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換氣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643721 閱讀: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2:09
    一種換氣裝置,其在使用全熱交換器進行換氣的過程中,也能掌握對象空間的空氣污染狀況。全熱交換元件(12)能使在供氣流路(40)中流過的空氣與在排氣流路(30)中流過的空氣熱交換而不混合。二氧化碳傳感器(60)對在排氣流路(30)內流過的空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檢測。控制單元(70)根據二氧化碳傳感器(60)的檢測結果來進行使供氣扇(15)和排氣扇(14)驅動的風扇電動機的控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換氣裝置
    技術介紹
    一直以來,使用包括全熱交換器的換氣裝置,該換氣裝置不僅通過將室內的溫度變化抑制得較小來不使空調載荷增大,還將新鮮的空氣取入室內。例如,在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特開2004 — 43035號公報)記載的換氣裝置中,提出一種將換氣裝置與空氣凈化器組合而構成的裝置。在這種換氣裝置中,示出了將用于取入室外的新鮮空氣的供氣流路中的、位于全熱交換器下游側(室內側)的空間同時用作換氣用途和空氣凈化用途的例子。即,在上述換氣裝置中,具有可切換為換氣模式和空氣凈化模式這兩種運轉模式的結構,其中,在上述換氣模式下,朝向室內開口的室內吹出口經由全熱交換器的靠室內吹出口一側的空間及全熱熱交換器而與室外連接,在上述空氣凈化模式下,朝向室內開口的室內吹出口從全熱交換器的靠室內吹出口一側的空間經由空氣凈化過濾器(不經由全熱交換器)而與室內連接。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 - 43035號公報在上述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特開2004 - 43035號公報)記載的換氣裝置中,對室內側的空氣污染濃度進行感測的傳感器配置在全熱交換器的室內吹出口一側。藉此,在上述換氣裝置中,當傳感器感測到的污染濃度較高時,進行換氣模式并將新鮮的空氣取入室內,當污染濃度較低時,進行空氣凈化模式。但是,在上述換氣裝置的結構中,由于設置傳感器的位置是在換氣裝置中的、用于將室外的空氣取入室內的供氣流路的中途,因此,在換氣模式下,主要是對從室外取入的空氣的污染濃度進行感測。因此,在上述換氣裝置的結構中,為了適當地對污染濃度進行感測,需要進行空氣凈化模式,來使室內空氣經過傳感器的周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鑒于上述問題而作,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即便在使用全熱交換器進行換氣的時候,也能掌握對象空間的空氣的污染狀況的換氣裝置。本技術第一方面的換氣裝置在室外空間與對象空間之間進行換氣,其包括供氣流路、供氣送風元件、排氣流路、排氣送風元件、熱交換器、檢測元件以及控制部。供氣流路是用于將室外空間的空氣供給至對象空間的流路。供氣送風元件在供氣流路內產生朝向對象空間的空氣流。排氣流路是用于將對象空間的空氣排出至室外的流路。排氣送風元件在排氣流路內產生朝向室外空間的空氣流。熱交換器能使在供氣流路中流過的空氣與在排氣流路中流過的空氣熱交換而不混合。檢測元件對在排氣流路內流過的空氣中所含的特定成分進行檢測。控制部根據檢測元件的檢測結果對供氣送風元件和排氣送風元件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控制。另外,排氣流路的下游側端部未必需要延伸至室外空間,例如也可以是能將延伸至室外空間的管道等與排氣流路的下游側端部連接的結構。排氣流路的上游側端部未必需要延伸至對象空間,例如也可以是能將延伸至對象空間的管道等與排氣流路的上游側端部連接的結構。供氣流路的下游側端部未必需要延伸至對象空間,例如也可以是能將延伸至對象空間的管道等與供氣流路的下游側端部連接的結構。供氣流路的上游側端部未必需要延伸至室外空間,例如也可以是能將延伸至室外空間的管道等與供氣流路的上游側端部連接的結構。在上述換氣裝置中,檢測元件對在排氣流路內流過的空氣中所含的特定成分進行檢測。因此,在進行熱交換換氣的狀態下,在檢測元件的周圍,從對象空間經由排氣流路內流向室外的空氣處于源源不斷地流動的狀態。因此,在進行熱交換換氣的過程中,能檢測出對象空間的空氣的特定成分。藉此,能在進行熱交換換氣的同時,根據特定成分的檢測來控制換氣量。本技術第二方面的換氣裝置在第一方面的換氣裝置的基礎上,還包括將熱交換器收容在內部的殼體。殼體的靠對象空間一側的面具有作為供氣流路的下游側端部的供氣吹出口和作為排氣流路的上游側端部的排氣吸入口。檢測元件配置在排氣流路內的熱交換器的下游側。在將換氣裝置設置在用于分隔對象空間的壁面的背面側的空間內的情況下,存在無法充分確保壁面在板厚方向上的距離的物件。在這種換氣裝置中,即便在設置在上述物件上的情況下,也不需要在排氣流路中的上游側端部與熱交換器之間確保用于設置檢測元件的空間。本技術第三方面的換氣裝置在第二方面的換氣裝置的基礎上,殼體的靠對象空間一側的面是殼體的設置狀態下的下表面側的面。檢測元件配置在殼體內,且相對于下表面側的面及熱交換器這兩者配置在鉛垂方向上方。在這種換氣裝置中,通過將熱交換器從殼體的下表面側經由供氣吹出口及排氣吹出口取下,就能容易地到達檢測元件。因此,能提高檢測元件的維護性。本技術第四方面的換氣裝置是在第三方面的換氣裝置的基礎上,將熱交換器在殼體內的位置設定為使熱交換器與殼體的下表面之間的最短距離比熱交換器與殼體的上表面之間的最短距離短。熱交換器以使在排氣流路中流動的空氣從下向上流過的姿勢配置。在上述換氣裝置中,通過確保殼體內的上表面與熱交換器之間的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就能確保排氣流路內的用于設置熱交換器的下游側的流路的空間。此外,由于檢測元件配置在排氣流路的下游側,而沒有配置在排氣流路的上游側,因此,不用特別需要用于設置殼體內的下表面與熱交換器之間的排氣流路的空間。