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醫療用具技術領域,提供一種能夠準確調整滴速,實時監測輸液情況并把情況及時反饋給醫護人員,降低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輸液安全的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包括輸液檢測裝置和控制臺,輸液檢測裝置包括稱重托盤、滴速控制器、第一顯示屏、第一按鍵模塊、單片機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控制臺包括第二射頻收發模塊、MCU控制器、第二顯示屏、第二按鍵模塊和報警裝置,所述稱重托盤上設有重力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第一顯示屏、第一按鍵模塊、滴速控制器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均與單片機相連接,第一射頻收發模塊還通過無線射頻網絡與第二射頻收發模塊相連接,第二射頻收發模塊、第二顯示屏、第二按鍵模塊和報警裝置均與MCU控制器相連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醫療用具
,特別涉及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
技術介紹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的ー項常用給藥治療技術,臨床輸液一般采用傳統的掛瓶輸液方式,在對病人進行輸液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輸液的藥物和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輸液滴流速度,目前,滴速的調整主要是靠醫護人員用眼睛觀察,憑經驗和直覺或根據醫囑和病患的情況手工來調整,依賴經驗和直覺的操作方式并不十分準確可靠,此外,在輸液過程中常會由于患者輸液位置的改變和進針部位活動等原因導致輸液過快或者過慢等情況,而滴速的快慢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嚴重的話甚至會危及到生命;還有不少患者一天需輸幾組藥液,因輸液時間長,患者臥床產生疲勞,易在輸液過程中熟睡,當液體輸完吋,如無陪護人員及時換藥或拔針頭,將會出現空氣進入血管內形成空氣栓塞、凝血堵針頭等情況,出現這些情況時,輕則延誤治療,給患者造成痛苦,重則會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發生不可彌補的醫療事故,因此,在靜脈輸液的過程中需要有陪護人員時刻注意滴速和輸液瓶的剰余容量等情況,然而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社會老齡化的發展,醫院出現了 “四多兩少”的情況,即住院患者多、加床多、老年患者多、輸液患者多、醫護人員相對少、家人陪護時間少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處于忙碌中的醫護人員難以做到對輸液患者的整個過程進行ー對ー陪護,只能采取不定時巡視的方式來了解輸液情況,在就醫高峰期和加床多的情況下則更難以應對,醫護人員勞動強度大,且并不能完全及時了解到輸液過程的各個情況,依然存在著安全隱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能夠準確調整滴速,實時監測輸液情況并把情況及時反饋給醫護人員,降低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輸液安全的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為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解決方案為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包括輸液檢測裝置和控制臺,所述輸液檢測裝置包括稱重托盤、滴速控制器、第一顯示屏、第一按鍵模塊、單片機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所述控制臺包括第二射頻收發模塊、MCU控制器、第ニ顯示屏、第二按鍵模塊和報警裝置,所述稱重托盤上設有重力傳感器,所述重力傳感器、第一顯示屏、第一按鍵模塊、滴速控制器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均與單片機相連接,所述第一射頻收發模塊還通過無線射頻網絡與第二射頻收發模塊相連接,所述第二射頻收發模塊、第二顯示屏、第二按鍵模塊和報警裝置均與MCU控制器相連接。進ー步的是所述第一按鍵模塊和第二按鍵模塊均為觸屏式按鍵模塊。進ー步的是所述報警裝置為LED燈和蜂鳴器。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設計的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通過單片機控制調整輸液滴速,不是依賴醫護人員的經驗和直覺來調整,醫護人員操作更加容易且滴速調整更加準確可靠;輸液檢測裝置的重力傳感器能夠實時檢測患者輸液過程的情況,并且檢測到的情況經過第一射頻收發模塊通過無線射頻網絡發射給控制臺,而控制臺是設置于護士總站處,所以醫護人員通過控制臺就可以實時了解患者輸液過程的情況,無需來回巡視,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且當輸液檢測裝置檢測到患者輸液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例如輸液滴速過快或過慢,或者輸液瓶內的藥液剩余量過低時,輸液檢測裝置通過無線射頻網絡向控制臺發射報警信號,控制臺的報警裝置發出警報提醒醫護人員,并且通過第二顯示屏顯示出現異常的原因等,醫護人員可以及時了解到輸液異常情況并且采取相應措施,提高了患者輸液過程