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假肢尤其涉及一種假的下肢。技術背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工作節奏的加快,汽車越來越成為人們離不開的交通工具,因此道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車速也越來越快,交通事故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因此造成被截肢的人也越來越的,截肢后為了便于工作和生活,就需要安裝假肢,尤其是在事故中失去下肢的,安裝假下肢的意義更為重大。但是,現有的假下肢存在著結構復雜、重量重、安裝使用維護均不方便,價格高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的假下肢。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它包括支撐桿以及腳板,所述的支撐桿與肢體連接,并起小腿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肢體連接部分采用框架結構,所述的框架結構包括縱向支桿和橫向固定圈,由所述的若干根縱向支桿圍成與人體殘肢的接觸部位相吻合柱狀框體,在水平方向上設有一道以上的將若干根縱向支桿連接成整體的橫向固定圈,在肢體連接部分的底部外側位于人體膝關節后側的位置處通過鉸鏈連接的方式與所述的支撐桿的頂部連接,所述的支撐桿的底部連接在與人體腳底形狀相似的腳板的上表面后側。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輕巧、安裝使用方便、使用靈活、在高低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自如、成本低、重量輕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處于彎曲變形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彈性支撐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1縱向支桿、2橫向固定圈、3支撐桿、4腳板、5彈性支撐桿、6外套筒、7彈簧、8腳面支撐桿、9第一鉸接點、10第二鉸接點、11第三鉸接點、12第四鉸接點、13緩沖墊、14彈性條。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與肢體連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假下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撐桿以及腳板,所述的支撐桿與肢體連接,并起小腿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肢體連接部分采用框架結構,所述的框架結構包括縱向支桿(1)和橫向固定圈(2),由所述的若干根縱向支桿(1)圍成與人體殘肢的接觸部位相吻合柱狀框體,在水平方向上設有一道以上的將若干根縱向支桿(1)連接成整體的橫向固定圈(2),在肢體連接部分的底部外側位于人體膝關節后側的位置處通過鉸鏈連接的方式與所述的支撐桿的頂部連接,所述的支撐桿的底部連接在與人體腳底形狀相似的腳板的上表面后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假下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撐桿以及腳板,所述的支撐桿與肢體連接,并起小腿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肢體連接部分采用框架結構,所述的框架結構包括縱向支桿(I)和橫向固定圈(2),由所述的若干根縱向支桿(I)圍成與人體殘肢的接觸部位相吻合柱狀框體,在水平方向上設有一道以上的將若干根縱向支桿(I)連接成整體的橫向固定圈(2),在肢體連接部分的底部外側位于人體膝關節后側的位置處通過鉸鏈連接的方式與所述的支撐桿的頂部連接,所述的支撐桿的底部連接在與人體腳底形狀相似的腳板的上表面后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假下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桿(3)的下端設為兩段式,在這上下兩段之間通過鉸鏈連接,形成第二鉸接點(1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假下肢,其特征在于在支撐桿(3)上段的下部與腳面中部之間斜向設有彈性支撐桿(5),所述的彈性支撐桿(5)的兩端分別通過鉸鏈連接在上段支撐桿(3)的下端和腳板上表面,由此形成第三鉸接點(11)和第四鉸接點(12);所述的彈性支撐桿(5)由外套筒(6)、設于外套筒(6)內的彈簧(7)以及設于彈簧內的腳面支撐桿(8)構成,所述的腳面支撐桿(...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