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照集裝箱尺寸設計的設備間和安裝在所述設備間內的變電站電氣設備,所述變電站電氣設備包括若干二次設備屏位、35kV開關柜和10kV開關柜;所述二次設備屏位分成兩排設置在所述設備間長度方向兩側,所述35kV開關柜和10kV開關柜單排設置在所述設備室的一側,同時將每一個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10kV開關柜的長度方向布置在所述設備間的寬度方向上;所述設備間內的兩排所述二次設備屏位之間為巡視通道,所述設備間內與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10kV開關柜相對的另一側為巡視通道,所述設備間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所述巡視通道的房門;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10kV開關柜背部的所述設備間壁面上設置有相對各所述開關柜的平開門。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廣泛用于各種變電站的建設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氣設備間,特別是關于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間。
技術介紹
目前,美國、英國、荷蘭等發達國家已經將集裝箱應用到各種類型的建筑之中,如商場、酒店、住宅等,出現了許多成功范例。全球每年大約有30萬個廢舊集裝箱被用于建造成集裝箱房屋,建筑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與國外集裝箱建筑相比,國內關于集裝箱建筑的研究和應用則相對較少。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集裝箱建筑物較多使用在與集裝箱運輸業配套作業的臨時建筑、露天存貨活動相關的建筑、工程建設的臨時工房中。近幾年,國內設計和建造了一些集裝箱建筑物,在功能、規模和表現形式上有了一些發展和創新。但在總體上,我國的集裝箱建筑研究開發和使用上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變電站的建筑物屬于工業建筑的范疇,其主要功能有三個一是放置、保護變電設備,二是提供變電站生產人員活動空間,三是放置輔助生產工器具。以IlOkV戶外AIS變電站為例,其站區建有一次電氣設備生產用房、二次電氣設備生產用房、輔助功能用房三大類建筑物。一次電氣設備用房布置一次設備,主要是各電壓等級開關柜等;二次設備用房布置保護屏、計算機等設備;生產輔助用房主要由值班人員休息室、會議室、工具室等房間構成。這三類用房對于房間的空間尺寸要求帶有明顯的個性需求特征,但是集裝箱規格是遵循統一的尺寸和模型,所以融合統一集裝箱和變電站各類用房的空間特征是技術難點。現有變電站建筑物一般使用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這三種結構形式的建筑物完全能實現變電站對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但是,在目前國內變電站的建設過程中,除建筑物以外的其它部分(設備構架、支架和電力設備)均已實現了現場快速安裝的施工模式。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這一類的傳統建筑施工模式特點是施工周期長、場地要求多、工程工序繁瑣、現場臟雜亂差,難以實現變電站建設文明施工,并對變電站建設工期影響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工廠制造,且運輸、安裝、檢修方便的變電站電氣設備間。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照集裝箱尺寸設計的設備間和安裝在所述設備間內的變電站電氣設備,所述變電站電氣設備包括若干二次設備屏位、35kV開關柜和IOkV開關柜;所述二次設備屏位分成兩排設置在所述設備間長度方向兩側,所述35kV開關柜和IOkV開關柜單排設置在所述設備室的一側,同時將每一個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IOkV開關柜的長度方向布置在所述設備間的寬度方向上;所述設備間內的兩排所述二次設備屏位之間為巡視通道,所述設備間內與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IOkV開關柜相對的另一側為巡視通道,所述設備間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所述巡視通道的房門;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IOkV開關柜背部的所述設備間壁面上設置有相對各所述開關柜的平開門。所述設備間為設置在IlOkV變電站中的四間,所述變電站電氣設備為二次設備屏位32個,35kV開關柜14個,IOkV開關柜28個,所述二次設備屏位的設備間一端設置在兩端中部;32個所述二次設備屏位設置在一個所述設備間內,所述二次設備屏位所在的設備間一端的所述房門位于所述巡視通道端部的一側,另一端的所述房門相對于所述巡視通道,且為兩扇對開的平開門;14個所述35kV開關柜設置在一個所述設備間內,28個所述IOkV開關柜平均設置在兩個所述設備間內,所述35kV開關柜和IOkV開關柜的設備間的兩房門均為一扇門,其中一端的所述房門位于所述巡視通道端部一側,另一端所述房門相對于所述巡視通道端面。所述設備間壁面上設置的平開門為每兩個所述開關柜背對一扇,其中六扇所述平開門兩兩相對設置。所述設備間為設置在35kV變電站中的一間,所述變電站電氣設備為二次設備屏位12個,35kV開關柜2個,IOkV開關柜6個;12個所述二次設備屏位設置在所述設備間一端,2個所述35kV開關柜和6個所述IOkV開關柜設置在所述設備間的另一端;所述二次設備屏位一端的的一房門設置在所述設備間該端的中部,所述35kV開關柜和IOkV開關柜一端的房門設置在所述設備間該端遠離各所述開關柜的一側。所述設備間壁面上設置的平開門為每兩個所述開關柜背對一扇,八扇所述平開門兩兩相對設置。所述設備間下部設置有一層地板,所述地板與所述設備間底面之間的夾層中走所述二次設備屏位的控制電纜和/或各所述開關柜的電力電纜,所述二次設備屏位的控制電纜集中成束后從所述設備間底面的I 2個電纜口引出,各所述開關柜的電力電纜分別直接引出所述設備間的底面。所述設備間的一端設置有空調設備,所述空調設備的進風口設置在所述設備間一端的底面與所述地板之間,所述地板上間隔設置有用于向上出風的間隙,所述空調設備的出風口設置在所述空調設備的上部。