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隱患;所述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解決了現有技術醫護人員勞動強度大,且并不能完全及時了解到輸液過程的各個情況,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原理框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參考圖1,本技術實施例揭示的是,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包括輸液檢測裝置I和控制臺2,所述輸液檢測裝置I包括稱重托盤、滴速控制器11、第一顯示屏12、第一按鍵模塊13、單片機14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15,所述控制臺2包括第二射頻收發模塊21、MCU 控制器22、第二顯示屏23、第二按鍵模塊24和報警裝置25,所述第一按鍵模塊13和第二按鍵模塊24均為觸屏式按鍵模塊,所述報警裝置25為LED燈和蜂鳴器;所述稱重托盤上設有重力傳感器16,所述重力傳感器16、第一顯示屏12、第一按鍵模塊13、滴速控制器11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15均與單片機14相連接,所述第一射頻收發模塊15還通過無線射頻網絡與第二射頻收發模塊21相連接,所述第二射頻收發模塊21、第二顯示屏23、第二按鍵模塊 24和報警裝置25均與MCU控制器22相連接。所述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使用時,將輸液瓶安裝于稱重托盤上,滴速控制器11設于輸液管上,控制臺2設于護士總站處,然后可以根據輸液 瓶容量的大小和患者病情等情況以及第一顯示屏12的文字提示,通過第一按鍵模塊13設置標準滴速值和標準藥液剩余值,單片機14根據設置的標準滴速值控制調整滴速控制器11來調整實際滴速,在輸液過程中,設于稱重托盤上的重力傳感器16會實時檢測輸液瓶的重量變化,并把檢測的重量變化實時反饋給單片機14,所述單片機14根據重力傳感器16反饋回的重量變化值得出實際滴速值和輸液瓶的實際藥液剩余值,并把實際滴速值和實際藥液剩余值分別同預先設定的標準滴速值和標準藥液剩余值進行比較判斷,若實際滴速小于或大于標準滴速值,或實際藥液剩余值低于標準藥液剩余值,單片機14判斷為輸液過程出現異常則輸出報警信號,所述報警信號經過第一射頻收發模塊15通過無線射頻網絡發送給控制臺2,所述控制臺2的第二射頻收發模塊21接收到第一射頻收發模塊15發射來的報警信號,將接受到的報警信號反饋至MCU控制器22中,MCU控制器22控制報警裝置25發出警報信號,提醒護士總站處的醫護人員,同時MCU控制器22還控制第二顯示屏23顯示出輸液過程出現異常的位置和異常原因,醫護人員能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此外,控制臺2處的醫護人員可以通過第二按鍵模塊24進行輸液過程的實時情況查看操作,查看操作的信號經由MCU控制器22通過第ニ射頻收發模塊21無線發射給輸液檢測裝置1,輸液檢測裝置I的第一射頻收發模塊15接收到第二射頻收發模塊21發射來的無線信號,把信號反饋回單片機14中,單片機14便將輸液過程的實時情況輸出,經過第一射頻收發模塊15通過無線射頻網絡發射至控制臺2,控制臺2的第二射頻收發模塊21接收到第一射頻收發模塊15發射的信息后,將信息反饋至MCU控制器22,再通過第二顯示屏23顯示,因此醫護人員在醫護總站處就可以了解到輸液過程的實時情況,無需來回巡視。綜上所述設計的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能夠準確調整滴速,實時監測輸液情況并把情況及時反饋給醫護人員,降低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輸液安全,其中,所述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的第一按鍵模塊和第二按鍵模塊也可以均為普通按鍵模塊。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
技術實現思路
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 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掲示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其特征在于:包括輸液檢測裝置和控制臺,所述輸液檢測裝置包括稱重托盤、滴速控制器、第一顯示屏、第一按鍵模塊、單片機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所述控制臺包括第二射頻收發模塊、MCU控制器、第二顯示屏、第二按鍵模塊、和報警裝置,所述稱重托盤上設有重力傳感器,所述重力傳感器、第一顯示屏、第一按鍵模塊、滴速控制器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均與單片機相連接,所述第一射頻收發模塊還通過無線射頻網絡與第二射頻收發模塊相連接,所述第二射頻收發模塊、第二顯示屏、第二按鍵模塊和報警裝置均與MCU控制器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靜脈輸液智能控制儀,其特征在于包括輸液檢測裝置和控制臺,所述輸液檢測裝置包括稱重托盤、滴速控制器、第一顯示屏、第一按鍵模塊、單片機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所述控制臺包括第二射頻收發模塊、MCU控制器、第二顯示屏、第二按鍵模塊、和報警裝置,所述稱重托盤上設有重力傳感器,所述重力傳感器、第一顯示屏、第一按鍵模塊、滴速控制器和第一射頻收發模塊均與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龍杰,
申請(專利權)人:泉州市新起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