接,接線柱安裝在線圈箱外側,還包括油冷卻箱和循環泵,油冷卻箱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卻箱的上方安裝有循環泵,循環泵的進油口通過抽水管連通油冷卻箱的底部,循環泵的出油口通過管道與線圈箱進油孔連通,線圈箱出油孔通過管道與油冷卻箱的內部連通。所述的線圈箱進油孔和線圈箱出油孔分別設置在線圈箱的一個對角線的兩個端點上。本專利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中的循環泵將油冷卻箱中的油液抽送到線圈箱中對退磁線圈進行冷卻,油液再通過 ...
【技術保護點】
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包括線圈箱(1)和退磁線圈,線圈箱(1)為口字形密閉箱體且內部安裝有退磁線圈,退磁線圈通過接線柱(6)與線圈箱(1)外部的電路(7)連接,接線柱(6)安裝在線圈箱(1)外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冷卻箱(2)和循環泵(3),油冷卻箱(2)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卻箱(2)的上方安裝有循環泵(3),循環泵(3)的進油口通過抽水管(8)連通油冷卻箱(2)的底部,循環泵(3)的出油口通過管道與線圈箱進油孔(4)連通,線圈箱出油孔(5)通過管道與油冷卻箱(2)的內部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包括線圈箱(I)和退磁線圈,線圈箱(I)為口字形密閉箱體且內部安裝有退磁線圈,退磁線圈通過接線柱(6)與線圈箱(I)外部的電路(7)連接,接線柱(6)安裝在線圈箱(I)外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冷卻箱(2)和循環泵(3),油冷卻箱(2)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卻箱(2)的上方安裝有循環泵(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志安,王文芳,王芳,王國亮,
申請(專利權)人:長治市中瑞精密軸承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