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熱處理爐用可控內循環冷卻系統,包括冷卻器鋼結構和熱處理爐所述冷卻器鋼結構的上部設有進風口和進風口閘閥,所述冷卻器鋼結構的下部設有出風口和出風口閘閥,所述出風口閘閥和所述進風口閘閥之間連接一連桿機構;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之間的一側依次設有溫控系統、過濾器、換熱器和循環風機,另一側設有導流系統。該發明專利技術不僅能夠根據熱處理工藝有效的控制爐料冷卻速度;且整個冷卻過程不和爐外氛圍接觸,可以滿足各種爐氣氛圍的冷卻要求,特別適用易氧化只能在爐內冷卻的爐料,此外該內循環冷卻系統結構新穎,運行可靠,可廣泛應用于各種熱處理爐的爐料內部冷卻,也可依據該發明專利技術對現有工廠相關設施進行改造提高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熱處理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熱處理爐用可控內循環冷卻系統,尤其適用于鋁板帶及鋁箔軋制卷材的熱處理爐。
技術介紹
當前鋁材生產廠家已開始認識到在特殊爐內氛圍下對料進行熱處理不僅能獲得良好的表面質量同時還能提高爐料的物理性能,而這種特殊氛圍下的熱處理就不能采用傳統的旁路冷卻裝置,當然更不能轉運至冷卻室或者儲料臺上進行冷卻。所有這些現行的冷卻裝置都不可避免的造成高溫爐料和空氣接觸,會嚴重破壞原本料得性能,造成表面氧化和黑斑的出現,從而降低制品質量。招板帶箔卷的冷卻速度取決于冷空氣與卷材表面的對流換熱,而這一個對流換熱過程實際上包括兩個步驟:一是主流對邊界層,即對流傳熱;二是邊界層到卷材表面的導熱,也就是傳導傳熱。近年來隨著熱處理工藝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熱處理爐需要配置有爐內冷卻系統從而滿足熱處理工藝的要求,原有的冷卻系統不僅密閉性能差,冷卻效果不理想,且無法實現進出口風量的控制,從而容易造成板帶材的邊部起棱等工藝缺陷。因此在不破壞爐內特殊氛圍的前提下提高爐料的冷卻速度及控制冷卻速度不僅可有效提高制品質量,而且提高生產效率還能節約大量的能源和資源。
技術實現思路
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熱處理爐用可控內循環冷卻系統,旨在解決傳統旁冷系統的密 閉性差,效率低、性能不穩定、提高產品質量等問題。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熱處理爐用可控內循環冷卻系統,包括冷卻器鋼結構和熱處理爐,所述冷卻器鋼結構的上部設有進風口和進風口閘閥,所述冷卻器鋼結構的下部設有出風口和出風口閘閥,所述出風口閘閥和所述進風口閘閥之間連接一連桿機構;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之間的一側依次設有溫控系統、過濾器、換熱器和循環風機,另一側設有導流系統。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器鋼結構通過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與所述熱處理爐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器鋼結構由型鋼和鋼板拼焊形成的一個密閉空間。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器鋼結構頂部設置有閘閥驅動裝置。進一步的,所述進風口附近安裝有測溫熱電阻裝置。進一步的,所述換熱器為水冷管式換熱器,冷卻介質采用水,材質為不銹鋼制成。進一步的,所述過濾器分成若干片,每片均由不銹鋼型鋼做成框架,框架中間固定兩層不銹鋼鋼絲,在兩層鋼絲中間填充耐高溫無紡布。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如下:該冷卻系統由一臺大風量離心風機提供抽力,通過離心風機將冷空氣從進風管強制吸入,爐內熱風經由冷卻器上部的進風管通過過濾器,水冷換熱器進行冷卻后由風機出口排到出風管道中,在進風管處有一支旁路可以不經換熱器直接通往出風口。經換熱器熱交換后的冷風和由旁路直接過來的熱風混合后進入爐內,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溫度驟升對冷卻進行破壞,同時還避免冷風直接進入爐內對料造成影響。根據溫控系統的采樣信號整個裝置通過連桿機構可以實現進風管路和出風管路開度控制聯動。在冷卻器的進風管附近安裝一測溫熱電阻,用來對進風溫度做監測,可以通過反饋的排氣溫度信號來控制進風口閘閥和出風口閘閥的開度,從而控制冷卻速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不僅能夠根據熱處理工藝有效的控制爐料冷卻速度;且整個冷卻過程不和爐外氛圍接觸,可以滿足各種爐氣氛圍的冷卻要求,特別適用易氧化只能在爐內冷卻的爐料,此外該內循環冷卻系統結構新穎,運行可靠,可廣泛應用于各種熱處理爐的爐料內部冷卻,也可依據該專利技術對現有工廠相關設施進行改造提高效率。