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吸附裝置。
技術介紹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吸附法主要用于脫除污水中的微量污染物,應該范圍包括脫色、除臭、各種溶解性有機物的去除等。吸附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等特點。傳統的吸附法操作有連續運行方式,即廢水不斷的流進吸附床,吸附后的廢水排出吸附柱。當吸附設備中吸附床需要反洗或吸附劑飽和時,單臺設備就無法滿足同時進出水需求,如果要保證連續的進水、出水運行,就需要至少設置兩臺以上的吸附裝置,互換倒用,以保證在反洗時或吸附床飽和時都能正常運行。因此說傳統吸附法的連續運行方式只是在一段時間內的連續,在反洗或更換吸附劑時就無法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克服上述傳統吸附法技術的不足,克服傳統吸附裝置在吸附床反洗時或更換飽和吸附劑時必須停機的工作方式,專利技術設計了本污水處理工藝中的連續吸附裝置,在保證正常進水、出水的前提下,可進行吸附床反洗操作,可自動投加新吸附齊U,可自動卸出飽和的吸附劑,無需人工裝卸。同時可以實現定量投加、卸出吸附劑。本專利技術的具體設計方案為,包括筒體、進水布水單元、氣提單元、反洗單元、進料單元、吸附床、出水單元,所述的進水布水單元包括進水管,進水管下部相連著布水錐,布水錐上設置布水板;所述的氣提單元包括設置在筒體底部的氣提泵以及與其相連的氣提泵進氣管,氣提泵進氣管接出筒體外,氣提泵出口連接出料管將飽和吸附劑從筒體底部提至裝置上部的廢料排出口 ;所述的反洗單元包括反洗進氣管、反洗布氣管,反洗氣體通過反洗進氣管進入到反洗布氣管 反洗筒體內吸附床中的吸附劑,反洗過程中產生的反洗水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水處理工藝中的連續吸附裝置,包括筒體(10)、進水布水單元、氣提單元、反洗單元、進料單元、吸附床(20)、出水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布水單元包括進水管(1),進水管(1)下部相連著布水錐(7),布水錐(7)上設置布水板(6);所述的氣提單元包括設置在筒體(10)底部的氣提泵(8)以及與其相連的氣提泵進氣管(2),氣提泵進氣管(2)接出筒體(10)外,氣提泵(8)出口連接出料管(3)將飽和吸附劑從筒體(10)底部提至裝置上部的廢料排出口(19);所述的反洗單元包括反洗進氣管(4)、反洗布氣管(5),反洗氣體通過反洗進氣管(4)進入到反洗布氣管(5)反洗筒體內吸附床(20)中的吸附劑,反洗過程中產生的反洗水經反洗水管(18)、反洗出水閥(23)排出到裝置外;所述的進料單元包括新料斗(17)、新料輸送減速電機(15)、新料輸送軸(16)、嵌套在出料管(3)上的新料導流筒(14);所述的出水單元包括設置在筒體(10)上部的出水堰(13)和出水管(12),經吸附后的出水通過出水堰(13)流經出水管(12)排出到裝置外。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水處理工藝中的連續吸附裝置,包括筒體(10)、進水布水單元、氣提單元、反洗單元、進料單元、吸附床(20)、出水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布水單元包括進水管(1),進水管(I)下部相連著布水錐(7),布水錐(7)上設置布水板¢);所述的氣提單元包括設置在筒體(10)底部的氣提泵(8)以及與其相連的氣提泵進氣管(2),氣提泵進氣管(2)接出筒體(10)夕卜,氣提泵⑶出口連接出料管(3)將飽和吸附劑從筒體(10)底部提至裝置上部的廢料排出口(19);所述的反洗單元包括反洗進氣管(4)、反洗布氣管(5),反洗氣體通過反洗進氣管(4)進入到反洗布氣管(5)反洗筒體內吸附床(20)中的吸附劑,反洗過程中產生的反洗水經反洗水管(18)、反洗出水閥(23)排出到裝置外;所述的進料單元包括新料斗(17)、新料輸送減速電機(15)、新料輸送軸(16)、嵌套在出料管(3)上的新料導流筒(14);所述的出水單元包括設置在筒體(10)上部的出水堰(13)和出水管(12),經吸附后的出水通過出水堰(13)流經出水管(12)排出到裝置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工藝中的連續吸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布水單元中布水錐(7)上開有出水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寅,韋健,李旭,于雁,趙紀梅,董敏,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涌清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