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CMMB串饋套筒天線,包括:由外至內依次套裝設置的天線外罩、天線外導體和天線內導體,在所述天線外導體與所述天線外罩之間沿軸向設有至少一對偶極子,每對所述偶極子由兩個相對且間隔設置的振子構成,各個所述振子分別焊接在所述天線外導體上,在所述天線內導體的下端設有天線輸入端口,所述偶極子中的一個振子通過橫向設置的饋電單元與所述天線內導體相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在470MHz-800MHz頻段工作,具有增益高、全方向、體積小、重量輕、安裝運輸方便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天線領域,尤其涉及一種CMMB串饋套筒天線。
技術介紹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hina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面向移動電話、PDA、MP3、MP4、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等多種數字電視接收終端的系統。目前,CMMB數字電視作為一種事實上的數字電視無線接收標準已經在移動電話、導航產品以及USB電視棒等多種數字電視接收終端中廣泛使用。現有的CMMB數字電視的使用頻率范圍在470MHz-800MHz的電磁波頻段,但現有的天線在性能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陷,例如增益低,結構復雜、體積較大、不易于安裝。有鑒于天線存在的上述諸多問題,本設計人基于從事相關制造領域多年的豐富經驗及過強的專業知識,結合CMMB接收天線的應用實際,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提供一種能夠在470MHz-800MHz頻段工作、增益高、全方向、體積小、重量輕、安裝運輸方便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在470MHz-800MHz頻段工作、增益高、全方向、體積小、重量輕、安裝運輸方便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CMMB串饋套筒天線,包括由外至內依次套裝設置的天線外罩、天線外導體和天線內導體,在所述天線外導體與所述天線外罩之間沿軸向設有至少一對偶極子,每對所述偶極子由兩個相對且間隔設置的振子構成,各個所述振子分別焊接在所述天線外導體上,在所述天線內導體的下端設有天線輸入端口,所述偶極子中的一個振子通過橫向設置的饋電單元與所述天線內導體相接。如上所述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中,所述偶極子的長度等于天線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的二分之一。如上所述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中,所述偶極子中的兩個振子之間的間距為IOmm 20mmo如上所述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中,在所述天線外導體上沿軸向串聯設有兩對以上的所述偶極子,相鄰的兩對所述偶極子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等于天線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如上所述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中,在所述天線外導體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上支撐件和下支撐件與所述天線外罩相連接。如上所述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中,在所述天線外罩的上端外部套接有天線頂蓋,在所述天線外罩的下部套接有天線固定套。如上所述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中,所述天線外罩為玻璃鋼外罩。根據上述方案,本技術相對于現有結構的效果是顯著的1、本技術采用偶極子串接的連接方式,保證了天線的高增益。并且,天線周圍沒有加設反射板,保證了天線的全方向性。偶極子的長度等于天線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入的二分之一,從而保證天線在470MHz 800MHz之間的頻段內工作。2、由于本技術采用套筒結構, 省去了平衡轉換器,天線的振子直接焊接在外導體上,省去了振子的支撐管。套筒天線的信號傳輸和饋電,是通過硬饋完成的。外導體和內導體,即起到傳輸信號的作用,同時外導體又起到振子的支撐作用,省去了支撐管和平衡轉換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安裝運輸方便,便于安裝在現有的基站天線的平臺抱桿上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CMMB串饋套筒天線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天線頂蓋;2_上支撐件;3_天線外導體;4_偶極子;41、42_振子;5_天線內導體;6_饋電單元;7_天線外罩;8_天線固定套;9_下支撐件;10-天線輸入端口。具體實施方式請參考圖1,為本技術CMMB串饋套筒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出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包括由外至內依次套裝設置的天線外罩7、天線外導體3和天線內導體5,在天線外罩7、天線外導體3和天線內導體5之間均具有規定的間距。