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1、循環風機,2、換熱器,3、導流系統,4、溫控系統,5、進風口閘閥,6、連桿機構, 7、出風口閘閥,8、冷卻器鋼結構,9、閘閥驅動裝置,10、過濾器,11、熱處理爐,12、進風口,13、出風口。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參見圖1所示,一種熱處理爐用可控內循環冷卻系統,包括冷卻器鋼結構8和熱處理爐11,所述冷卻器鋼結構8的上部設有進風口 12和進風口閘閥5,所述冷卻器鋼結構8的下部設有出風口 13和出風口閘閥7,所述出風口閘閥7和所述進風口閘閥5之間連接一連桿機構6 ;所述進風口 12和所述出風口 13之間的一側依次設有溫控系統4、過濾器10、換熱器2和循環風機1,另一側設有導流系統3。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器鋼結構8通過所述進風口 12和所述出風口 13與所述熱處理爐11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器鋼結構8由型鋼和鋼板拼焊形成的一個密閉空間。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器鋼結構8頂部設置有閘閥驅動裝置9,所述閘閥驅動裝置9驅動所述連桿機構6 —起帶動實現閘閥的開度變化,所述連桿機構能夠實現所述進風口閘閥5和所述出風口閘閥7開度連續可調。進一步的,所述進風口 12附近安裝有測溫熱電阻裝置。進一步的,所述換熱器2為水冷管式換熱器,位于所述循環風機I的進風口上游,冷卻介質采用水,材質為不銹鋼制成。進一步地,所述循環風機I為離心風機。進一步的,所述過濾器10分成若干片,每片均由不銹鋼型鋼做成框架,框架中間固定兩層不銹鋼鋼絲,在兩層鋼絲中間填充耐高溫無紡布。本裝置垂直安裝于車間基礎上,所述鋼結構8固定在基礎上,所述循環風機I通過鋼結構支架安裝固定在所述鋼結構8內,所述循環風機I用驅動電機安裝在鋼結構外部固定在所述鋼結構8上。具體用于生產時,啟動前按照操作要求檢查各部件正常無誤后,設定好特定的降溫曲線,開啟整個系統,整個旁路冷卻器開始工作,根據要求的降溫曲線來自動控制降溫速度,完成后自動關閉整個芳路冷卻器系統。 以上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專利技術權利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處理爐用可控內循環冷卻系統,包括冷卻器鋼結構(8)和熱處理爐(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器鋼結構(8)的上部設有進風口(12)和進風口閘閥(5),所述冷卻器鋼結構(8)的下部設有出風口(13)和出風口閘閥(7),所述出風口閘閥(7)和所述進風口閘閥(5)之間連接一連桿機構(6);所述進風口(12)和所述出風口(13)之間的一側依次設有溫控系統(4)、過濾器(10)、換熱器(2)和循環風機(1),另一側設有導流系統(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處理爐用可控內循環冷卻系統,包括冷卻器鋼結構(8)和熱處理爐(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器鋼結構(8)的上部設有進風口(12)和進風口閘閥(5),所述冷卻器鋼結構⑶的下部設有出風口(13)和出風口閘閥(7),所述出風口閘閥(7)和所述進風口閘閥(5)之間連接一連桿機構(6);所述進風口(12)和所述出風口(13)之間的一側依次設有溫控系統(4)、過濾器(10)、換熱器(2)和循環風機(I),另一側設有導流系統(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處理爐用可控內循環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器鋼結構(8)通過所述進風口(12)和所述出風口(13)與所述熱處理爐(11)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處理爐用可控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煉,朱琴,楊光勇,李崇順,張信千,羅文祥,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新長光熱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