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機載裝備技術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真空敏感元件及其剛性匹配方法,解決了現有真空敏感元件及其剛性匹配方法存在的問題。包括端桿、雙數片膜片、中心桿、膜片與膜片同方向成對內圓相接為輪,連成的輪同方向外圓相連構成焊接波紋管,焊接波紋管一端與中心桿相連,焊接波紋管另一端與端桿相連成密閉結構為真空狀態,焊接波紋管密閉結構的內腔放置一彈簧,彈簧與焊接波紋管為并聯式連接,采取焊接波紋管剛性與彈簧剛性匹配遞減法。本發明專利技術剛性匹配遞減法的提出,產品特性合格率顯著提高,降低了研制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機載裝備技術的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真空敏感元件是除零件外由上膜片與下膜片真空電子束焊組成或由多片膜片內圓與內圓、外圓與外圓電子束焊組成的焊接波紋管,實現規定的漸減或漸增或線性特性的輸出。現有焊接波紋管中未設置彈簧,而真空焊接波紋管內腔增加了一剛性補償彈簧,沒有一個彈簧式剛性匹配方法,傳統的匹配方法是總剛性為一定值,即:總剛性值(定值)=焊接波紋管剛性+彈簧剛性,當焊接波紋管剛性大時,則彈簧剛性要小,當焊接波紋管剛性小時,則彈簧剛性要大。采用傳統的定值匹配法,則實現規定的性能輸出則有了一定的難度,產品特性合格率極低,僅有30%左右。
技術實現思路
: 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解決現有真空敏感元件及其剛性匹配方法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真空敏感元件,包括端桿、雙數片膜片、中心桿、膜片與膜片同方向成對內圓相接為輪,連成的輪同方向外圓相連構成焊接波紋管,焊接波紋管一端與中心桿相連,焊接波紋管另一端與端桿相連成密閉結構為真空狀態,焊接波紋管密閉結構的內腔放置一彈簧,彈簧與焊接波紋管為并聯式連接。 所述膜片與膜片內圓的連接處為電子束焊接縫,連成的輪同方向外圓的相連處為電子束焊接縫,焊接波紋管一端與端桿外圓為真空電子束焊縫,焊接波紋管一端與中心桿外圓為真空電子束焊縫。彈簧最大外徑小于膜片的內徑,且彈簧最大外徑和膜片與膜片內圓連接處的焊縫之間有大于等于2.5 mm的間隙,彈簧套在中心桿的一端,彈簧的最小內徑大于中心桿的直徑,彈簧的最小內徑與中心桿的直徑之間間隙配合。端桿一端在焊接波紋管內腔的直徑小于彈簧內徑D&焊接波紋管的長度小于彈簧的長度。膜片的厚度為0.2 mm,彈簧的線徑在Φ 0.5 mm φ 2之間。彈簧除氫處理 真空敏感元件剛性匹配方法,I η個焊接波紋管的剛性依次為Kk K2, K3, K4, K5, K6......Kn,且 K1 > K2 > K3 > K4 > K5 > K6…〉Kn 時,I η 個彈簧的剛性為 K、k2、k3、k4、k5、k6......kn,且Ii1 < k2 < k3 < k4 < k5 < k6......< kn,當Kjk1匹配特性合格時,貝U剛性匹配遞減法表達式為=KJk1 > K2+k2 > K3+k3 > K4+k4 > K5+k5 > K6+k6......> Kn+ kn, n 為大于等于 I 的整數。焊接波紋管的剛性為(6.4 7.l)kgf/mm,彈簧的剛性為(0.3 1.0) kgf/mm。本專利技術彈簧對焊接波紋管的剛性進行一定量補償,而補償的數值即在已知符合要求的剛性基礎上,采取焊接波紋管剛性與彈簧剛性匹配遞減法,使彈簧補償式的焊接波紋管的輸出特性順利滿足了燃油調節器設計要求。本專利技術剛性匹配遞減的提出,產品特性合格率顯著提高,降低了研制成本。本專利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專利技術了彈簧式真空敏感元件剛性匹配方法后,即在已知符合要求的剛性基礎上,采取焊接波紋管剛性與彈簧剛性匹配遞減法,使彈簧補償式的焊接波紋管的輸出特性較好的滿足了發動機燃油調節器的要求,且產品特性合格率顯著提高,降低了研制成本,有效節省了物質資源及人力資源,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剛性匹配遞減法的提出,在敏感元件研制歷史上屬首例,填補了國內空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結構膜片內圓焊接輪示意 圖3為本專利技術焊接波紋管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彈簧示意 圖5為本專利技術端蓋示意 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心桿示意圖。