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復合材料界面結合強度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芳綸纖維因為具有高強度、高模量、耐腐蝕、耐磨損、較強的韌性及優異的耐熱性能而被廣泛的應用于航空航天等各領域,其中芳綸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是芳綸纖維的主要應用形式,約占芳綸纖維應用總量的70 80%。但是,由于芳綸纖維表面極性不高,使得其溶解性、耐疲勞性不夠好,耐光性較差,剪切性能差及纖維容易微纖化而劈裂。芳綸纖維的化學惰性和光滑表面導致纖維表面光滑且活性低,不易于樹脂浸潤,導致纖維與樹脂基體界面結合性較差,界面剪切強度較低。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芳綸纖維在復合材料領域中的應用,對纖維表面進行改性后,使其能與樹脂基體形成較好的界面層,從而發揮芳綸纖維在有機纖維中的優勢地位。近年來,人們對芳綸纖維的改性方法有化學接枝、表面涂層等化學方法以及用冷等離子體、Y射線或超聲波等對表面進行的物理方法,但采用以上方法進行改性時存在投資大反應條件高,而且反應設備多,界面結合性差;此外,化學改性等上述各種方法均在不同程度上損傷纖維的表面結構和性能,因此,本專利探討一種物理改性芳綸纖維表面結構的方法。附生 結晶這一術語是1928年由Royer引入的。通常認為附生結晶是一種結晶物質在另一種物質基底上的取向結晶,實際上是一種表面誘導的取向結晶現象。由于基底對附生物質的作用導致其兩者間存在著嚴格取向關系,從而使附生物質產生異乎尋常的形態結構。對給定化學組成的聚合物材料而言,形態結構直接決定材料的性能,特殊的附生取向關系必然導致材料的特異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工藝方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高芳綸增強復合材料界面結合強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對芳綸纖維進行改性,具體作法是:將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規聚丙烯i?PP溶液澆鑄薄膜分別加熱到195~205℃/80~100℃/190~200℃保溫10~15min消除熱歷史,隨后將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規聚丙烯i?PP薄膜以50~60℃/min的速率降溫到168~170℃/42~45℃/162~165℃,立即將兩端施加張力并將伸直的芳綸纖維或機織布放置到過冷態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規聚丙烯i?PP薄膜表面上并與其緊密接觸;2)將步驟1改性后的芳綸纖維10%~20%同環氧樹脂80%~90%進行機械共混,然后將混合粉料放入平板硫化機模具中成型,先將爐溫升至135~145℃,保持50~60min,對預成型坯料進行預塑,壓力控制在9~11??MPa;3)迅速將溫度升到180~185℃,保持50~60min,使模壓料成型,然后采用隨爐降溫的方式降溫到110℃后將壓力撤掉;4)將步驟3)模壓成型后的復合材料連同模具一起取出,冷卻至室溫,獲得復合材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高芳綸增強復合材料界面結合強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O對芳綸纖維進行改性,具體作法是:將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規聚丙烯1-PP溶液澆鑄薄膜分別加熱到195 205°C /80 100°C /190 200°C保溫10 15min消除熱歷史,隨后將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規聚丙烯i_PP薄膜以50 60°C /min的速率降溫到168 170°C /42 45°C /162 165°C,立即將兩端施加張力并將伸直的芳綸纖維或機織布放置到過冷態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酯PBA/等規聚丙烯1-PP薄膜表面上并與其緊密接觸; 2)將步驟I改性后的芳綸纖維10% 20%同環氧樹脂80% 90%進行機械共混,然后將混合粉料放入平板硫化機模具中成型,先將爐溫升至135 145°C,保持50 60min,對預成型坯料進行預塑,壓力控制在9 11 MPa ; 3)迅速將溫度升到180 185°C,保持50 60min,使模壓料成型,然后采用隨爐降溫的方式降溫到110°C后將壓力撤掉; 4)將步驟3)模壓成型后的復合材料連同模具一起取出,冷卻至室溫,獲得復合材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芳綸增強復合材料界面結合強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對芳綸纖維進行改性,具體作法是:將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澆鑄薄膜加熱到195 205°C保溫10 15min消除熱歷史,隨后將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以50 60°C /min的速率降溫到168 170°C,立即將兩端施加張力并將伸直的芳綸纖維或機織布放置到過冷態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表面上并與其緊密接觸; 2)將步驟I改性后的芳綸纖維10% 20%同環氧樹脂80% 90%進行機械共混,然后將混合粉料放入平板硫化機模具中成型,先將爐溫升至135 145°C,保持50 60min,對預成型坯料進行預塑,壓力控制在9 11 MPa; 3)迅速將溫度升到180 185°C,保持50 60min,使模壓料成型,然后采用隨爐降溫的方式降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海軍,趙庭山,王學川,李文舉,馮會平,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