在天線外導體3與天線外罩7之間沿軸向設有兩對偶極子4,用于發射信號,每對偶極子4由兩個相對且間隔設置的振子41、42構成,各個振子41、42分別焊接在天線外導體3上,在天線內導體5的下端設有天線輸入端口 10,用于信號輸入。在偶極子4中的一個振子42通過橫向設置的饋電單元6與天線內導體5相接,并且,饋電單元6與天線外導體3相絕緣,使得經由天線輸入端口 10輸入的信號通過天線內導體5依次向各偶極子4饋電,信號通過天線的振子發射出去。由于本技術采用偶極子串接的連接方式,保證了天線的高增益。并且,天線周圍沒有加設反射板,保證了天線的全方向性。在本技術中,偶極子4的長度(即振子41的上端面至振子42的下端面的距離)等于天線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λ的二分之一,從而保證天線在470MHz 800MHz之間的頻段內工作。進一步的,偶極子4中的兩個振子41、42之間的間距為IOmm 20mm。作為本技術另外可選的實施例,在天線外導體3上沿軸向可以串聯設有三對、四對或更多對的偶極子4,偶極子4的數量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如圖1所示,相鄰的兩對偶極子4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即圖1中的中心線AA’與中心線BB’之間的距離)等于天線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λ。當然,天線外導體3上也可以僅設置一對偶極子4,本技術對偶極子4的數量不作限制。如圖1所示,在天線外導體3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上支撐件2和下支撐件9與天線外罩7相連接,使得天線外導體3固定于天線外罩7內部。如圖1所示,在天線外罩7的上端外部套接有天線頂蓋1,在天線外罩7的下部套接有天線固定套8,用于封固天線外罩7的兩端。進一步的,天線外罩7為玻璃鋼外罩。當然,天線外罩7也可以采用其他適宜的公知材料。在使用時,發射機的信號通過天線輸入端口 10,經過天線內導體5,通過天線饋電單元6向第一個天線偶極子4饋電;第二個天線偶極子的饋電過程與第一個天線偶極子相同,相鄰的兩個偶極子4間距等于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λ,最后,發射機的信號通過天線的振子41、42發射出去。本技術CMMB串饋套筒天線的主要技術參數為天線類型(Type)全向天線(Omni Directional Antenna)頻率范圍(Frequencyrange) 47OMHz 86OMHz極化方式(Polarization)垂直極化(Vertical)輸入端(Input)L29駐波比(VSWR)<1. 2輸入阻抗(Impedance)50 Ω最大輸入功率(Max.power) 500W重量(Weight)8kg高度(Height)1. 3m`風載(Windload) (at 160km/h) 478N最大風速(Max.wind velocity) 225km/h本技術采用偶極子串接的連接方式,保證了天線的高增益。并且,天線周圍沒有任何反射裝置,保證了天線的全方向性。偶極子的長度等于天線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入的二分之一,從而保證天線在470MHz 800MHz之間的頻段內工作。由于本技術采用套筒結構,省去了平衡轉換器,天線的振子直接焊接在外導體上,省去了振子的支撐管。套筒天線的信號傳輸和饋電,是通過硬饋完成的。外導體和內導體,即起到傳輸信號的作用,同時外導體又起到振子的支撐作用,省去了支撐管和平衡轉換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安裝運輸方便,便于安裝在現有的基站天線的平臺抱桿上等優點。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CMMB串饋套筒天線包括:由外至內依次套裝設置的天線外罩、天線外導體和天線內導體,在所述天線外導體與所述天線外罩之間沿軸向設有至少一對偶極子,每對所述偶極子由兩個相對且間隔設置的振子構成,各個所述振子分別焊接在所述天線外導體上,在所述天線內導體的下端設有天線輸入端口,所述偶極子中的一個振子通過橫向設置的饋電單元與所述天線內導體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CMMB串饋套筒天線包括由外至內依次套裝設置的天線外罩、天線外導體和天線內導體,在所述天線外導體與所述天線外罩之間沿軸向設有至少一對偶極子,每對所述偶極子由兩個相對且間隔設置的振子構成,各個所述振子分別焊接在所述天線外導體上,在所述天線內導體的下端設有天線輸入端口,所述偶極子中的一個振子通過橫向設置的饋電單元與所述天線內導體相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極子的長度等于天線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的二分之一。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CMMB串饋套筒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極子中的兩個振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衛華,李斌,高偉,孟凡濤,鄧曉雷,李傳欣,呂以哲,劉巍,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中天鴻大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