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作應力檢測
,特別是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即有砼構件的實際應力是反映其工作狀態、安全性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建筑物改造加固的重要參數之一。環切應力測試法是一種在既有建筑豎向構件上測量應力的技術。環切應力測試可在無損(或微破損)條件下,客觀反映構件應力分布狀況,為結構改造加固提供科學數據,確保結構的使用安全與工程穩定。具有實用性意義和顯著的社會經濟效.、/■Mo環切法也稱之為刻槽法,環切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局部破壞使環內混凝土應力釋放,通過測定環內混凝土的應力·釋放量來估計和推斷結構的實際應力狀態。該項技術的研究,始于巖石錨桿支護和鐵路隧道工程及大壩工程的應力檢測。在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應力和強度測試,一直以來都是采用埋設應力傳感器,光纖等技術,但這些測試方法僅適用于新建項目或試驗構件。對于既有結構的應力測試則上述方法均無法操作,通過在混凝土結構上切孔使其局部應力釋放的方法能有效解決既有應力的測試問題。但由于砼材料的復雜性以及實體結構受力狀態的不同,極易造成實際工作應力與理論應力的偏差。具體表現為環切后的應力釋放率不可能達到100%,需通過數據修正來推定構件實際應力狀態。國內現有的環切法僅限于實驗室條件下試件預埋導線,或是對500*500mm以下的小型構件作穿越導線法現場測試,但該方法的應用受構件尺寸和穿孔導線作業難度以及設備條件的限制。首先,由于粘貼應變片前需在檢測面上直接穿孔進行導線作業,會造成備檢區環內混凝土疏松受損和局部應力提前釋放,從而影響環切時測試的精度,其次受構件尺寸、配筋、混凝土強度以及設備條件的限制,穿孔導線作業難度極大。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砼構件工作應力的環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測量砼構件檢測點的應力值ε0,斷開導線,在檢測點環切,環切后連上導線測量應力值ε1,用公式σ=E(ε1?ε0)計算砼構件的工作應力,其中,σ為砼構件的工作應力,E為砼的彈性模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砼構件工作應力的環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測量砼構件檢測點的應力值Stl,斷開導線,在檢測點環切,環切后連上導線測量應力值S1,用公式σ=Ε( S1-Stl)計算砼構件的工作應力,其中,σ為砼構件的工作應力,E為砼的彈性模量。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砼構件工作應力的環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切的環切深度為50 70mm、環切直徑為100 150mm。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俠敏,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中建建筑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