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式餐具,包括刀本體和叉本體,所述刀本體包括第一握桿和刀部,所述刀部為帶鋸齒勺形;所述叉本體包括第二握桿和叉部,所述叉部為帶叉勺形;且所述第一握桿和所述第二握桿中的一個設有凹槽,另一個可以卡嵌于所述凹槽。可以將刀本體和叉本體分開使用,分別發揮刀和叉子的功能;第一握桿和第二握桿通過凹槽卡嵌結合作為第三握桿,且刀部和叉部結合形成為勺部,第三握桿與勺部形成為勺本體,從而可以發揮勺的功能;習慣用筷子時,可以將刀本體和叉本體分開并均倒立后,將第一握桿和第二握桿作為筷子使用,即方便又可以根據不同人的需求而進行組合使用,從而解決了中西方人用餐工具不一致而造成的不便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組合式餐具
本技術涉及一種餐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組合式餐具。
技術介紹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使用到餐具來就餐,一般的中式餐具有碗、筷子和勺 子,西方餐具一般為刀和叉。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擴大,國際友人來中國旅游、投資的越來越多,中國人去國外留 學、旅游或者工作的人數也在增長。一般來說,西方人在中餐廳就餐時用筷子困難,而中國 人吃西餐時用刀叉也不習慣,并且當中國人和西方人一起用餐時,就餐工具的選擇與使用 也不一致,而傳統的餐具已經滿足不了這種需求。這種由于就餐時用餐工具的不一致而給中西方人帶了一定的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中西方人用餐工具不一致而造成的不便的問題,提供一種組 合式餐具。一種組合式餐具,包括刀本體和叉本體,所述刀本體包括第一握桿和刀部,所述刀 部為帶鋸齒勺形;所述叉本體包括第二握桿和叉部,所述叉部為帶叉勺形;且所述第一握 桿和所述第二握桿中的一個設有凹槽,另一個可以卡嵌于所述凹槽。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桿和所述第二握桿中的一個卡嵌于所述凹槽的 橫截面為梯形或者凸形。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桿和所述刀部連接處一端的端面面積大于所述 第一握桿另一端的端面面積,且自所述第一握桿與所述刀部連接處一端到所述第一握桿另 一端圓滑線性過渡;所述第二握桿和所述叉部連接處一端的端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二握桿另 一端的端面面積,且自所述第二握桿與所述叉部連接處一端到所述第二握桿另一端圓滑線 性過渡。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刀部包括帶鋸齒部和第一勺形部,所述叉部包括帶叉 部和第二勺形部,所述刀部和所述叉部結合形成為勺部時,所述第一勺形部邊緣緊貼于所 述第二勺形部邊緣,所述帶叉部邊緣緊貼于所述帶鋸齒部邊緣。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桿和所述刀部一體成型,所述第二握桿和所述 叉部一體成型。上述組合式餐具,可以將刀本體和叉本體分開使用,分別發揮刀和叉子的功能;當 需要用勺時,由于第一握桿和第二握桿中的一個設有凹槽,另一個可以卡嵌于所述凹槽,從 而結合作為第三握桿,且刀部和叉部均為勺形,通過第一握桿和第二握桿結合作為第三握 桿時,刀部和叉部結合形成為勺部,第三握桿與勺部形成為勺本體,從而可以發揮勺的功 能;習慣用筷子時,可以將刀本體和叉本體分開并均倒立后,將第一握桿和第二握桿作為筷 子使用,即方便又可以根據不同人的需求而進行組合使用,從而解決了中西方人用餐工具不一致而造成的不便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組合式餐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組合式餐具中刀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組合式餐具中叉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組合式餐具中刀本體和叉本體組合后的側視圖;圖5為組合式餐具中凹槽的橫截面示意圖;圖6為組合式餐具中卡嵌于凹槽的其中一個握桿的橫截面不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組合式餐具,包括刀本體100和叉本體200,所述刀本體 100包括第一握桿120和刀部140,所述刀部140為帶鋸齒勺形;所述叉本體200包括第二握桿220和叉部240,所述叉部240為帶叉勺形;且所述第一握桿120和所述第二握桿220 中的一個設有凹槽300,另一個可以卡嵌于所述凹槽30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300設于第一握桿120中,第二握桿220可以卡嵌于凹槽 300。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凹槽300也可以設于第二握桿220中,第一握桿120卡嵌于凹槽300,這并不影響第一握桿120和第二握桿220卡嵌結合后的使用。