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灌腸裝置。
技術介紹
在臨床中,對進行腸道給藥的病人需進行灌腸操作。目前臨床上常采用的灌腸器多為將輸液器做簡單改造,把針頭換為肛管,由于輸液裝置沒有保溫設計,在如今患者灌腸時間普遍較長的情況下,如果溫度下降的過低會導致患者發生腸道脹氣等不良反應,降低藥效,中國專利CN201375705Y公開的“灌腸裝置”雖然用了電熱膜來調節溫度,但是電熱膜質量普遍不穩定且容易發生危險,在安裝方面對于簡單的灌腸裝置來說也過于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上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有效保溫,且構造簡單,使用安全方便的灌腸裝置。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灌腸裝置,包括依次由塑料軟管連接的儲液瓶、滴壺、流速調節器和肛管,其特征是所述儲液瓶外有保溫隔層,所述保溫隔層頂部有進水口,底部有出水口,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與保溫隔層內部連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簡單的熱水灌注達到為藥液保溫的效果,在不增加裝置復雜程度的前提下確保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舒適,提高療效。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1-儲液瓶,2-保溫隔層,3-瓶蓋,4-進水口,5-出水口,6_滴壺,7_流速調節器,8-肛管。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儲液瓶I內膽裝藥液,保溫隔層2包裹在儲液瓶I外,保溫隔層2頂部有一個進水口 4,底部有一個出水口 5,儲液瓶I頂部有一個瓶蓋3,打開瓶蓋3后可向內灌注藥液,儲液瓶I內膽通過與其底部連接的塑料軟管向外依次與滴壺6、流速調節器7、肛管8連通。當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打開瓶蓋,將溫度適中的藥液灌入儲液瓶I內膽中,將肛管8插入患者直腸中,通過滴壺6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灌腸裝置,包括依次由塑料軟管連接的儲液瓶(1)、滴壺(6)、流速調節器(7)和肛管(8),其特征是:所述儲液瓶(1)外有保溫隔層(2),所述保溫隔層(2)頂部有進水口(4),底部有出水口(5),所述進水口(4)和出水口(5)與保溫隔層(2)內部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灌腸裝置,包括依次由塑料軟管連接的儲液瓶(I)、滴壺(6)、流速調節器(7)和肛管(8),其特征是所述儲液瓶(I)外有保...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