因此,能縮短裝置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本技術第五方面的換氣裝置是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換氣裝置的基礎上,檢測元件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進行檢測。在上述換氣裝置中,由于檢測元件對二氧化碳的濃度進行檢測,因此,能在控制部中執行與對象空間的二氧化碳濃度相應的換氣控制。在本技術第一方面的換氣裝置中,能在進行熱交換換氣的同時,根據特定成分的檢測來控制換氣量。在本技術第二方面的換氣裝置中,不需要在排氣流路中的上游側端部與熱交換器之間確保用于設置檢測元件的空間。在本技術第三方面的換氣裝置中,能提高檢測元件的維護性。在本技術第四方面的換氣裝置中,能縮短裝置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在本技術第五方面的換氣裝置中,能在控制部中執行與對象空間的二氧化碳濃度相應的換氣控制。附圖說明圖1是用于說明室內裝飾面板及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換氣裝置的空氣流的示意圖。圖2是在使用室內裝飾面板來設置于頂板件且與連接管道連接的狀態下的換氣裝置的側視圖。圖3是換氣裝置的仰視圖。圖4是換氣裝置的仰視立體圖。圖5是全熱交換元件的示意結構圖。圖6是在拆下全熱交換元件等的狀態下的分解立體圖。圖7是表示二氧化碳傳感器的設置狀態的立體圖。(符號說明)10換氣裝置12全熱交換元件(熱交換器)20 室內裝飾面板30 排氣流路31 排氣流路下游側空間31a排氣吹出口32 排氣流路上游側空間32a排氣吸入口40 供氣流路41 供氣流路上游側空間41a供氣吸入口42 供氣流路下游側空間42a供氣吹出口50 頂板面60 二氧化碳傳感器(檢測元件)70 控制單元(控制部)99 頂板件SI 室內(對象空間)SO 室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列舉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換氣裝置10進行說明。圖1示出了用于對室內裝飾面板20及換氣裝置10的空氣流進行說明的示意圖。另外,在圖1中,為了便于理解空氣流的大致情況,示出將風扇等構件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情況來進行說明,但在本實施方式的換氣裝置10中,如其它附圖所示,風扇等在圖1中的縱深方向上并排配置。圖2示出了在使用室內裝飾面板20來設置于頂板件9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換氣裝置(10),其能在室外空間(SO)與對象空間(SI)之間進行換氣,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氣流路(40),該供氣流路(40)用于將所述室外空間(SO)的空氣供給至所述對象空間(SI);?供氣送風元件(15),該供氣送風元件(15)能在所述供氣流路(40)內產生朝向所述對象空間(SI)的空氣流;?排氣流路(30),該排氣流路(30)用于將所述對象空間(SI)的空氣排出至所述室外空間(SO);?排氣送風元件(14),該排氣送風元件(14)能在所述排氣流路(30)內產生朝向所述室外空間(SO)的空氣流;?熱交換器(12),該熱交換器(12)能使在所述供氣流路(40)中流過的空氣與在所述排氣流路(30)中流過的空氣熱交換而不混合;?檢測元件(60),該檢測元件(60)對流過所述排氣流路(30)內的空氣中所含的特定成分進行檢測;以及?控制部(70),該控制部(70)根據所述檢測元件(60)的檢測結果來對所述供氣送風元件(15)和所述排氣送風元件(14)中的至少任意一個進行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8.31 JP 2011-1887301.一種換氣裝置(10),其能在室外空間(SO)與對象空間(SI)之間進行換氣,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氣流路(40),該供氣流路(40)用于將所述室外空間(SO)的空氣供給至所述對象空間(SI); 供氣送風元件(15),該供氣送風元件(15)能在所述供氣流路(40)內產生朝向所述對象空間(SI)的空氣流; 排氣流路(30),該排氣流路(30)用于將所述對象空間(SI)的空氣排出至所述室外空間(SO); 排氣送風元件(14),該排氣送風元件(14)能在所述排氣流路(30)內產生朝向所述室外空間(SO)的空氣流; 熱交換器(12),該熱交換器(12)能使在所述供氣流路(40)中流過的空氣與在所述排氣流路(30)中流過的空氣熱交換而不混合; 檢測元件(60),該檢測元件(60)對流過所述排氣流路(30)內的空氣中所含的特定成分進行檢測;以及 控制部(70),該控制部(70)根據所述檢測元件(60)的檢測結果來對所述供氣送風元件(15)和所述排氣送風元件(14)中的至少任意一個進行控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將所述熱交換器(12)收容在內部的殼體(11), 所述殼體(11)的靠所述對象空間(SI) —側的面(Ilb)具有作為所述供氣流路(40)的下游側端部的供氣吹出口(42a)和作為所述排氣流路(30)的上游側端部的排氣吸入口(32a), 所述檢測元件(60)配置在所述排氣流路(30)內的所述熱交換器(12)的下游側。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11)的靠所述對象空間(SI)—側的面是所述殼體的設置狀態下的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前垣內健一松木義孝中西喬也室昇一
    申請(專利權)人:大金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西西444www无码大胆|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