上述組合式餐具,可以將刀本體100和叉本體200分開使用,分別發揮刀和叉子的功能;當需要用勺時,由于第一握桿120和第二握桿220中的一個設有凹槽300,另一個可以卡嵌于所述凹槽300,從而結合作為第三握桿420,且刀部140和叉部240均為勺形,通過第一握桿120和第二握桿220結合作為第三握桿420時,刀部140和叉部240結合形成為勺部440,第三握桿420與勺部440形成為勺本體400,從而可以發揮勺的功能;習慣用筷子時,可以將刀本體100和叉本體200分開并均倒立后,將第一握桿120和第二握桿220作為筷子使用,即方便又可以根據不同人的需求而進行組合使用,從而解決了中西方人用餐工具不一致而造成的不便問題。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桿120和所述第二握桿220中的一個卡嵌于所述凹槽300的橫截面為梯形或者凸形。由于所述橫截面為梯形或者凸形的設置,第一握桿 120和第二握桿220之間卡嵌更為緊密,作為勺本體400的第三握柄420使用時更方便。具體到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握桿220的橫截面為梯形,第一握桿120橫截面的凹槽300開口與刀本體100外側位于同一側,在刀本體100與叉本體200結合作為勺本體400 使用時,根據第一握桿120和第二握桿220的橫截面特點,可以使叉本體200卡嵌于刀本體 100的外側,第一握桿120和第二握桿220結合形成第三握桿420作為勺本體400使用時, 更符合人體人工學,從而更方便使用者去握住勺本體400的第三握桿420。應當理解的是, 第一握桿120橫截面的凹槽300開口與刀本體100內側位于同一側,叉本體200卡嵌于刀本體100的內側,并不影響在刀本體100與叉本體200結合作為勺本體400的使用。在其它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桿120和所述第二握桿220中的一個卡嵌于所述凹槽300的橫截面也可以為方形或者其它可以卡嵌于所述凹槽300的它他形狀。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桿120和所述刀部140連接處一端的端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一握桿120另一端的端面面積,且自所述第一握桿120與所述刀部140連接處 一端到所述第一握桿120另一端圓滑線性過渡;所述第二握桿220和所述叉部240連接處 一端的端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二握桿220另一端的端面面積,且自所述第二握桿220與所述 叉部240連接處一端到所述第二握桿220另一端圓滑線性過渡。當第一握桿120和第二握 桿220分開倒立后作為筷子使用時,由于圓滑線性過渡的設置,作為筷子使用時更方便,這 種線性的比例大小可以參考平常我們經常使用的筷子。在其它的實施例中,第一握桿120和第二握桿220兩端的端面面積均可以是一樣 大,且從一端的端面面積到另一端的端面面積均不變化,也可以是其它更便于使用者使用 的設置,這并不影響作為筷子的使用。如圖1至圖3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刀部140包括帶鋸齒部142和第一 勺形部144,所述叉部240包括帶叉部242和第二勺形部244,所述刀部140和所述叉部240 結合形成為勺部440時,所述第一勺形部144邊緣緊貼于所述第二勺形部244邊緣,所述帶 叉部242邊緣緊貼于所述帶鋸齒部142邊緣。由于第一勺形部144和第二勺形部244之間 沒有重疊,可以節省一定的制作材料,降低成本,并且結合形成的勺本體400更方便使用。在其它的實施例中,第一勺形部144和第二勺形部244可以重疊貼合,帶叉部142 和帶鋸齒242部也可以重疊貼合,這并不影響刀部140與叉部240結合為勺部440時作為 勺本體400的使用。如圖2至圖3所示,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桿120和所述刀部140—體成 型,所述第二握桿220和所述叉部240 —體成型。一體成型的設置使得在制造組合式餐具 的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式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本體和叉本體,所述刀本體包括第一握桿和刀部,所述刀部為帶鋸齒勺形;所述叉本體包括第二握桿和叉部,所述叉部為帶叉勺形;且所述第一握桿和所述第二握桿中的一個設有凹槽,另一個可以卡嵌于所述凹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組合式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本體和叉本體,所述刀本體包括第一握桿和刀部,所述刀部為帶鋸齒勺形;所述叉本體包括第二握桿和叉部,所述叉部為帶叉勺形;且所述第一握桿和所述第二握桿中的一個設有凹槽,另一個可以卡嵌于所述凹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桿和所述第二握桿中的一個卡嵌于所述凹槽的橫截面為梯形或者凸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桿和所述刀部連接處一端的端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一握桿另一端的端面面積,且自所述第一握桿與所述刀部連接處一端到所述第一握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宏,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