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過自動、手動進行控制的高壓雨淋控水閥,呈圓柱狀外形,設計為加壓驅動活塞式結構,進出水采用Rc1″接口,供水流量達300L/min;密封圈套在襯套中由壓板緊固于閥芯進水側,進水接頭與出水接頭分別通過密封墊片與閥體的進出水口連接,濾塊鑲于閥體中,斜孔螺塞緊固于閥芯出口段孔內,彈簧套在閥體與閥芯間,O型密封圈套在閥芯外圓及出水接頭內孔中;閥芯在進水推力與彈簧的共同作用下處密封狀態;開啟時,向閥芯與閥體間的驅動腔進水增壓,推動閥芯向進水側移動離開密封錐面、開啟供水,屬消防滅火領域;解決了常規雨淋報警閥額定工作壓力低,在水壓波動時誤出水的隱患,減少了開啟/關閉時水錘的沖擊損害;高壓雨淋控水閥由閥體、閥芯、進水接頭、出水接頭、密封圈、密封墊片、壓板、襯套、O型密封圈、彈簧、濾塊、斜孔螺塞組成;本發明專利技術在電力、化工、冶金、倉儲、圖書檔案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消防行業的,額定工作壓力達16MPa,公稱通徑為DN25mm,供水流量達300L/min,設計采用活塞加壓驅動結構,順流關閉密封方式。是高壓、中壓細水霧滅火系統中的核心控制閥一高壓雨淋報警閥,屬于消防滅火領域。
技術介紹
現有的雨淋報警閥,額定工作壓力偏低,為1.210^、2.510^;材質:鑄鐵/鑄鋼,強度較低。不適于長距離、多區域細水霧消防應用要求;常規的雨淋報警閥口徑為DN200、DN150,管網施工成本較大、占據較大的空間。傳統的雨淋報警閥開啟方式為減壓啟動:控制腔壓力降低時閥瓣組件開啟出水。在水壓波動時,雨淋報警閥控制腔壓力維持不住即造成誤噴灑事故,影響正產生產、造成水潰損害。在電力、化工、冶金、倉儲、圖書檔案防護場所,誤動作時常發生,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目前的雨淋報警閥,大多數屬于杠桿式、隔膜式結構。杠桿式雨淋報警閥開啟時閥瓣端頭對閥體的撞擊巨大,使閥體破裂。隔膜式雨淋報警閥開啟工作時,閥瓣非全部打開,水頭損失大,平時隔膜承壓拉伸,對鐵渣、小石塊等尖銳物體敏感,易劃傷開裂,使用壽命短。常規雨淋報警閥無法滿足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的噴放控制要求,已不適于對新興產業的保駕護航。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填補國內16MPa級高壓雨淋報警閥的空白,為了解決雨淋報警閥防誤動作性能,消除水錘沖擊損害,滿足300L/min供水量,本專利技術新型提供一種高壓雨淋報警閥,其額定工作壓力為16MPa,公稱直徑25mm,最小啟動壓力為0.3MPa,水頭損失彡0.02MPa,開啟時間< 15s ;本專利技術新型采用活塞加壓驅動方式,有效導通截面積大,結構緊湊;采用順流關閉密封結構設計,利用進水推力與彈簧的共同作用使閥芯關閉,設置斜孔螺塞實時排除驅動腔余水、積壓,確保水壓波動或斷水時閥門不誤開啟;閥體Φ1.5mm進水孔與斜孔螺塞Φ0.8_泄壓孔配合,達到驅動腔緩慢增壓、泄壓,使閥芯緩開、緩閉,消除了水錘對閥后管道及附件的損害;在高、中壓細水霧滅火系統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本專利技術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高壓雨淋報警閥由:進水接頭、密封墊片、壓板、密封圈、襯套、閥芯、O型密封圈、閥體、出水接頭、彈簧、斜孔螺塞、濾塊組成;進水接頭與出水接頭通過密封墊片分別與閥體的進出水口連接,密封圈套在襯套上通過壓板緊固于閥芯進水偵牝彈簧套在閥體與閥芯間,O型密封圈套在閥芯外圓及出水接頭內孔中,濾塊過盈裝配于閥體進水孔中,斜孔螺塞擰緊于閥芯出水段孔內,用膠水點固,使斜孔往水流方向偏60°。平時消防進水對閥芯組件的推力,加上彈簧的共同作用使閥芯組件抵住閥體密封錐面,實現關閉密封。開啟時,將水源引至驅動腔,使閥芯組件往進口側移動,使密封圈離開密封錐面,開啟出水;關閉時,泄去驅動腔水壓,閥芯組件在水源壓力與彈簧的共同推動下,向密封面移動關閉密封。當供水壓力波動或斷水時,由于彈簧力、進水壓力的推動作用,力口上斜孔螺塞實時排除驅動腔的余水,確保閥門保持在密封狀態,杜絕了誤開啟事故。閥體進水孔與斜孔螺塞泄壓孔配合,達到驅動腔緩慢增壓、泄壓,使閥芯緩開、緩閉,消除了水錘效應。本專利技術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加壓驅動開啟,順流關閉密封設計,利用進水推力與彈簧的共同作用使閥芯關閉,設置斜孔螺塞孔實時排除驅動腔余水,確保水壓波動或斷水時閥門的關閉性能;閥體進水孔與斜孔螺塞泄壓孔配合,使閥芯緩開、緩閉,消除了水錘效應;閥芯采用順流引導流通設計,導通面積大,水力摩阻損失僅為0.02MPa;閥體與進/出水接頭采用低碳不銹鋼熱鍛棒材精密加工,材質致密,確保了本閥門24MPa的水壓強度試驗要求。