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造紙填料
,具體涉及無機造紙纖維硫酸鈣晶須的表面包覆改性方法及其應用。
技術介紹
微納米技術已成為一種熱門領域,對于微納米在造紙業的發展趨勢不容忽視,它帶來的潛在優勢是其他材料所不能具備的。目前微納米填料的開發應用已經引起各領域研究學者的關注。相關文獻報道,一種新開發的微納米高長徑比填料已可以取代傳統填料添加至紙楽·濕布。例如二氧化娃納米纖維 “silicate nano fibers”(SNF),是由 GR international公司研發的硅基高橫縱比填料,不僅可以優化紙張,還可以改善紙的孔隙率、平滑度、松密度、光學力學性質。除此之外還有IPST研發的阻燃材料Mg(OH)2納米帶以其低成本,低密度,高亮度,對強度影響小的優勢受到廣泛關注。1950年Rinby等用酸解的方法,從木漿和棉花纖維中制得了膠體粒子大小的納米纖維素(NCC)懸浮液,NCC纖維也是目前重點開發的一種纖維增強材料,應用于造紙體系不僅可以增強纖維間的結合力及強的吸附功能,提高紙制品的亮度、松密度、透明度,還能用于特種紙如抗菌紙、防偽紙的研發。硫酸鈣晶須是一種高長徑比的纖維狀單晶材料,作為造紙用功能填料加入紙漿進行紙張抄造,不僅可以替代植物纖維用做填料,使造紙低碳化,減少森林資源的使用,而且可以提高紙張的抗張強度,耐破度,耐折度等物理力學性能,減少或替代造紙增強劑,降低造紙成本。但是由于硫酸鈣微溶于水,因此在抄造紙過程中會因為部分溶解而降低留著率從而影響使用效果。因此,研究一種完全不溶于水的硫酸鈣晶須及其制備方法,并將其應用于造紙領域,就變得較為迫切。
技術實現思路
...
【技術保護點】
無機造紙纖維硫酸鈣晶須的表面包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1)將相對于硫酸鈣晶須的質量份數1%~10%的分散劑,與硫酸鈣晶須混合于水中,對硫酸鈣晶須進行分散處理;處理完后,過濾、烘干得到高度分散的硫酸鈣晶須;(2)量取設定體積比的水、乙醇、氨水和有機硅源,將其中的水、乙醇、氨水置于三口燒瓶中,進行磁力攪拌,再加入適量的表面活性劑,混合均勻備用;(3)將步驟(1)制備所得的高度分散硫酸鈣晶須,加入步驟(2)所述盛有混合溶液的三口燒瓶中,混合均勻后,分批慢慢加入步驟(2)中所量取的有機硅源;(4)將步驟(3)所制得的混合溶液,在25℃溫度下,攪拌改性;沉降8~10小時,過濾,在95℃溫度下烘干,制得改性硫酸鈣晶須。
【技術特征摘要】
1.無機造紙纖維硫酸鈣晶須的表面包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1)將相對于硫酸鈣晶須的質量份數1% 10%的分散劑,與硫酸鈣晶須混合于水中,對硫酸鈣晶須進行分散處理;處理完后,過濾、烘干得到高度分散的硫酸鈣晶須; (2)量取設定體積比的水、乙醇、氨水和有機硅源,將其中的水、乙醇、氨水置于三口燒瓶中,進行磁力攪拌,再加入適量的表面活性劑,混合均勻備用; (3)將步驟(I)制備所得的高度分散硫酸鈣晶須,加入步驟(2)所述盛有混合溶液的三口燒瓶中,混合均勻后,分批慢慢加入步驟(2)中所量取的有機硅源; (4)將步驟(3)所制得的混合溶液,在25°C溫度下,攪拌改性;沉降8 10小時,過濾,在95°C溫度下烘干,制得改性硫酸鈣晶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機造紙纖維硫酸鈣晶須的表面包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所述的分散劑為六偏磷酸鈉、磷酸鈉、油酸鈉、多聚磷酸鈉、聚丙烯酸、檸檬酸三鈉、硅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機造紙纖維硫酸鈣晶須的表面包覆改性方法,步驟(2)所述的水、乙醇、氨水和有機硅源體積比為4: 8: 0.1: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機造紙纖維硫酸鈣晶須的表面包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利毅,張迎,馮欣,王鋼領,苗苗,孟祥浩,時雯,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上海大學納米技術研究院,上海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