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鎖扣裝置,門鎖包括主體及安裝于主體的夾緊機構,夾緊機構包括二滾輪軸、分別套于二滾輪軸上的二滾輪及分別拉緊于二滾輪軸的相對應的第一端部和相對應的第二端部的二彈性元件,主體包括立板、由立板的一側凸伸的二卡板及分別設置于立板的相對兩端部的二擋板,每一卡板的頂部與立板之間形成有卡槽,其中一滾輪軸位于二卡板的底部,另外一滾輪軸卡于卡槽內,擋板止擋彈性元件及滾輪軸,門扣穿過立板并夾插于二滾輪之間,二滾輪軸背向滑動,二滾輪在滾輪槽內滾動。還提供一種應用上述鎖扣裝置的洗碗機。門鎖使用兩個被拉緊的滾輪鎖緊門扣,使得門鎖的前后位置厚度可以做到適合最小16mm厚的超薄外門的裝配,結構緊湊,體積小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廚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種洗碗機及其鎖扣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大多數洗碗機使用的是強拉式門鎖,主要利用拉簧或者壓簧的拉力或壓力,迫使門鎖撥桿轉動一定角度,從而鎖緊門扣,例如,中國技術專利第200520060617. 9號,此專利提供一種洗碗機的嵌入式把手,該洗碗機的嵌入式把手就是一種強拉式門鎖。但該門鎖的厚度大約為26. 5_,當該門鎖用于家用洗碗機上時,導致門的前后位置的厚度增力口、體積增大。此種門鎖不能適應薄外門的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鎖扣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門鎖厚度大而使應用該鎖扣裝置的洗碗機的門的前后位置厚度增加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鎖扣裝置,其包括門鎖及與所述門鎖鎖扣的門扣,所述門鎖包括主體及安裝于所述主體的上部并用于夾緊所述門扣的夾緊機構,所述夾緊機構包括二滾輪軸、分別套于所述二滾輪軸上的二滾輪及分別拉緊于所述二滾輪軸的相對應的第一端部和相對應的第二端部的二彈性元件,所述主體包括位于其上部的立板、凸伸于所述立板的一側的二卡板及分別設置于所述立板的相對兩端部的二擋板,所述立板開設有滾輪槽及位于所述滾輪槽相對兩側的二滑槽,所述卡板設于所述滾輪槽與所述滑槽之間,每一卡板的頂部與所述立板之間形成有卡槽,所述二滾輪軸的其中一滾輪軸位于所述二卡板的底部,所述二滾輪軸的另外一滾輪軸卡于所述卡槽內,所述二滾輪限位于所述滾輪槽內,所述二彈性元件分別容置于所述二滑槽內,所述擋板止擋所述彈性元件及所述滾輪軸,所述門扣穿過所述立板并夾插于所述二滾輪之間。進一步地,所述門鎖還包括位于所述主體下部的蓋體,所述蓋體包括第一側壁及與所述第一側壁相對的第二側壁,所述鎖扣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之間的彈性復位機構、位于所述蓋體內的微動開關及樞接于所述主體的上部且在所述門扣的推動下轉動抵壓所述彈性復位機構以使所述微動開關動作的杠桿件。進一步地,所述蓋體的相對兩端部的邊沿凸伸有防水筋。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復位機構包括用于使所述微動開關動作的壓塊及壓縮于所述壓塊與所述第二側壁之間的復位彈性件進一步地,所述壓塊包括本體、由所述本體的一側中部朝向所述第二側壁延伸的套桿、由所述本體的另一側中部朝向所述第一側壁延伸的穿置桿及分別由所述本體的相對兩端部朝向所述第二側壁延伸的二導桿,所述復位彈性件的一端套于所述套桿上,所述復位彈性件的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二側壁上,所述導桿插入所述第二側壁內。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復位機構還包括傳力桿,所述傳力桿伸入所述第一側壁內,所述穿置桿插入所述傳力桿內。進一步地,所述杠桿件包括位于其相對兩側的二樞接孔,所述主體的上部設置有分別插入所述樞接孔內的二樞軸。進一步地,所述門扣包括形成于所述門扣的前端部的空穴及形成于所述空穴前方的橫桿部,所述橫桿部擠入所述二滾輪之間并止擋于所述二滾輪的前部,所述二滾輪卡于所述空穴內。進一步地,所述二滾輪之間的間隙小于所述門扣的橫桿部直徑。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洗碗機,其包括具有洗滌腔體的內膽及樞接于所述內膽上的門組件,所述洗碗機還包括上述鎖扣裝置,所述門鎖安裝于所述門組件上,所述門扣安裝于所述內膽上,所述門組件蓋于所述內膽上,所述門扣鎖入所述門鎖內。本技術的鎖扣裝置的門鎖使用兩個被拉緊的滾輪鎖緊門扣,以替代強拉式門鎖,使得門鎖的前后位置厚度可以做到適合最小16mm厚的超薄外門的裝配,結構緊湊,體積小巧,動作準確。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洗碗機的立體圖,其中,所述洗碗機處于打開狀態。圖2是圖1的洗碗機的立體圖,其中,所述洗碗機處于關閉狀態。圖3是圖2的圓圈處的放大圖。圖4是圖1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圖5是圖4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立體組裝圖,其中所述鎖扣裝置的門扣處于未鎖合狀態。圖6是圖5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立體組裝圖,其中去除杠桿件及門扣。圖7是圖5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門鎖的倒置圖。圖8是圖5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門鎖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組裝圖。圖9是圖4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門鎖的杠桿件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圖10是圖8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門鎖的后視圖,此時,門扣處于未鎖入門鎖的狀態。