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用于檢測二氧化碳吸附的測試裝置,包括計時器、壓縮空氣機、空氣調濕器、壓縮空氣流量計、溫濕度傳感器、高純度二氧化碳源、穩壓閥、二氧化碳流量計、混合器、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二氧化碳吸收罐;所述壓縮空氣機的進氣端連通大氣、出氣端通過空氣調濕器、空氣流量計、溫濕度傳感器與混合器的進氣口之一相連,所述高純度二氧化碳源的出氣端通過穩壓閥、二氧化碳流量計與混合器的進氣口之二相連,混合器的出氣口通過導管與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和二氧化碳吸收罐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得測量的數據更準確。(*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一種氣體檢測裝置,具體涉及用于檢測二氧化碳吸附的測試裝置。
技術介紹
當人們遇到緊急危險時,通常采用救生艙和避難室來進行避險。因救生艙或避難室主要采用密封結構,從而與外部環境隔絕。在這樣的密封環境中,當在整個密封結構內人體排放的二氧化碳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因救生艙的重量過重不便于攜帶,所以救生艙內的設備裝置都有一定的重量要求,為了在控制的重量范圍內到達預計的效果,對于二氧化碳吸收裝置的吸附性能,需要有一定的檢測裝置,從中篩選出不合格的產品。如公開號為CN1018113500A—種二氧化碳吸收劑吸收容量檢測裝置及測量方法,該裝置主要由二氧化碳發生裝置、洗氣裝置、緩沖裝置、流量測量裝置以及二氧化碳吸收裝置五個部分組成,該裝置檢測的氣體是通過二氧化碳發生裝置產生的二氧化碳,該二氧化碳與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濕度、溫度、濃度有一定的差別,而這些因素對二氧化碳裝置的吸收造成影響,因此測量的數據不準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檢測二氧化碳吸附的測試裝置,用于檢測與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相接近的裝置,該裝置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測量的數據更準確。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用于檢測二氧化碳吸附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I)包括計時器、壓縮空氣機、空氣調濕器、壓縮空氣流量計、溫濕度傳感器、高純度二氧化碳源、穩壓閥、二氧化碳流量計、混合器、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二氧化碳吸收te ;2)所述壓縮空氣機的進氣端連通大氣、出氣端通過空氣調濕器、空氣流量計、溫濕度傳感器與混合器的進氣口之一相連,所述高純度二氧化碳源的出氣端通過穩壓閥、二氧化碳流量計與混合器的進氣口之二相連,混合器的出氣口通過導管與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和二氧化碳吸收罐相連。通過壓縮空氣機對空氣進行壓縮,通過空氣調濕器對壓縮空氣進行加濕,加濕后的壓縮空氣和高純度二氧化碳源提供的二氧化碳在混合器內混合,通過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檢測混合后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濃度,通過壓縮空氣流量計和二氧化碳流量計控制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確保混合后的二氧化碳氣體更接近于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濕度、溫度和濃度,使檢測的數據更精確,當二氧化碳吸收罐內的二氧化碳吸收劑從銀白色變成紫羅蘭色時,表示二氧化碳吸收劑已達到飽和狀態。通過計時器測量二氧化碳吸收罐內的二氧化碳吸收劑到達飽和時所用的時間,這個時間段就是每個二氧化碳吸收罐使用時間。當每罐二氧化碳吸收罐內填充的二氧化碳吸收劑的密度大于等于810g/L,凈含量在580±10g,空氣流量在30L/min,吸收罐的阻力小于等于125pa,二氧化碳的濃度在47650±5%ppm時,二氧化碳吸收罐的使用時間大于等于50分鐘,說明該二氧化碳吸收罐合格,當小于50分鐘時,說明該二氧化碳吸收罐不合格。本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混合器的出氣口通過導管連接有二氧化碳檢測報警儀及廢氣吸收裝置。當二氧化碳檢測報警儀檢測到二氧化碳吸收罐流出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IOOOOppm時,說明二氧化碳吸收劑已達到飽和狀態,二氧化碳檢測報警儀將會自動報警,使得測量的數據更準確,通過廢氣吸收裝置吸收經二氧化碳吸收罐排放出的未吸收的二氧化碳氣體。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在壓縮空氣機與空氣調濕器的連接處設有凈化器。通過凈化器將壓縮空氣中含有的雜質去除,如機油。便于使測試數據更準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空氣調濕器采用三級調濕結構式空氣調濕器。通過三級調濕裝置提高壓縮空氣中的濕度。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高純度二氧化碳源的二氧化碳純度至少為99%。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計時器采用秒表計時器,分度值為0. ls,精度I級。使得測量數據更精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壓縮空氣流量計的額定流量為5_50L/min,二氧化碳流量計的額定流量為0. 