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計算機機箱,該計算機機箱包括底板、兩個側壁板、前壁板、后壁板、頂蓋板以及防塵板。兩個側壁板相對設置,并與底板連接。前壁板與底板以及兩個側壁板連接。后壁板與前壁板相對設置,并與底板以及兩個側壁板連接。頂蓋板與底板相對設置,與前壁板、后壁板以及兩個側壁板連接,頂蓋板上設置有散熱孔。防塵板設置于頂蓋板遠離底板的一側,并包括覆蓋散熱孔的防塵網。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頂蓋板遠離底板的一側設置防塵板,并且防塵板包括覆蓋散熱孔的防塵網,使通過散熱孔落向機箱內部的灰塵被防塵網攔截,從而能夠防止計算機機箱通過頂蓋板處設置的散熱孔而落入灰塵,并且相比僅設置有散熱孔的頂蓋板更加美觀。(*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計算機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計算機機箱。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工作與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工具。現有的機箱會在頂蓋板等位置開設散熱孔,以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在側壁板以及后壁板處開設散熱孔時,對機箱整體美觀以及防塵不會造成太大影響。而若在頂蓋板處開設散熱孔,則會影響機箱的美觀,并且會落入機箱大量的灰塵,從而影響機箱內部元件的運作及壽命。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計算機機箱,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計算機機箱,能夠防止計算機機箱通過頂蓋板處設置的散熱孔而落入灰塵。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計算機機箱,該計算機機箱包括底板、兩個側壁板、前壁板、后壁板、頂蓋板以及防塵板。兩個側壁板相對設置,并與底板連接。前壁板與底板以及兩個側壁板連接。后壁板與前壁板相對設置,并與底板以及兩個側壁板連接。頂蓋板與底板相對設置,與前壁板、后壁板以及兩個側壁板連接,頂蓋板上設置有散熱孔。防塵板設置于頂蓋板遠離底板的一側,并包括覆蓋散熱孔的防塵網。其中,防塵板上設置有通風孔。其中,防塵網設置于通風孔內。其中,防塵網覆蓋于通風孔上。其中,頂蓋板在遠離底板的一側上設置有凹槽,防塵板設置于凹槽中。其中,凹槽的邊緣設置有多個固定孔,防塵板在朝向凹槽中的一側的表面上對應固定孔設置有多個卡合部,卡合部卡合于固定孔中。其中,卡合部為L型,以使防塵板在凹槽中可滑動,并在滑動到凹槽的一側時使防塵板與頂蓋板固定,在滑動到凹槽的另一側時防塵板與頂蓋板脫離。其中,凹槽的邊緣設置有多個第一固定孔,防塵板相對于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設置有多個第二固定孔,計算機機箱進一步包括多個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對應設置于一第一固定孔以及一第二固定孔中,以使防塵板設置于凹槽中。其中,固定件為螺絲或鉚釘。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技術通過在頂蓋板遠離底板的一側設置防塵板,并且防塵板包括覆蓋散熱孔的防塵網,使通過散熱孔落向機箱內部的灰塵被防塵網攔截,從而能夠防止計算機機箱通過頂蓋板處設置的散熱孔而落入灰塵,防止了因灰塵影響機箱內部元件的運作及壽命,并且相比僅設置有散熱孔的頂蓋板更加美觀。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計算機機箱安裝防塵板后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計算機機箱安裝防塵板前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防塵板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與圖2,圖1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計算機機箱安裝防塵板后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計算機機箱安裝防塵板前的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計算機機箱包括底板(未圖示)、兩個側壁板12 (另一個未圖示)、前壁板14、后壁板(未圖示)、頂蓋板16以及防塵板17。兩個側壁板12相對設置,并與底板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側壁板12上設置有散熱孔121,以提高計算機機箱的散熱效率。前壁板14與底板以及兩個側壁板連接。并且,前壁板14上設置有開關141以及多個接口 142。接口 142例如為耳機接口、麥克風接口以及移動存儲設備接口等。后壁板與前壁板14相對設置,并與底板以及兩個側壁板12連接。頂蓋板16與底板相對設置,與前壁板14、后壁板以及兩個側壁板12連接。