圖中,1-端桿,2-膜片,3-彈簧,4-中心桿,5-輪,6-焊接波紋管,7_內腔。具體實施例方式真空敏感元件包括端桿1、32片膜片2、彈簧3、中心桿4。膜片2與膜片2同方向成對內圓相接為輪5,連成的輪5同方向外圓相連為焊接波紋管6,焊接波紋管6 —端與中心桿4相連,焊接波紋管6另一端與端桿I相連,焊接波紋管6內腔7放置一彈簧3。所述真空敏感元件是膜片2與膜片2內圓、外圓、膜片2和端桿I的一端外圓、膜片2和中心桿4 一端外圓相接均為電子束焊接。所述真空敏感元件的焊接波紋管內腔7為抽真空狀態。所述真空敏感元件的彈簧最大外徑D±小于膜片的內徑D ,且彈簧最大外徑D±和膜片內圓連接處的焊縫之間有大于2.5 mm的間隙,彈簧3套在中心桿4的一端,彈簧的最小內徑D+大于中心桿直徑Φ,彈簧的最小內徑D+與中心桿直徑Φ之間間隙配合,端桿一端在焊接波紋管內腔的直徑D1小于彈簧內徑D +,焊接波紋管的長度Lyj、于彈簧的長度Lg。 所述真空敏感元件的彈簧的長度為28 mm,彈簧剛性統稱k,焊接波紋管的剛性統稱K,焊接波紋管長度小于彈簧的長度。彈簧與焊接波紋管為并聯方式。所述真空敏感元件的膜片2的厚度為0.2 mm,彈簧3的線徑d在Φ0.5 mm φ2之間。所述彈簧需除氫處理。所述真空敏感元件剛性匹配方法的焊接波紋管的剛性檢測為K1、K2、K3、K4, K5,K6……,且 K1 > K2 > K3 > K4 > K5 > K6…時,彈簧的剛性檢測為 V k2、k3、k4、k5、k6......,^k1< k2 < k3 < k4 < k5 < k6......,當K^k1匹配特性合格時,則剛性匹配遞減法表達式為=Kjk1>K2+k2 > K3+k3 > K4+k4 > K5+k5 > K6+k6......其中k值可根據K值進行調整。總剛性值精確到小數點后三位。所述真空敏感元件的焊接波紋管6的剛性為(6.400 7.100)kgf/mm,彈簧3的剛性為(0.300 1.000) kgf/mm。實施例:焊接波紋管由32片相同的膜片內圓Φ21.4、外圓Φ30.7經電子束焊組合而成,整體經過熱處理強化,具有固定的剛性值,焊接波紋管長度約27 mm,焊接波紋管內腔并聯一長約28 mm、波距為7 mm、外徑為φ 17 mm的初始線徑φ 2的彈簧。剛性匹配記錄見表1、表2.表I為傳統剛性匹配特性記錄。表2為本專利特性記錄。表I 傳統剛性匹配特性記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真空敏感元件,包括端桿(1)、雙數片膜片(2)、中心桿(4),其特征是:膜片與膜片同方向成對內圓相接為輪(5),連成的輪(5)同方向外圓相連為焊接波紋管(6),焊接波紋管(6)一端與中心桿(4)相連,焊接波紋管(6)另一端與端桿(1)相連,形成密閉結構為真空狀態,焊接波紋管(6)密閉結構內腔(7)放置一彈簧(3),彈簧(3)與焊接波紋管(6)為并聯式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真空敏感元件,包括端桿(I)、雙數片膜片(2)、中心桿(4),其特征是:膜片與膜片同方向成對內圓相接為輪(5),連成的輪(5)同方向外圓相連為焊接波紋管(6),焊接波紋管(6)—端與中心桿(4)相連,焊接波紋管(6)另一端與端桿(I)相連,形成密閉結構為真空狀態,焊接波紋管(6 )密閉結構內腔(7 )放置一彈簧(3 ),彈簧(3 )與焊接波紋管(6 )為并聯式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敏感元件,其特征是:所述膜片與膜片內圓的連接處為電子束焊接縫,連成的輪(5)同方向外圓連接處為電子束焊接縫,焊接波紋管(6) —端與端桿(I)外圓為真空電子束焊縫,焊接波紋管(6)—端與中心桿(4)外圓為真空電子束焊縫。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敏感元件,其特征是:彈簧最大外徑(D±)小于膜片 (2)的內徑(D#),且彈簧最大外徑(D±)和膜片內圓連接處的焊縫之間有大于2.5 mm的間隙,彈黃(3 )套在中心桿(4)的一端,彈黃的最小內徑(D +)大于中心桿直徑(Φ ),彈黃的最小內徑(D 與中心桿直徑(Φ )之間間隙配合,端桿(I) 一端在焊接波紋管內腔的直徑(D1)小于彈簧內徑(D+),焊接波紋管(6)的長度(Lff)小于彈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連梅,胡勇杰,王靈寶,王大剛,
申請(專利權)人:太原航空儀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