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立體顯示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593297 閱讀: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6:21
    立體顯示裝置具有第一子像素區與第二子像素區。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單元與一透鏡單元。顯示單元具有中心軸對應于第一子像素區與第二子像素區的交界處。顯示單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黑色矩陣。第一子像素設置于第一子像素區,第二子像素設置于第二子像素區,且黑色矩陣至少部分設置于第一子像素與第二子像素之間。透鏡單元是與顯示單元對應設置。透鏡單元包括第一子透鏡與第二子透鏡。第一子透鏡設置于第一子像素區,且具有第一鏡軸。第二子透鏡設置于第二子像素區且具有第二鏡軸。第一鏡軸與第二鏡軸是與該中心軸偏移設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尤指一種將子透鏡與子像素對應設置且將子透鏡的鏡軸偏移設置的立體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三維立體顯示技術主要的原理是使觀看者的左眼與右眼分別接收到不同的影像,而左眼與右眼接收到的影像會經由大腦分析并重迭而使觀看者感知到影像畫面的層次感及深度,進而產生立體感。一般三維立體顯示技術大致上可分為需配戴特殊眼鏡與不需配戴特殊眼鏡這兩大類,其中不需配戴特殊眼鏡的三維立體顯示技術又稱裸眼式立體顯示技術。目前較為廣泛使用的裸眼式立體顯示技術包括屏障式(ParallaxBarrier Type)立體顯示技術與透鏡式(Lenticular Lens Type)立體顯示技術。其顯示原理分別是利用于一般顯示器前加設置復數個屏障或透鏡裝置,使得顯示器上各相鄰的像素所呈現出的不同的顯示畫面得以透過屏障或透鏡分別傳送到觀看者的左眼及右眼以產生立體顯示效果。請參考圖1與圖2。圖1繪示了一公知的透鏡式立體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示意圖。圖2繪示了另一公知的透鏡式立體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示意圖。在圖1與圖2中,橫坐標代表不同角度,縱坐標代表顯示輝度,而其中區域LS與區域RS則分別代表傳送給觀看者左眼與右眼的顯示畫面于不同角度的輝度狀況。在公知的透鏡式立體顯示裝置中,單一透鏡是與兩分別提供左右眼顯示畫面的子像素對應設置,而子像素之間不可避免地需要有黑色矩陣(blackmatrix)的設置,故當各透鏡的焦距設計成落在子像素上時,會造成如圖1所示的狀況,也就是在某些角度范圍會完全無法看到欲提供給任何一眼的顯示畫面而形成暗帶的狀況,造成觀看者在觀看時的角度受到限制而影響到觀看質量。因此,目前常見的改善方式是將各透鏡的焦距避免落在子像素上以形成散焦的效果,如圖2所示。此方式雖可改善暗帶的問題,但仍會使某些角度范圍的輝度變異過大而產生觀看質量的差異,且此設計若控制不當亦容易造成左右眼影 像互相干擾的情況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利用將子透鏡與子像素對應設置且將子透鏡的鏡軸偏移設置,改善因黑色矩陣造成的立體顯示角度的暗帶問題,達到提升立體顯示質量的效果。為達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區與一第二子像素區沿一第一方向排列設置。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單元以及一透鏡單元。顯示單元具有一中心軸對應于第一子像素區與第二子像素區的一交界處。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一第二子像素以及一黑色矩陣。第一子像素是設置于第一子像素區,第二子像素是設置于第二子像素區,且黑色矩陣是至少部分設置于第一子像素與第二子像素之間。透鏡單元是與顯示單元對應設置。透鏡單元包括一第一子透鏡與一第二子透鏡。第一子透鏡是設置于第一子像素區,且第一子透鏡具有一第一鏡軸。第二子透鏡是設置于第二子像素區,且第二子透鏡具有一第二鏡軸。第一鏡軸與第二鏡軸是沿第一方向上與中心軸偏移設置。附圖說明圖1繪示了一公知的透鏡式立體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示意圖。圖2繪示了另一公知的透鏡式立體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示意圖。圖3繪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4繪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示意圖。圖5繪示了本專利技術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0 立體顯示裝置 110 顯示單元IlOC中心軸111 第一子像素112 第二子像素 113 黑色矩陣120 透鏡單元121 第一子透鏡121C第一鏡軸122 第二子透鏡122C第二鏡軸 200 立體顯示裝置220 透鏡單元221 第一子透鏡221C第一鏡軸222 第二子透鏡222C第二鏡軸Dl 距離D2 距離D3 距離D4 距離DRl第一子像素區DR2 第二子像素區 F 焦距LS 區域LI 區域L2 區域P 顯示單元寬度R 曲率半徑RS 區域Rl 區域R2 區域Wl 第一寬度W2 第二寬度W3 第三寬度X 第一方向Y 第二方向Z 第三方向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考圖3與圖4。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立體顯示裝置100,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區DRl與一第二子像素區DR2沿一第一方向X排列設置。立體顯示裝置100包括一顯示單元Iio以及一透鏡單元120。顯示單元110具有一中心軸IlOC沿一垂直于顯示單元110的第二方向Y延伸,且中心軸IlOC是對應于第一子像素區DRl與第二子像素區DR2的一交界處。