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和系統,裝置包括用于固定鏡頭致動器的支架、錐形體和攝像頭,所述的錐形體外表面為鏡面,錐形體安裝在支架頂部,攝像頭懸于錐形體上方。系統包括檢測裝置、控制板和電腦,電腦發出控制指令給控制板,通過控制板控制鏡頭致動器工作,攝像頭采集錐形體反射的光線,并傳輸給電腦進行檢測處理。其采用錐形鏡反射鏡頭致動器的鏡筒內的影像,通過攝像頭采集影像,從而計算出鏡頭致動器的運動情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實現快速的檢測方法,有利于量產時作質量檢測及控制。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實現全面檢測,檢測項目包括在不同控制下,鏡頭行程及傾斜幅度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公開一種鏡頭致動器的檢測裝置,特別是一種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和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數碼影像技術的逐步發展,數碼照相機、數碼攝像機等數碼影像產品在人們生活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數碼影像產品的像素也越做越高。目前,大部份采用高于二百萬像素的高像素攝像頭的數碼產品中,都需要通過一個鏡頭致動器去改變鏡頭位置,以達到自動對焦、改善相片或影片質量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這一類高像素攝像頭在數碼產品上日益普遍,所以相關的鏡頭致動器需求也不斷上升。在鏡頭致動器大量生產的過程中,需要一種快速而全面的方法去檢測鏡頭致動器的方法,控制質量。在對于鏡頭致動器的全面的檢測過程中,檢測的項目,除了控制鏡頭致動器與鏡頭行程(鏡頭和影像傳感器之間的相對距離)的關系外,還應包括檢測鏡頭傾斜幅度。原因是,如果鏡頭傾斜幅度過大的時候,縱使影像正中部分對了焦,影像邊緣亦會產生失焦現象,影響影像的質量。另外,在眾多鏡頭致動器中,有一種傾斜式防震鏡頭致動器(例如專利號為US2009/0237517的美國專利及專利號為200810090504.1的中國專利),會故意改變鏡頭傾斜幅度,以達到光學防抖的效果。對這一種致動裝置來說,鏡頭的傾斜幅度會直接影響光學防抖的效果,所述鏡頭的傾斜幅度便顯得更加重要。現有技術中,傳統的對于鏡頭致動器的全面檢測方法是,需要先將假鏡頭放進鏡頭致動器中,再用不同的方法去量度假鏡頭的行程及傾斜幅度。例如在上方利用距離感應器量度鏡頭上面的位置,從而計算行程;在假鏡頭下方鍍一層反光膜,用激光射向反光膜,根據反射后激光的位置,計算鏡頭傾斜度。傳統的檢測方法中,需要將假鏡頭在鏡頭致動器檢測前后被插入鏡頭致動器及被從鏡頭致動器中移除,會引起以下幾個問題一、需要額外的工具、人手及時間去插入及移除假鏡頭,不僅增加了檢測成本,而且還增加了營運費用,降低了鏡頭致動器的生產速度;二、插入及移除假鏡頭時,則會有機會引起鏡頭致動器及假鏡頭的磨損,從而增加了鏡頭致動器的生產不良率,間接增加了檢測成本及營運費;三、由于鏡頭致動器在檢測過程中的磨損引起的灰塵可能會隱藏在鏡頭致動器中,在鏡頭致動器裝配上相機模塊后,隱藏的灰塵可能會跳落影像傳感器上,而影響相機的影像質量,增加相機模塊的不良率。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提到的現有技術中的鏡頭致動器檢測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新的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和方法,其采用錐形鏡反射鏡頭致動器的鏡筒內的影像,通過攝像頭采集影像,從而計算出鏡頭致動器的運動情況。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裝置包括用于固定鏡頭致動器的支架、錐形體和攝像頭,所述的錐形體外表面為鏡面,錐形體安裝在支架頂部,攝像頭懸于錐形體上方。一種采用上述的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的系統,該系統包括檢測裝置、控制板和電腦,電腦發出控制指令給控制板,通過控制板控制鏡頭致動器工作,攝像頭采集錐形體反射的光線,并傳輸給電腦進行檢測處理。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進一步還包括所述的錐形體的斜面角度滿足通過斜面反射的鏡頭致動器內部的光線能夠射入攝像頭內。所述的錐形體的斜面角度為45°。所述的錐形體固定安裝在承托物上,承托物固定安裝在支架上。所述的錐形體為圓錐體、四棱錐或三棱錐。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不需要放假鏡頭在鏡筒中,只需要將鏡頭致動器放在平臺上,錐形鏡在鏡筒中間,并不會接觸鏡筒。因此,可避免使用假鏡頭所引發的三個問題。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講可以達到降低成本、改進檢測速度以及生產鏡頭致動器及相機模塊的良率。在不需要附加假鏡頭或其他臨時(臨時的意思是在檢測后需要被移除)東西在鏡頭致動器中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檢測鏡頭致動器。