所述設備間的一端上、下分別設置有一風機,所述設備間的另一端設置有百葉窗,所述地板上間隔設置有用于換風的間隙。所述設備間的外壁設置采用鋁合金板,內壁采用不銹鋼板,所述內、外壁之間填充有聚氨醋整體發泡隔熱材料。所述設備間的外壁噴涂有防火絕熱涂料。本專利技術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設置了與集裝箱尺寸一致的設備間,可以將變電站的電力設備安裝到設備間內,使變電站的設備形成一個個整體運輸模塊,當有建設變電站需求時,可以根據需要將已經安裝好的電力設備間,像普通集裝箱一樣運輸到達變電站建設現場。不再進行設備拆卸安裝等程序,直接與變電站其他電力設備連接使用。這樣可以有效縮短變電站的建設周期。2、本專利技術變電站的電力設備直接在工廠制造安裝,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變電站的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和智能化建設,滿足我國電網建設高速發展的需求,并可以成為今后變電站建設技術發展的方向。3、本專利技術參考普通集裝箱的尺寸對設備間進行空間設計,通過巧妙的設計將各種不同的設備盡可能多地布置在設備間的空間內,進而形成規格化的產品,因此可以有效地減少建筑占地,節約工程造價。4、本專利技術在設備間內設置了架空地板,在地板與設備間底板之間的夾層內敷設設備線纜,同時將夾層設計為空調送風通道,巧妙地利用該空間同時解決線纜通道和空氣調節風道問題。5、本專利技術預先在工廠對集裝箱進行保溫隔熱、隔音吸聲和防火等方面的處理,因此在提高模塊化的設備間的各種安全使用性能要求的同時,能進一步縮短了現場施工周期。6、本專利技術在設備間內外合理地布置設備巡視通道、操作檢修空間和安裝更換通道,電力設備安裝更換方便,工作人員巡視檢修方便。特別是在35kV或IOkV開關柜背部的設備間壁面上設置了可以開啟的平開門,使檢修和更換尤其方便。7、采用本專利技術設計的變電站可以改變傳統變電站的施工方式,對我國電力建設技術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放置二次設備屏位的設備間布置示意2是本專利技術放置35kV或IOkV開關柜的設備間布置示意3是本專利技術同時放置各種設備的混合設備間布置示意4是本專利技術鋪設有底板的二次`設備屏位設備間示意圖5是本專利技術鋪設有底板的35kV或IOkV開關柜的設備間示意6是本專利技術二次設備屏位設備間內空調設備布置示意7是本專利技術35kV或IOkV開關柜設備間空調設備布置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常用的國際標準集裝箱有四種規格,分別為20尺柜、40尺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照集裝箱尺寸設計的設備間和安裝在所述設備間內的變電站電氣設備,所述變電站電氣設備包括若干二次設備屏位、35kV開關柜和10kV開關柜;所述二次設備屏位分成兩排設置在所述設備間長度方向兩側,所述35kV開關柜和10kV開關柜單排設置在所述設備室的一側,同時將每一個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10kV開關柜的長度方向布置在所述設備間的寬度方向上;所述設備間內的兩排所述二次設備屏位之間為巡視通道,所述設備間內與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10kV開關柜相對的另一側為巡視通道,所述設備間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所述巡視通道的房門;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10kV開關柜背部的所述設備間壁面上設置有相對各所述開關柜的平開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照集裝箱尺寸設計的設備間和安裝在所述設備間內的變電站電氣設備,所述變電站電氣設備包括若干二次設備屏位、35kV開關柜和IOkV開關柜;所述二次設備屏位分成兩排設置在所述設備間長度方向兩側,所述35kV開關柜和IOkV開關柜單排設置在所述設備室的一側,同時將每一個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IOkV開關柜的長度方向布置在所述設備間的寬度方向上;所述設備間內的兩排所述二次設備屏位之間為巡視通道,所述設備間內與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IOkV開關柜相對的另一側為巡視通道,所述設備間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所述巡視通道的房門;所述35kV開關柜和/或IOkV開關柜背部的所述設備間壁面上設置有相對各所述開關柜的平開門。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間,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間為設置在IlOkV變電站中的四間,所述變電站電氣設備為二次設備屏位32個,35kV開關柜14個,IOkV開關柜28個,所述二次設備屏位的設備間一端設置在兩端中部;32個所述二次設備屏位設置在一個所述設備間內,所述二次設備屏位所在的設備間一端的所述房門位于所述巡視通道端部的一側,另一端的所述房門相對于所述巡視通道,且為兩扇對開的平開門;14個所述35kV開關柜設置在一個所述設備間內,28個所述IOkV開關柜平均設置在兩個所述設備間內,所述35kV開關柜和IOkV開關柜的設備間的兩房門均為一扇門,其中一端的所述房門位于所述巡視通道端部一側,另一端所述房門相對于所述巡視通道端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間,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間壁面上設置的平開門為每兩個所述開關柜背對一扇,其中六扇所述平開門兩兩相對設置。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間,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間為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璇坤,李敬如,胡君慧,曹偉煒,李科文,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