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提拉式外固定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用固定護具,特別涉及一種提拉式外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對于胸腰椎急慢性損傷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的患者,一般都需要在手術、中西醫腰椎手法、腰椎治療儀等進行治療的之前及之后,使用外固定護具對病患部位進行暫時性的固定及保護,使胸腰椎維持正常的生理弧度,以緩解或避免胸腰椎再次受外力干擾,而造成新的損傷。例如,圖1示出了一種胸腰椎外固定護具,能夠固定于患者胸腹前對胸腰椎等身體局部進行固定及保護。該護具中包含配合胸腹形態豎直設置的板條100 ;該板條100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胸部緩沖固定塊200和腹部緩沖固定塊300。將所述胸腰椎外固定護具面向患者并置于患者身前時,胸部緩沖固定塊200的頂部能夠抵在胸前的鎖骨位置,同時使腹部緩沖固定塊300抵在下腹部的恥骨聯合處。還有一個固定帶400與該板條100配合連接,即,在所述板條100上對應患者的腰椎或胸椎位置,開設有兩個縱向的開口 110 ;當固定帶400從身后緊貼患者的腰椎或胸椎部位后,使固定帶400兩端的尼龍扣410穿過這兩個開口 110,并向患者兩側腰背方向進行拉緊收縮,以使患者腹部或胸部向所述板條100 方向推移,進而使腰椎或胸椎強制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弧度;最后將尼龍扣410緊扣實現固定。然而,在醫師手動調節固定帶400的松緊度時,可能發生固定帶400左右兩端收緊不均勻的問題,從而影響患者使用固定護具時的舒適程度。另外,對于不同體格的患者(尤其是體態較為豐滿的患者),靠手動調節,也難以確定固定帶400兩端是否收緊,如果沒有收緊或收緊不均勻,護具在固定后容易受力不均而移位,難以起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拉式外固定裝置,其連接在醫用器具上,用于調節為患者身體局部進行提拉、牽引固定的固定帶(400)的松緊并實施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裝置,包含:沿所述固定帶(400)的提拉方向布置的升降螺桿(2),與所述升降螺桿(2)連接以帶動該升降螺桿(2)一起轉動的旋鈕(1),配合穿設在所述升降螺桿(2)上并通過該升降螺桿(2)旋轉而實現沿提拉方向移動的固定帶提拉板(5),穿設在所述升降螺桿(2)上并與該升降螺桿(2)一起轉動的齒輪(3),與齒輪(3)配合設置用以在調節結束后限定齒輪(3)旋轉的齒輪鎖(4),以及能夠與醫用器具固定連接的框架外殼;其中,所述升降螺桿(2)和固定帶提拉板(5)位于所述框架外殼內;醫用器具上的所述固定帶(400)與所述固定帶提拉板(5)連接,使得該固定帶(400)能夠隨著所述固定帶提拉板(5)沿提拉方向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拉式外固定裝置,其連接在醫用器具上,用于調節為患者身體局部進行提拉、 牽引固定的固定帶(400)的松緊并實施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裝置,包含沿所述固定帶(400)的提拉方向布置的升降螺桿(2), 與所述升降螺桿(2)連接以帶動該升降螺桿(2) —起轉動的旋鈕(1),配合穿設在所述升降螺桿(2)上并通過該升降螺桿(2)旋轉而實現沿提拉方向移動的固定帶提拉板(5),穿設在所述升降螺桿(2)上并與該升降螺桿(2) —起轉動的齒輪(3),與齒輪(3)配合設置用以在調節結束后限定齒輪(3)旋轉的齒輪鎖(4),以及能夠與醫用器具固定連接的框架外殼;其中,所述升降螺桿(2)和固定帶提拉板(5)位于所述框架外殼內;醫用器具上的所述固定帶(400)與所述固定帶提拉板(5)連接,使得該固定帶(400)能夠隨著所述固定帶提拉板(5)沿提拉方向移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外殼是由水平方向間隔布置的頂板(61)、底板(62),以及豎直方向相對布置的第一側板(63)、第二側板(64)連接構成的口字型結構;所述框架外殼通過所述底板(62) 固定連接在醫用器具上;所述升降螺桿(2)包含依次穿過所述齒輪(3)、所述頂板(61)而與位于該頂板(61)上方的旋鈕(I)相連接的頂部連接軸(21),插入所述底板(62)中與該底板(62)配合連接的底部連接軸(22 ),以及介于所述頂部連接軸(21)和底部連接軸(22 )之間的中間部分(2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連接軸(21)外還套設有尼龍材質的軸套(211),所述軸套(211)放置于所述頂板(61)上一個形狀尺寸相匹配的軸孔(612)中;所述底板(62)上設有不穿透該底板(62)的另一個軸孔(622),使所述升降螺桿(2)的底部連接軸(22)插入到所述底板(62)的軸孔(622)中,實現升降螺桿(2)與底板(62)的配合連接;并且,在所述底板(62)的軸孔(622)內還設置有尼龍材質的墊片(222)。4.如權利要求2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帶提拉板(5)通過開設的安裝孔(51)套設在所述升降螺桿(2)的中間部分(23)上,所述安裝孔(51)內設置有內螺紋與所述中間部分(23)表面設置的外螺紋相匹配;所述固定帶提拉板(5)設有兩個開口槽(52),所述開口槽(52)對應開設在所述固定帶提拉板(5)的其中兩個相對的邊緣上,使所述固定帶(400)的兩端分別穿過這兩個開口槽 (52)后與所述固定帶提拉板(5)連接。5.如權利要求2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鈕(I)上形成有一個凹入的蓋板連接部位(12),一個形狀尺寸相匹配的上蓋板 (11)能夠置于該蓋板連接部位(12)中;所述升降螺桿(2)的頂部連接軸(21)能夠穿過所述旋鈕(I),并通過連接件將所述頂部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聲,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萬邦醫療器材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