5-2L/min。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技術涉及的測量裝置由于設置了高純度二氧化碳源,因此能夠提供與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相接近的二氧化碳氣體,使測量的數據更準確;通過觀測二氧化碳吸收罐內吸附劑的顏色變化及計時時間,可以檢測每個二氧化碳吸收罐使用的時間,從而判斷該二氧化碳吸收罐是否合格,同時也可以計算出多長時間需要準備多少罐二氧化碳吸收罐。2、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框架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添加凈化器的框架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方式1:如圖1所示用于檢測二氧化碳吸附的測試裝置,I)包括計時器、壓縮空氣機1、空氣調濕器2、壓縮空氣流量計3、溫濕度傳感器4、高純度二氧化碳源5、穩壓閥6、二氧化碳流量計7、混合器8、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9、二氧化碳吸收罐10 ;2)所述壓縮空氣機I的進氣端連通大氣、出氣端通過管道依次與空氣調濕器2、空氣流量計3、溫濕度傳感器4和混合器8的進氣口之一相連,所述高純度二氧化碳源5的出氣端通過管道依次與穩壓閥6、二氧化碳流量計7和混合器8的進氣口之二相連,混合器8的出氣口通過導管依次與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9和二氧化碳吸收罐10相連,二氧化碳吸收罐10之后連接有二氧化碳檢測報警儀11及廢氣吸收裝置12。所述空氣調濕器2采用三級調濕結構式空氣調濕器。所述高純度二氧化碳源5的二氧化碳純度至少為99%。所述計時器采用秒表計時器,分度值為0. ls,精度I級。所述壓縮空氣流量計3的額定流量為5_50L/min,二氧化碳流量計7的額定流量為 0.5_2L/min0所述高純度二氧化碳源5采用高純度二氧化碳鋼瓶。該檢測方法包括I)打開空氣壓縮機I的進氣閥門,空氣經進氣閥門進入空氣壓縮機I,壓縮空氣經空氣壓縮機I的出氣閥進入空氣調濕器2,壓縮空氣流量計3控制加濕后的壓縮空氣流量,溫濕度傳感器4檢測加濕后的壓縮空氣的溫度和濕度;2)當壓縮空氣流量為(30±0. 3)L/min,壓縮空氣溫度在20±10°C,壓縮空氣相對濕度大于85%時,打開高純度二氧化碳源5,令供氣壓力達0. 04Mpa,通過二氧化碳流量計7調整二氧化碳的流量為1. 5L/min ;加濕后的壓縮空氣和二氧化碳在混合器8內混合,使混合器8內的二氧化碳濃度為(4. 0±0. 4)%V/V,紅外二氧化碳檢測儀9檢測混合器8出氣口流出的混合氣體,并保持紅外二氧化碳檢測儀9讀數在47650土 5%ppm,混合器8出氣口流出的混合氣體通入二氧化碳吸收罐10,同時計時器開始計時;3)開啟二氧化碳檢測報警儀11,當二氧化碳吸收罐10排出的二氧化碳穿透濃度達到IOOOOppm時,二氧化碳檢測報警儀11自動報警,計時器停止計時,計時器讀取的時間便是二氧化碳吸收罐10使用的時間。所述計時器、壓縮空氣機1、空氣調濕器2、壓縮空氣流量計3、溫濕度傳感器4、高純度二氧化碳源5、穩壓閥6、二氧化碳流量計7、混合器8、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9和二氧化碳吸收罐10采用常規技術。具體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技術的特點在于在壓縮空氣機I與空氣調濕器2的連接處設有凈化器13。其他特征與實施例1相同。該檢測方法包括I)打開空氣壓縮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檢測二氧化碳吸附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1)包括計時器、壓縮空氣機(1)、空氣調濕器(2)、壓縮空氣流量計(3)、溫濕度傳感器(4)、高純度二氧化碳源(5)、穩壓閥(6)、二氧化碳流量計(7)、混合器(8)、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9)、二氧化碳吸收罐(10);2)所述壓縮空氣機(1)的進氣端連通大氣、出氣端通過空氣調濕器(2)、空氣流量計(3)、溫濕度傳感器(4)與混合器(8)的進氣口之一相連,所述高純度二氧化碳源(5)的出氣端通過穩壓閥(6)、二氧化碳流量計(7)與混合器(8)的進氣口之二相連,混合器(8)的出氣口通過導管與紅外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9)和二氧化碳吸收罐(10)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檢測ニ氧化碳吸附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干 1)包括計時器、壓縮空氣機(I)、空氣調濕器(2)、壓縮空氣流量計(3)、溫濕度傳感器(4)、高純度ニ氧化碳源(5)、穩壓閥(6)、ニ氧化碳流量計(7)、混合器(8)、紅外ニ氧化碳濃度檢測儀(9)、ニ氧化碳吸收罐(10); 2)所述壓縮空氣機(I)的進氣端連通大氣、出氣端通過空氣調濕器(2)、空氣流量計(3)、溫濕度傳感器(4)與混合器(8)的進氣ロ之ー相連,所述高純度ニ氧化碳源(5)的出氣端通過穩壓閥(6 )、ニ氧化碳流量計(7 )與混合器(8 )的進氣ロ之二相連,混合器(8 )的出氣ロ通過導管與紅外ニ氧化碳濃度檢測儀(9)和ニ氧化碳吸收罐(10)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檢測ニ氧化碳吸附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8 )的出氣ロ通過導管連接有ニ氧化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云生,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高堅勞保用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