本技術可實現快速的檢測方法,有利于量產時作質量檢測及控制。且本技術可實現全面檢測,檢測項目包括在不同控制下,鏡頭行程及傾斜幅度等。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系統方框圖。圖2為本技術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使用狀態一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使用狀態二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系統流程圖。圖中,1-攝像頭,2-錐形體,3-承托物,4-支架,5-光線線路,6-外殼,7-鏡筒,8-正方錐形體,9-三角錐形體。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為本技術優選實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結構與本實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技術保護范圍之內。請參看附圖2至附圖5,本技術中的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主要包括用于固定鏡頭致動器的支架4、錐形體2和攝像頭1,其中,錐形體2外表面為鏡面,可用于反射鏡筒7內的特征影像,本實施例中,錐形體2的斜面(即錐形體2四周的外表面)角度滿足通過斜面反射的鏡頭致動器的鏡筒7內部的光線能夠射入攝像頭I內即可,即攝像頭I能夠采集到經錐形體2反射的鏡筒7內部的光線,以便于進行后期的計算工作。本實施例中,錐形體2的斜面角度優選為45°。本技術中,錐形體2可采用正方錐形體8,其結構請參看附圖4,也可以采用三角錐形體9,其結構請參看附圖5,或者,也可以采用圓錐體或其他結構的錐形體。本實施例中,錐形體2固定安裝在承托物3上,承托物3固定安裝在支架4上,具體實施時,可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是否設置承托物3以及承托物3的高度。攝像頭I懸吊于錐形體2的正上方,以采集錐形體2反射的光線。請參看附圖1,本技術同時保護一種采用上述的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的系統,該系統包括檢測裝置(即上述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控制板和電腦,控制板用于控制被檢測的鏡頭致動器的工作,電腦發出控制指令給控制板,通過控制板控制鏡頭致動器工作(前后運動或傾斜運動),攝像頭I采集錐形體2反射的光線,并傳輸給電腦進行檢測處理。請參看附圖8,本技術中,采用上述的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檢測鏡頭致動器的方法,即本技術的使用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A、將鏡頭致動器放置在支架4上,使錐形體2位于鏡頭致動器的鏡筒7(鏡頭致動器通常包括鏡筒7和外殼6兩大部件,鏡筒7設置外殼6內)內,本實施例中,優選為錐形體2尖端位于鏡頭致動器的鏡筒7的中心線位置,即錐形體2中心線與鏡頭7的中心線相重合;B、攝像頭I采集經過錐形體2反射的鏡筒7內部的特征(如螺紋或特殊的標志等)影像,光路5請參看附圖3、附圖6和附圖7 ;C、改變鏡頭致動器內的鏡筒7的行程和/或傾斜角度;D、攝像頭I再次 采集鏡筒7行程和/或傾斜角度改變后經過錐形體2反射的鏡筒7內部的同一特征影像;E、根據鏡筒7內的特征影像在攝像頭I上成像的改變,能夠計算得到dj - ej = Aori = k ^pj , i [I, 4]其中,Cli是鏡筒7底部和支架4之間的距離;ei是鏡筒7底部和支架4之間在沒有改變鏡筒7的行程和/或傾斜角度時的距離;Api是在圖像中特征影像在改變鏡筒7的行程和/或傾斜角度后,相對于沒有改變鏡筒7的行程和/或傾斜角度時的位置改變(Λ Piw單位為像素),k是像素和目標物理距離之間的關系系數,可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裝置包括用于固定鏡頭致動器的支架、錐形體和攝像頭,所述的錐形體外表面為鏡面,錐形體安裝在支架頂部,攝像頭懸于錐形體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裝置包括用于固定鏡頭致動器的支架、錐形體和攝像頭,所述的錐形體外表面為鏡面,錐形體安裝在支架頂部,攝像頭懸于錐形體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錐形體的斜面角度滿足通過斜面反射的鏡頭致動器內部的光線能夠射入攝像頭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及全面檢測鏡頭致動器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錐形體的斜面角度為45°。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錦潮,劉志遠,鈔晨,麥練智,
申請(專利權)人:愛佩儀光電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