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生兒吸痰器
本技術涉及臨床醫療器械
,特別涉及一種新生兒吸痰器。
技術介紹
新生兒出生后,其口腔和咽喉內會粘附羊水和痰液,臨床上對新生兒口腔和咽喉內的羊水和痰液的處理方法一般采用機械設備和人工方法實現,采用機械設備時,由于吸力較大,容易對新生兒的呼吸道管壁造成損傷;采用人工方法時,一般都是采用洗耳球將羊水和痰液吸出,因為洗耳球的吸入口和腔體容積較小,需反復操作多次才能將羊水和痰液處理干凈,既費時又費事。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吸痰強度較低且易于控制的新生兒吸痰器。它包括貯液管、吸氣球、吸痰管,貯液管的前端和尾端分別與吸痰管和吸氣球通過螺紋連接形成可拆卸的連通整體,吸痰管上設有單向進氣閥,吸氣球上設有單向出氣閥。本技術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整體可拆卸,方便清洗,吸痰強度較低且易于控制,適用于給新生兒吸出口腔和咽喉內的羊水和分泌物。附圖說明附圖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實施例實施時設計了貯液管1、吸氣球2、吸痰管3,貯液管I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與吸痰管3和吸氣球2通過螺紋連接形成可拆卸的連通整體,吸痰管3上設有單向進氣閥4,吸氣球2上設有單向出氣閥5。使用時,將吸痰管3伸到需要吸痰的部位,先按壓吸氣球2從單向出氣閥5上排出空氣,放開吸氣球2,待吸氣球2自行膨脹時即可抽取羊水和痰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生兒吸痰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貯液管(1)、吸氣球(2)、吸痰管(3),貯液管(1)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與吸痰管(3)和吸氣球(2)通過螺紋連接形成可拆卸的連通整體,吸痰管(3)上設有單向進氣閥(4),吸氣球(2)上設有單向出氣閥(5)。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新生兒吸痰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貯液管(I)、吸氣球(2)、吸痰管(3),貯液管(I)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與吸痰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靜純,郭實賢,沈瓊佳,
申請(專利權)人: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