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新型的剖面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新型的外形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新型的關鍵零件:閥芯剖面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新型的關鍵零件:閥芯俯視圖。閥芯:進水采用圓錐面、3個腰形孔,出水為錐形過渡為直孔道,進水側加工了壓板螺孔,最大軸徑外圓上加工有O型密封圈槽,進水側設有彈簧凹座,出口段加工了斜孔螺塞孑L。密封圈:采用橢圓形截面,由丁睛橡膠模壓而成,內襯鋼環增強鑲件。閥體:閥體低碳不銹鋼熱鍛棒材,進水接口:外螺紋M56X2,出水接口:內螺紋M64X2,加工了 60°密封錐面,出水連接螺紋、密封錐面與驅動腔保持精密的同心度,驅動腔工作截面積是密封錐面的2倍。斜孔螺塞:緊固與閥芯出水段孔內,用膠水點固,使斜孔往水流方向偏60°。本專利技術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通過在本專利技術新型中設計活塞加壓驅動開啟結構,順流關閉密封方式;驅動腔壓力增加推動閥芯組件開啟出水,有效地解決了減壓型雨淋閥易誤動作出水的隱患;閥體進水孔與斜孔螺塞泄水孔匹配,使閥芯緩開緩閉,消除了水錘損害;閥芯采用順流引導流通設計,導通面積大,水力摩阻損失小;閥體與進/出水接頭采用低碳不銹鋼熱鍛棒材精密加工,確保了本閥門16MPa級額定工作壓力的使用要求。具體實施例方式高壓雨淋報警閥由:出水接頭(I)、閥芯(2)、閥體(3)、壓板(4)、進水接頭(5)、密封圈(6)、襯套(7)、彈簧(8)、O型密封圈(9)、斜孔螺塞(10)、濾塊(11)、密封墊片(12)組成;進水接頭與出水接頭通過密封墊片分別與閥體的進出水口連接,密封圈套在襯套上通過壓板緊固于閥芯進水側,彈簧套在閥體與閥芯間,O型密封圈套在閥芯外圓及出水接頭內孔中,濾塊過盈裝配于閥體進水孔中,斜孔螺塞擰緊于閥芯出水段孔內,用膠水點固,使斜孔往水流方向偏60°。平時消防進水對閥芯組件的推力,加上彈簧的共同作用使閥芯組件抵住閥體密封錐面,加上斜孔螺塞實時排除驅動腔的余水,確保關閉密封。開啟時,把水源經濾塊、閥體φ1.5_進水孔充入驅動腔,由于斜孔螺塞Φ0.8_泄壓孔通向閥門出口,驅動腔注水增壓較慢,當驅動腔壓力大于彈簧與進水對閥芯的共同推力時,閥芯組件逆水流慢慢位移,密封圈離開密封錐面,開啟出水;關閉時,切斷充水,驅動腔水壓由斜孔螺塞Φ0.8mm泄壓孔慢慢泄去,閥芯組件在水源壓力與彈簧的共同推動下,向密封面低速移動關閉密封。I)材質:閥體、進水接頭、出水接頭、壓板采用低碳不銹鋼鍛制,彈簧采用中碳不銹鋼,閥芯、襯套、濾塊、斜孔螺塞采用銅合金,O型密封圈采用丁睛橡膠,密封圈采用模壓內襯鋼環丁睛橡膠,密封墊片采用硬質聚四氟乙烯。2)額定工作壓力:16MPa。3)適用介質:清水、海水、水成膜泡沫混合液。4)供水流量:彡 300L/min。5)水頭損失:彡 0.02MPa。6)最小驅動壓力:< 0.3MPa。7)閥體水壓強度:24MPa,不滲漏、無變形。8)安裝方式:直立、水平、斜向、倒向安裝。9)進出水連接螺紋:Rcl。10)開啟時間15S ;復位關閉時間20S。11)具備優良的抗水壓波動/斷水誤出水性能,消除了開啟/關閉時的高壓水錘沖擊損害。本專利技術新型用于高、中壓細水霧滅火系統中,將在電力、化工、冶金、倉儲、圖書檔案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壓雨淋報警閥,其特征是呈圓柱狀外形,采用加壓驅動活塞式結構;進水接頭與出水接頭由密封墊片分別與閥體的進出水口連接,密封圈套在襯套上通過壓板緊固于閥芯進水側,濾塊鑲于閥體中,斜孔螺塞緊固于閥芯出口段,彈簧套在閥體與閥芯間;開啟時,向閥芯與閥體間的驅動腔進水增壓,推動閥芯移動離開密封面、開啟供水;高壓雨淋報警閥由:出水接頭(1)、閥芯(2)、閥體(3)、壓板(4)、進水接頭(5)、密封圈(6)、襯套(7)、彈簧(8)、O型密封圈(9)、斜孔螺塞(10)、濾塊(11)、密封墊片(12)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壓雨淋報警閥,其特征是呈圓柱狀外形,采用加壓驅動活塞式結構;進水接頭與出水接頭由密封墊片分別與閥體的進出水口連接,密封圈套在襯套上通過壓板緊固于閥芯進水側,濾塊鑲于閥體中,斜孔螺塞緊固于閥芯出口段,彈簧套在閥體與閥芯間;開啟時,向閥芯與閥體間的驅動腔進水增壓,推動閥芯移動離開密封面、開啟供水;高壓雨淋報警閥由:出水接頭(I)、閥芯(2)、閥體(3)、壓板(4)、進水接頭(5)、密封圈(6)、襯套(7)、彈簧(8)、O型密封圈(9)、斜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高峰,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磊諾工業氣體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