在優選實施例中,底板、兩個側壁板12、前壁板14、后壁板以及頂蓋板16中,相連接的皆為垂直連接。頂蓋板16在遠離底板的一側上設置有凹槽161,多個散熱孔162設置于凹槽161的范圍內。防塵板17設置于頂蓋板16的凹槽161中,并包括覆蓋散熱孔162的防塵網(未圖示)。在優選實施例中,防塵板17為塑料板。為了保證計算機機箱的散熱,防塵板17上設置有通風孔171。在本實施例中,通風孔171數量多但較小,因此防塵網覆蓋于通風孔171上,例如在防塵網設置于防塵板17朝向所述頂蓋板16的一側表面,并完全覆蓋該側表面。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將通風孔171設置成數量少但較大的形式,中間可以增加柵格,此種設計方式可以直接將防塵網設置于通風孔171內。請參閱圖2與圖3,圖3是圖2中的防塵板的側視圖。在本實施例中,凹槽161的邊緣設置有多個固定孔163,防塵板17在朝向凹槽161中的一側的表面上對應固定孔163設置有多個卡合部172。卡合部172為L型,以使防塵板17在凹槽161中可滑動。在防塵板17沿Dl方向滑動到凹槽161的一側時,防塵板17與頂蓋板16固定。在防塵板17沿D2方向滑動到凹槽161的另一側時,防塵板17與頂蓋板16脫離。此處僅列舉一種拆卸較為方便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想到由其他的方式使防塵板17與頂蓋板16固定,例如將卡合部172制造成直接與固定孔163卡合的結構。或者,在凹槽161的邊緣設置有多個第一固定孔,防塵板17相對于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設置有多個第二固定孔,計算機機箱進一步包括多個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對應設置于一第一固定孔以及一第二固定孔中,以使防塵板17設置于凹槽161中,從而使防塵板17與頂蓋板16固定。其中,固定件為螺絲或鉚釘。在其他實施例中,凹槽161及防塵板17的形狀可根據需求而進行改變,并非為固定形狀,本專利技術并不在此進行限定。通過上述方式,在頂蓋板上設置具有防塵網的防塵板,既解決了計算機機箱在頂蓋板上開設散熱孔后的防塵問題,又不會使散熱孔影響到計算機機箱的美觀。區別于現有技術,本技術通過在頂蓋板遠離底板的一側設置防塵板,并且防塵板包括覆蓋散熱孔的防塵網,使通過散熱孔落向機箱內部的灰塵被防塵網攔截,從而能夠防止計算機機箱通過頂蓋板處設置的散熱孔而落入灰塵,防止了因灰塵影響機箱內部元件的運作及壽命,并且相比僅設置有散熱孔的頂蓋板更加美觀。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計算機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機箱包括:底板;兩個相對設置的側壁板,與所述底板連接;前壁板,與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兩個側壁板連接;后壁板,與所述前壁板相對設置,并與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兩個側壁板連接;頂蓋板,與所述底板相對設置,與所述前壁板、所述后壁板以及所述兩個側壁板連接,所述頂蓋板上設置有散熱孔;防塵板,設置于所述頂蓋板遠離所述底板的一側,并包括覆蓋所述散熱孔的防塵網。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計算機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機箱包括 底板; 兩個相對設置的側壁板,與所述底板連接; 前壁板,與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兩個側壁板連接; 后壁板,與所述前壁板相對設置,并與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兩個側壁板連接; 頂蓋板,與所述底板相對設置,與所述前壁板、所述后壁板以及所述兩個側壁板連接,所述頂蓋板上設置有散熱孔; 防塵板,設置于所述頂蓋板遠離所述底板的一側,并包括覆蓋所述散熱孔的防塵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板上設置有通風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計算機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網設置于所述通風孔內。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計算機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網覆蓋于所述通風孔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板在遠離所述底板的一側上設置有凹槽,所述防塵板設置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南鴻,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傲星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