圖11是圖10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門鎖的沿線A-A的剖視圖,其中示出了門扣。圖12是圖8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門鎖的后視圖,此時,門扣處于鎖入門鎖的狀態。圖13是圖12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門鎖的沿線B-B的剖視圖,其中示出了門扣。圖14是圖8的洗碗機的鎖扣裝置的門鎖的壓塊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請參閱圖1至圖3,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洗碗機100包括具有洗滌腔體101的內膽102、樞接于所述內膽102上的門組件103及一鎖扣裝置10。所述鎖扣裝置10包括門鎖20及與所述門鎖20鎖扣的門扣30。所述門鎖20安裝于所述門組件103上。所述門扣30安裝于所述內膽102上。當所述門組件103蓋合于所述內膽102上時,所述門扣30鎖入所述門鎖20內,使得所述門組件103與所述內膽102牢固結合。請同時參閱圖4至圖6,所述門鎖20包括主體40及安裝于所述主體40的上部并用于夾緊所述門扣30的夾緊機構50。所述主體40使用阻燃的塑料注塑而成。所述夾緊機構50包括二滾輪軸51、分別套于所述二滾輪軸51上的二滾輪52及分別拉緊于所述二滾輪軸51的相對應的第一端部和相對應的第二端部的二彈性元件53。所述主體40包括位于其上部的立板41、凸伸于所述立板41的一側的二卡板42及分別設置于所述立板41的相對兩端部的二擋板43。所述立板41開設有二滾輪槽44及位于所述滾輪槽44相對兩側的二滑槽45。所述滾輪槽44與所述滑槽45設于所述卡板42的兩側。所述卡板42設于所述滾輪槽44與所述滑槽45之間。所述滾輪槽44位于所述二卡板42之間。每一卡板42的頂部與所述立板41之間形成有卡槽46。所述二滾輪軸51的其中一滾輪軸51位于所述二卡板42的底部。所述二滾輪軸51的另外一滾輪軸51卡于所述卡槽46內。所述二滾輪52限位于所述滾輪槽44內。所述二彈性元件53分別容置于所述二滑槽45內。所述擋板43止擋所述彈性元件53及所述滾輪軸51。所述門扣30穿過所述立板41并夾插于所述二滾輪52之間。卡于所述卡槽46內的滾輪軸51于所述門扣30插入所述二滾輪52之間時在所述卡槽46內背向位于所述卡板42底部的滾輪軸51滑動。所述二滾輪52于所述門扣30插入所述二滾輪52之間時在所述滾輪槽44內滾動。門扣30穿過立板41并插于所述二滾輪52之間,由于二彈性元件53的作用,所述二滾輪52將門扣30夾于其中,從而使門扣30與門鎖20鎖合。所述門鎖20利用二滾輪52來鎖住門扣30,動作準確可靠;因滾輪52的滾動而減少門扣30與門鎖20在鎖合時的摩擦力,使得鎖扣裝置10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門扣30橫向插入所述二滾輪52內,二滾輪52、二滾輪軸51及二彈性元件53在門組件103的門面方向上緊湊排布,使得門組件103的前后位置的厚度可以做到非常薄,內膽102可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鎖扣裝置,其包括門鎖及與所述門鎖鎖扣的門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鎖包括主體及安裝于所述主體的上部并用于夾緊所述門扣的夾緊機構,所述夾緊機構包括二滾輪軸、分別套于所述二滾輪軸上的二滾輪及分別拉緊于所述二滾輪軸的相對應的第一端部和相對應的第二端部的二彈性元件,所述主體包括位于其上部的立板、凸伸于所述立板的一側的二卡板及分別設置于所述立板的相對兩端部的二擋板,所述立板開設有滾輪槽及位于所述滾輪槽相對兩側的二滑槽,所述卡板設于所述滾輪槽與所述滑槽之間,每一卡板的頂部與所述立板之間形成有卡槽,所述二滾輪軸的其中一滾輪軸位于所述二卡板的底部,所述二滾輪軸的另外一滾輪軸卡于所述卡槽內,所述二滾輪限位于所述滾輪槽內,所述二彈性元件分別容置于所述二滑槽內,所述擋板止擋所述彈性元件及所述滾輪軸,所述門扣穿過所述立板并夾插于所述二滾輪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鎖扣裝置,其包括門鎖及與所述門鎖鎖扣的門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鎖包括主體及安裝于所述主體的上部并用于夾緊所述門扣的夾緊機構,所述夾緊機構包括二滾輪軸、 分別套于所述二滾輪軸上的二滾輪及分別拉緊于所述二滾輪軸的相對應的第一端部和相對應的第二端部的二彈性元件,所述主體包括位于其上部的立板、凸伸于所述立板的一側的二卡板及分別設置于所述立板的相對兩端部的二擋板,所述立板開設有滾輪槽及位于所述滾輪槽相對兩側的二滑槽,所述卡板設于所述滾輪槽與所述滑槽之間,每一卡板的頂部與所述立板之間形成有卡槽,所述二滾輪軸的其中一滾輪軸位于所述二卡板的底部,所述二滾輪軸的另外一滾輪軸卡于所述卡槽內,所述二滾輪限位于所述滾輪槽內,所述二彈性元件分別容置于所述二滑槽內,所述擋板止擋所述彈性元件及所述滾輪軸,所述門扣穿過所述立板并夾插于所述二滾輪之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鎖還包括位于所述主體下部的蓋體,所述蓋體包括第一側壁及與所述第一側壁相對的第二側壁,所述鎖扣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之間的彈性復位機構、位于所述蓋體內的微動開關及樞接于所述主體的上部且在所述門扣的推動下轉動抵壓所述彈性復位機構以使所述微動開關動作的杠桿件。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鎖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的相對兩端部的邊沿凸伸有防水筋。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鎖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復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翔,高峰,熊好平,湯智浩,
申請(專利權)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