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發動機及其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604141 閱讀: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5:43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該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將轉向泵安裝于空氣壓縮機的后端,并且將空氣壓縮機的齒輪軸與轉向泵的動力輸入端相連。這樣不僅將轉向泵與空氣壓縮機裝配到了一起,節省了安裝空間,并且轉向泵的動力直接通過空氣壓縮機的齒輪軸進行傳遞,因而轉向泵與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僅需一套傳動系統即可完成動力傳遞,從而節省了大量傳動部件,有效降低了成本。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同時還公開了一種安裝有上述轉向泵與空氣壓縮機聯合裝置的發動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發動機及其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
    本技術涉及發動機
    ,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及其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 的聯合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代汽車發動機里,為了提高發動機的效率,提高其輸出功率,空氣壓縮機是必 不可少的裝置,同時為了使汽車駕駛更加舒適方便,目前的汽車上一般都配備了轉向助力 系統,其中轉向泵是轉向助力系統動力的來源。傳統的發動機在布置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時,一般將轉向泵和發動機裝配在發動 機的不同位置,這樣不僅浪費汽車空間,給其他零部件的布置帶來困難,同時為了給空氣壓 縮機和轉向泵提供動力,需要兩套傳動系統將發動機動力分別傳送至轉向泵和空氣壓縮 機,從而導致產品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因此,如何能夠使發動機的成本降低,并且使發動機的結構更加緊湊,是目前本領 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種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 置,以解決目前發動機的轉向泵和壓縮機需要兩套傳動系統進行動力傳動從而造成的空間 浪費以及成本較高的問題。本技術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轉向泵和空氣 壓縮機的聯合裝置的發動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用于機動車發動機上的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 的聯合裝置包括空氣壓縮機,所述空氣壓縮機的前端面設置有用于動力輸入的齒輪,所述齒輪與 空氣壓縮機齒輪軸的一端固定相連,且所述空氣壓縮機的前端面設置有用于將其固定在發 動機的機體上的壓縮機螺栓通孔;轉向泵,所述轉向泵的前端面與所述空氣壓縮機的后端固定連接,且所述轉向泵 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空氣壓縮機齒輪軸的另一端相連。優選的,所述空氣壓縮機齒輪軸與所述轉向泵相配合的一端設置有后端驅動叉, 所述后端驅動叉上套設有十字槽聯軸節,所述轉向泵的輸入端固定設置有傳動叉,且所述 傳動叉通過所述十字槽聯軸節與所述壓縮機齒輪軸相連。優選的,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空氣壓縮機前端面中心位置的空氣壓縮機安裝止口, 所述轉向泵的前端面通過轉向泵連接螺栓與所述空氣壓縮機的后端面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轉向泵的前端面設置有轉向泵安裝止口,所述空氣壓縮機后端面設 置有與所述轉向泵安裝止口配合的凹槽。優選的,還包括用于支撐所述空氣壓縮機后端的壓縮機支架,所述壓縮機支架上 開設有用于將其固定在發動機的機體上的支架螺栓通孔。優選的,所述壓縮機支架與所述空氣壓縮機的機殼為一體結構。優選的,所述壓縮機螺栓通孔數量為3個并沿所述空氣壓縮機的前端面的周向均 勻分布。一種發動機,該發動機安裝有上述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由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技術所提供的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空氣壓縮 機的前端面通過螺栓連接到發動機的機體上,轉向泵固定連接于上述空氣壓縮機的后端 面,并且轉向泵的輸入端與空氣壓縮機的齒輪軸相連。這樣不僅將轉向泵與空氣壓縮機裝 配到了一起,節省了安裝空間,并且轉向泵的動力直接通過空氣壓縮機的齒輪軸進行傳遞, 因而轉向泵與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僅需一套傳動系統即可完成動力傳遞,從而節省了大 量傳動部件,有效降低了成本。采用該種轉向泵與空氣壓縮機聯合裝置的發動機布局更加 緊湊,成本優勢明顯。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 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 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 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以及發動機機 體上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聯合裝置安裝部分的拆解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該聯合裝置將發動機的 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并且空氣壓縮機的齒輪軸與轉向泵的輸入端相 連,因此這兩個設備僅需一套傳動裝置即可同時進行工作。