顯示單元Iio包括一第一子像素111、一第二子像素112以及一黑色矩陣113。第一子像素111是設置于第一子像素區DR1,第二子像素112是設置于第二子像素區DR2,且黑色矩陣113至少部分設置于第一子像素111與第二子像素112之間。透鏡單元120是與顯示單元110對應設置。換句話說,第一子像素區DRl與第二子像素區DR2可包括一開口區(圖未示)與一遮光區(圖未示),第一子像素111與第二子像素112是分別對應設置于第一子像素區DRl與第二子像素區DR2的開口區中,且黑色矩陣113是對應設置于遮光區中,但并不以此為限。值得說明的是,圖3僅繪示出一個透鏡單元120與一個顯示單元110對應設置,但本專利技術并不以此為限。在本專利技術的其它較佳實施例中可視需要設置復數個透鏡單元120以及復數個顯示單元110,并使各透鏡單元120分別與一個顯示單元110對應設置。此外,第一子像素111與第二子像素112可分別用以產生欲提供給觀看者左右眼的不同的顯示畫面,并經由透鏡單元120分別傳送到觀看者的左眼及右眼以產生立體顯示效果,但并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子像素111與第二子像素112亦可分別用以產生相同的顯示效果而使得立體顯示裝置100可產生一般的二維顯示效果。本實施例的顯示單元110可包括液晶顯示單元、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單元、電濕潤(electro-wetting)顯示單元、電子墨水(e_ink)顯示單元、電衆(plasma)顯示單元、場發射顯示(FED)單元或其它適合的顯示單元。在本實施例中,透鏡單元120包括一第一子透鏡121與一第二子透鏡122。第一子透鏡121是設置于第一子像素區DR1,且第一子透鏡121具有一第一鏡軸121C。第二子透鏡122是設置于第二子像素區DR2,且第二子透鏡122具有一第二鏡軸122C。第一鏡軸121C與第二鏡軸122C是沿第一方向X上與顯示單元110的中心軸IlOC偏移設置。由于本實施例的顯示單元110是與具有不同鏡軸的第一子透鏡121與第二子透鏡122對應設置,故可改善第一子像素111與第二子像素112所產生的顯示畫面被透鏡單元120導向觀看者左右眼的狀況,減少于某些觀看角度上發生暗帶的問題。更進一步說明,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顯示單元110于第一方向X上具有一顯示單元寬度P,第一子像素111于第一方向X上具有一第一寬度W1,第二子像素112于第一方向X上具有一第二寬度W2,第一子像素111與第二子像素112之間的黑色矩陣113具有一第三寬度W3。第三寬度W3大體上是等于第一寬度Wl與第二寬度W2,且顯示單元寬度P大體上是等于第三寬度W3的四倍。此外,第一鏡軸121C較佳是沿第一方向X上自顯示單兀110的中心軸IlOC正向偏移一長度,第二鏡軸122C較佳是沿第一方向X上自顯不單兀110的中心軸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區與一第二子像素區沿一第一方向排列設置,該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單元,具有一中心軸對應于該第一子像素區與該第二子像素區的一交界處,該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子像素,設置于該第一子像素區;一第二子像素,設置于該第二子像素區;以及一黑色矩陣,至少部分設置于該第一子像素與該第二子像素之間;以及一透鏡單元,與該顯示單元對應設置,該透鏡單元包括:一第一子透鏡,設置于該第一子像素區,且該第一子透鏡具有一第一鏡軸;以及一第二子透鏡,設置于該第二子像素區,且該第二子透鏡具有一第二鏡軸,其中該第一鏡軸與該第二鏡軸是沿該第一方向上與該中心軸偏移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區與一第二子像素區沿一第一方向排列設置,該立體顯示裝置包括 一顯示單元,具有一中心軸對應于該第一子像素區與該第二子像素區的一交界處,該顯示單元包括 一第一子像素,設置于該第一子像素區; 一第二子像素,設置于該第二子像素區;以及 一黑色矩陣,至少部分設置于該第一子像素與該第二子像素之間; 以及 一透鏡單元,與該顯示單元對應設置,該透鏡單元包括 一第一子透鏡,設置于該第一子像素區,且該第一子透鏡具有一第一鏡軸;以及 一第二子透鏡,設置于該第二子像素區,且該第二子透鏡具有一第二鏡軸,其中該第一鏡軸與該第二鏡軸是沿該第一方向上與該中心軸偏移設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顯示單元于該第一方向上具有一顯不單兀寬度,該第一子像素于該第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一寬度,該第二子像素于該第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二寬度,該第一子像素與該第二子像素之間的該黑色矩陣具有一第三寬度,該第三寬度大體上是等于該第一寬度與該第二寬度,且該顯示單元寬度大體上是等于該第二寬度的四倍。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鏡軸是沿該第一方向上自該中心軸正向偏移一長度,該第二鏡軸是沿該第一方向上自該中心軸負向偏移該長度,且該長度大體上是等于該顯示單元寬度的八分之一。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鏡軸是設置于該第一子像素區,該第二鏡軸設置于該第二子像素區,該第一鏡軸沿該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康倫瑋饒松青
    申請(專利權)人:華映視訊吳江有限公司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2021无码最新国产在线观看|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WWW久久无码天堂M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日韩专区无码人妻|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