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COB封裝的攝像模組。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傳統的板上芯片(COB)封裝的攝像模組底座(COBHolder)的設計是一個簡單的型腔,包括凹腔10、設于凹腔內的成像器件20和電子元件30,攝像模組內部是一整體,即成像器件20和電子元件30放在一起。由于板上芯片(COB)類型的攝像模組的成像器件20加工工序無法先于電子元件30加工工序完成,只可同時加工,致使板上芯片(COB)類型的攝像模組在SMT制程過程中,會在成像感測器(sensor)的表面及成像區上產生微粒(particle),形成攝像模組的產成品品質不良,從而導致經攝像模組成像后的圖像上出現微粒(particle)遮蔽而產生的黑點。有鑒于此,提供一種能消除SMT制程中使攝像模組被微粒污染的裝置實為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消除板上芯片(COB)封裝的攝像模組在SMT制程的第二次回流焊時在成像器件表面上產生的微粒。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技術專利技術人通過反復觀察和試驗,發現板上芯片(COB)類型的攝像模組在SMT制程過程中,會在成像感測器(sensor)的表面及成像區上產生微粒(particle),由于微粒的形成是SMT的焊接材料錫膏在第二次回流焊的時候發生熔化后飛濺而起的微小顆粒,而非其他人為因素或組裝環境因素造成,且由于成像器件與電子元件放在一起,才使電子元件在錫膏焊接時飛濺而起的微粒落于與電子元件放在一起的成像器件上,若將成像器件與電子元件分隔開,則可避免電子元件的焊接錫膏微粒飛濺至成像器件上。據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COB封裝的攝像模組,包括具有型腔結構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凹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COB封裝的攝像模組,用以消除其在SMT制程的第二次回流焊時在成像器件表面上產生的微粒,包括具有型腔結構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凹腔、設于凹腔內的成像器件和呈規則排列的電子元件,所述電子元件排列所占底座區域呈方形或類方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內增設一直立于成像器件與電子元件之間空隙處的隔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COB封裝的攝像模組,用以消除其在SMT制程的第二次回流焊時在成像器件表面上產生的微粒,包括具有型腔結構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凹腔、設于凹腔內的成像器件和呈規則排列的電子元件,所述電子元件排列所占底座區域呈方形或類方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內增設一直立于成像器件與電子元件之間空隙處的隔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OB封裝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兩端與凹腔的內側壁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COB封裝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生杰,
申請(專利權)人: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