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廢氣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氨氣回收系統。
技術介紹
發光二級管由于其節能和高亮度的特性,再半導體照明以及液晶顯示背光方面應用廣泛,藍光LED的主要生產技術為GaN外延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NH3,H2和N2。但是生產過程產生的含NH3廢氣處理起來十分困難。目前主要的方法是為水洗滌法,即利用NH3易溶于水的特性將NH3溶于水,不過上述方法導致大量含氨廢水需要處理,導致了高處理成本或者未處理達標即排放導致環境被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氨氣回收系統,以解決在現有技術中廢氣處理的高處理成本和環境污染的問題。該氨氣回收系統包括:—種氨氣回收系統,包括:預處理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用于分離廢氣中的固體顆粒、水蒸汽和絡合物;氨氣回收存儲裝置,所述氨氣回收存儲裝置用于液化廢氣中的氨氣,并存儲液化氨氣。優選的,所述預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分離裝置,所述第一分離裝置用于分離所述廢氣中的固體顆粒;第二分離裝置,所述第二分離裝置用于分離所述廢氣中的水蒸氣和絡合物。優選的,所述第一分離裝置包括:第一進氣端,所述第一進氣端為所述廢氣進入所述氨氣回收系統的端口 ;第一過濾器,所述第一過濾器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進氣端相連通,用于過濾分離所述廢氣中的固體顆粒;第一出氣端,所述第一出氣端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過濾器相連通;其中,所述第一進氣端和第一過濾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一隔膜閥、第一氣動閥和第一壓力表,所述第一過濾器和第一出氣端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二壓力表、第二氣動閥和第二隔膜閥。優選的,所述第一分離裝置還包括:第一通塞氣體入口,所述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預處理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用于分離廢氣中的固體顆粒、水蒸汽和絡合物;氨氣回收存儲裝置,所述氨氣回收存儲裝置用于液化廢氣中的氨氣,并存儲液化氨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預處理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用于分離廢氣中的固體顆粒、水蒸汽和絡合物; 氨氣回收存儲裝置,所述氨氣回收存儲裝置用于液化廢氣中的氨氣,并存儲液化氨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裝置包括: 第一分離裝置,所述第一分離裝置用于分離所述廢氣中的固體顆粒; 第二分離裝置,所述第二分離裝置用于分離所述廢氣中的水蒸氣和絡合物。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離裝置包括: 第一進氣端,所述第一進氣端為所述廢氣進入所述氨氣回收系統的端口 ; 第一過濾器,所述第一過濾器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進氣端相連通,用于過濾分離所述廢氣中的固體顆粒; 第一出氣端,所述第一出氣端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過濾器相連通; 其中,所述第一進氣端和第一過濾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一隔膜閥、第一氣動閥和第一壓力表,所述第一過濾器和第一出氣端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二壓力表、第二氣動閥和第二隔膜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離裝置還包括: 第一通塞氣體入口,所述第 一通塞氣體入口通過氨氣管道與所第一過濾器相連通,且所述第一通塞氣體入口與所述第一過濾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三氣動閥和第二壓力表; 第一通塞氣體出口,所述第一通塞氣體出口通過氨氣管道與所第一過濾器相連通,且所述第一通塞氣體出口與所述第一過濾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四氣動閥和第一壓力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離裝置還包括: 第二過濾器,所述第二過濾器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進氣端相連通,并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出氣端相連通; 其中,所述第一進氣端和第二過濾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一隔膜閥、第五氣動閥和第三壓力表,所述第二過濾器和第一出氣端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四壓力表、第六氣動閥和第三隔膜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過濾器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通塞氣體入口相連通,且所述第二過濾器與所述第一通塞氣體入口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四壓力表和第七氣動閥; 所述第二過濾器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通塞氣體出口相連通,且所述第二過濾器與所述第一通塞氣體出口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三壓力表和第八氣動閥。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離裝置包括: 第二進氣端,所述第二進氣端與所述第一出氣端相連通; 第一熱換器,所述第一熱換器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二進氣端相連通,用于冷卻分離所述廢氣中的水蒸氣和絡合物,且所述第二進氣端與第一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四隔膜閥、第九氣動閥和第一壓力開關; 第二出氣端,所述第二出氣端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熱換器相連通,且所述第一熱換器與第二出氣端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二壓力開關、第一溫度顯示控制單元、第五隔膜閥、第十氣動閥和第六隔膜閥; 第一冷卻氣體入口,所述第一冷卻氣體入口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熱換器相連通,且所述第一冷卻氣體入口與所述第一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設置有第十一氣動閥; 第一冷卻氣體出口,所述第一冷卻氣體出口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熱換器相連通,且所述第一冷卻氣體出口與所述第一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設置有第十二氣動閥; 第一收集罐,所述第一收集罐上設置有第三壓力開關,且所述第一收集罐通過氨氣管道分別與所述第一換熱器和第二出氣端相連通,所述第一收集罐與所述第一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七隔膜閥、第十三氣動閥、第一溫度顯示控制單元和第二壓力開關,所述第一收集罐與所述第二出氣端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八隔膜閥、第十四氣動閥、第十氣動閥和第六隔膜閥。8.根據 權利要求7所述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離裝置還包括: 第二通塞氣體入口,所述第二通塞氣體入口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一熱換器相連通,且所述第二通塞氣體入口與第一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九隔膜閥、第五隔膜閥、第一溫度顯示控制單元和第二壓力開關; 第一洗滌器,所述第一洗滌器通過洗滌管道與所述第一熱換器相連通,且所述第一洗滌器通過氨氣管道與所述第二進氣端相連通,所述第二進氣端與所述第一洗滌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十隔膜閥和第十五氣動閥。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氨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離裝置還包括: 第二熱換器,所述第二熱換器通過氨氣管道分別與所述第二進氣端、第一冷卻氣體入口、第一冷卻氣體出口、第二出氣端、第二通塞氣體入口和第一洗漆器相連通; 其中,所述第二進氣端與第二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十一隔膜閥、第十六氣動閥、第四壓力開關;所述第一冷卻氣體入口與第二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設置有第十八氣動閥;所述第一冷卻氣體出口與第二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設置有第十九氣動閥;所述第二出氣端與第二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五壓力開關、第二溫度顯示控制單元、第十二隔膜閥、第十七氣動閥和第十三隔膜閥;所述第二通塞氣體入口與第二熱換器之間的氨氣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第十四隔膜閥、第十二隔膜閥、第二溫度顯示...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