本技術同時還公開了一種 安裝有上述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的發動機。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 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考圖1-圖3,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 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泵和空氣壓縮 機的聯合裝置以及發動機機體上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聯合裝置安裝部分的拆解示意圖。本技術所提供的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應用于機動車發動機上, 包括空氣壓縮機1,空氣壓縮機I的前端面設置有用于動力輸入的齒輪2,該齒輪2安裝之 后一般是與發動機齒輪箱內的主動齒輪嚙合,從發動機的齒輪箱取力,上述齒輪2與空氣 壓縮機I的齒輪軸的一端固定連接,從而帶動空氣壓縮機I的齒輪軸進行旋轉,空氣壓縮機 I的齒輪軸再帶動空氣壓縮裝置對空氣進行壓縮,本技術實施例中的空氣壓縮機I的前端面具體指空氣壓縮機I與發動機機體相配合的端面,與空氣壓縮機I的前端面相對的 另一端面為空氣壓縮機I的后端面,上述空氣壓縮機I的前端面上設置有用于將空氣壓縮 機I固定在發動機機體上的壓縮機螺栓通孔,通過壓縮機螺栓4與發動機機體上的機體螺 栓孔9和空氣壓縮機I前端面上的壓縮機螺栓通孔將空氣壓縮機I固定在發動機機體上, 當然,還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如螺紋連接的形式將空氣壓縮機I固定于發動機機體上;轉向 泵7,轉向泵7的前端與空氣壓縮機I的后端面固定連接,并且轉向泵7的動力輸入端與空 氣壓縮機I的齒輪軸的另一端相連。本實施例中的轉向泵的前端面具體指轉向泵與空氣壓 縮機后端面所配合的一端的端面。該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的安裝方式為將壓縮機螺栓穿過壓縮機螺栓 通孔并將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緊固于發動機機體上,并且輸入端的齒輪2與發 動機齒輪箱內的齒輪嚙合。由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出,本技術所提供的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將 轉向泵7和空氣壓縮機I安裝到一起,有效節省了發動機內部的安裝空間,為其他發動機的 零部件或設備提供了更多的安裝空間,使發動機的內部結構緊湊,同時轉向泵7的動力輸 入端與空氣壓縮機I的齒輪軸連接,轉向泵7的動力可以直接通過空氣壓縮機I的齒輪軸 傳遞,因而只需一套傳動系統即可完成動力傳遞,從而節省了大量的傳動部件,有效降低了 成本。具體的,轉向泵7與空氣壓縮機I的齒輪軸的連接方式為在空氣壓縮機I的齒輪 軸與轉向泵7的動力輸出端相配合的一端設置有后端驅動叉11,后端驅動叉11上套設有 十字槽聯軸節12,轉向泵7的動力輸入端相應地設置有傳動叉13,該傳動叉13也與上述十 字槽聯軸節12相配合,從而通過中間的十字槽聯軸節12將轉向泵7的動力輸入端與空氣 壓縮機I的齒輪軸相連,這樣即可將空氣壓縮機I的齒輪軸的轉動傳動至轉向泵7的動力 輸入端,從而實現動力的傳遞。當然,還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將空氣壓縮機I的齒輪軸與轉向 泵7的動力輸入端相連,如采用法蘭盤對接并由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用于機動車發動機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氣壓縮機(1),所述空氣壓縮機(1)的前端面設置有用于動力輸入的齒輪(2),所述齒輪(2)與空氣壓縮機齒輪軸的一端固定相連,且所述空氣壓縮機(1)的前端面設置有用于將空氣壓縮機(1)固定在發動機的機體上的壓縮機螺栓通孔;?轉向泵(7),所述轉向泵(7)的前端面與所述空氣壓縮機(1)的后端面固定連接,且所述轉向泵(7)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空氣壓縮機齒輪軸的另一端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用于機動車發動機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氣壓縮機(1),所述空氣壓縮機(I)的前端面設置有用于動力輸入的齒輪(2),所述齒輪(2)與空氣壓縮機齒輪軸的一端固定相連,且所述空氣壓縮機(I)的前端面設置有用于將空氣壓縮機(I)固定在發動機的機體上的壓縮機螺栓通孔; 轉向泵(7),所述轉向泵(7)的前端面與所述空氣壓縮機(I)的后端面固定連接,且所述轉向泵(7)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空氣壓縮機齒輪軸的另一端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壓縮機齒輪軸與所述轉向泵(7 )相配合的一端設置有后端驅動叉(11 ),所述后端驅動叉(11)上套設有十字槽聯軸節(12),所述轉向泵(7)的輸入端固定設置有傳動叉(13),且所述傳動叉(13)通過所述十字槽聯軸節(12)與所述空氣壓縮機齒輪軸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泵和空氣壓縮機的聯合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空氣壓縮機(I)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猛楊長青龐進軍吳云剛呂林汪祥支馬永兵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在线看片福利无码网址|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