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DLC光纖連接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593246 閱讀: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6:18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DLC光纖連接器,包括定位殼體及其上安裝的左右并列設置的兩個插頭模塊,所述定位殼體包括上下分體設置、并固定對裝在一起的上、下蓋殼體,所述的各插頭模塊上均設置有止轉結構、徑向限位結構和軸向限位結構,所述的定位殼體上設置有分別與止轉結構止轉配合、徑向限位結構限位配合和軸向限位結構止退配合以阻止各插頭模塊轉動、徑向移動和軸向移動的止轉配合部、徑向限位配合部和軸向限位配合部。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DLC光纖連接器中的定位殼體加工難度大、結構強度不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DLC光纖連接器
    技術介紹
    在光信號的傳輸領域,DLC光纖連接器的使用較為頻繁,現有的DLC光纖連接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2654605A公開的“一種雙工DLC插頭”,該插頭包括左右并列設置的兩個插頭模塊,各插頭模塊分別對應一根單獨的光纜,即采用雙光纜出線模式,每個插頭模塊包括一前一后裝配在一起的外殼體和后套,兩個后套定位裝配于定位殼體中,定位殼體包括底板、頂板和連接于頂、底板之間的連接板,頂、底板與連接板一起構成工字型,其中頂板的左右兩側均向下翻折后形成護翼,這使得頂底板之間在連接板的左右兩側分別形成一個方形的安裝室,兩個插頭模塊中的后套分別裝配在對應的安裝室中,頂、底板及連接板上分別于后端處設有卡鍵,卡鍵一方面用于防止插頭模塊從定位殼體的后端脫出,另一方面可與設置在后套上的卡槽卡配而將插頭模塊固定在對應的安裝室內。在安裝時,各插頭模塊的后套通過卡槽與卡鍵的卡配定位裝配于對應的安裝室中,而為了實現后套能夠裝配于安裝室中,各護翼必須有一定的彈性變形量,即護翼不能與底板連接,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定位殼體的加工難度,加工效率低;同時護翼與底板不連接,使定位殼體比較單薄,其結構強度不高,經常會出現定位殼體損壞的情況,整個光纖連接器的使用壽命較低;另一方面采用這種雙光纜出線形式也使整個光纖連接器比較松散,兩根光纜使定位殼體容易受到兩個不同方向的力,進一步的增加了定位殼體損壞的可能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DLC光纖連接器,以解決現有DLC光纖連接器中的定位殼體加工難度大、結構強度不高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 DLC光纖連接器,包括定位殼體及其上安裝的左右并列設置的兩個插頭模塊,所述定位殼體包括上下分體設置、并固定對裝在一起的上、下蓋殼體,所述的各插頭模塊上均設置有止轉結構、徑向限位結構和軸向限位結構,所述的定位殼體上設置有分別與止轉結構止轉配合、徑向限位結構限位配合和軸向限位結構止退配合以阻止各插頭模塊轉動、徑向移動和軸向移動的止轉配合部、徑向限位配合部和軸向限位配合部。所述的徑向限位結構和止轉結構分別由設置于所述插頭模塊的后套外周面上的定位環槽的上、下側環槽部分構成,所述上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為一個外凸弧形面,所述徑向限位配合部包括固設于所述上蓋殼體下端的下凸塊,所述下凸塊的下端設有與所述上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頂壓適配的弧形凹部,所述上側環槽部分的前、后側槽壁分別與所述下凸塊的前、后端面擋止限位配合;所述下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為一個平面,所述止轉配合部包括固設于所述下蓋殼體上端的上凸塊,所述上凸塊的上端設有與所述下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頂壓適配的平直配合面,所述下側環槽部分的前、后側槽壁分別與所述上凸塊的前、后端面擋止限位配合,所述定位環槽的前、后側槽壁構成所述的軸向限位結構,所述上、下凸塊的前、后端面構成所述的軸向限位配合部。所述后套的內孔為前端孔徑大、后端孔徑小的臺階孔結構,所述插頭模塊的預壓彈簧的后端頂裝于臺階孔結構的臺階面上,前端頂裝于插頭模塊的插針部件上。所述定位殼體的后端設置有一個與殼體內腔連通的光纜穿孔,所述光纜穿孔的連接有一個光纜安裝套,光纜安裝套的內孔供相應光纜的光纖穿過,光纜安裝套的外周面上設置有環形卡槽,光纜安裝套的外圍套裝有用于將相應光纜的芳綸纖維和光纜外皮壓接固定于光纜安裝套外周面上和環形卡槽中的壓接套。所述的光纜安裝套由設置于上蓋殼體上的上半套和設置于下蓋殼體上的下半套對裝而成。所述下蓋殼體上設置有導向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導向柱,所述上蓋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柱滑動導向配合而使所述上、下蓋殼體導向對裝的導向槽,所述的上蓋殼體和/或下蓋殼體上設置有卡勾,所述的下蓋殼體和/或上蓋殼體上設置有在經所述導向柱與導向槽導向配合與卡勾定位卡裝而實現上、下蓋殼體固定在一起的卡槽。所述的卡勾、卡槽有三對,三對卡勾、卡槽分別為設置于所述上、下蓋殼體前端的第一對卡勾、卡槽和設置于所述上、下蓋殼體的后端的第二、三對卡勾、卡槽,所述三對卡勾、卡槽的分布形式構成以第一對卡勾、卡槽為頂點的等腰三角形。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將定位殼體設置成分體設置并對裝固定在一起的上、下蓋殼體,可以輕易的實現對插頭模塊的止轉、徑向和軸向定位,上、下蓋殼體可以有較高的結構強度,同時上、下蓋殼體的制作也非常的簡單方便。進一步的,下凸塊的弧形凹部與上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頂壓適配而阻止后套徑向移動,上凸塊的平直配合面與下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頂壓適配而阻止后套周向轉動,上、下凸塊的前后端面分別與對應環槽的前、后側槽壁擋止配合而阻止后套軸向移動,上、下蓋殼體對后套的固定結構簡單、可靠;同時上、下側環槽部分的異形設計,也是后套的安裝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會出現裝錯的情況,實現了上、下蓋殼體與后套的定向裝配。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是圖1中的A-A向剖視 圖3是圖1中的B-B向剖視 圖4是圖1的分解 圖5是圖1中卡子的結構示意 圖6是圖1中后套的結構示意 圖7是圖6的右視 圖8是圖6中的C-C向剖視 圖9是圖6的立體 圖10是圖1中上蓋殼體的結構示意 圖11是圖1中下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DLC光纖連接器的實施例如圖f 11所示包括兩個插頭模塊、分別與各插頭模塊相對應的卡子2和上下對裝在一起的上蓋殼體15和下蓋殼體8。插頭模塊包括插針部件3、預壓彈簧4及軸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套6,后套6的內孔為前端孔徑大、后端孔徑小的臺階孔結構,預壓彈簧4的后端頂裝于臺階孔結構的臺階面5上,前端頂裝于插頭模塊的插針部件3上,后套6的前端設有插裝于對應卡子2的后端內孔中的后套插接段,后套插接段的形狀為與卡子的后端內孔止轉適配的外四邊方形,后套插接段的外周面上設置有用于與卡子2的后端內孔的孔壁上的定位槽2-1軸向定位配合的楔形凸起定位鍵19。上、下蓋殼體通過卡扣導向結構卡接對裝于后套6的外圍,卡扣導向結構包括三對成等腰三角形結構分布的卡勾、卡槽,三對卡勾卡槽分別為設置于上、下蓋殼體前端的第一對卡勾、卡槽和設置于上、下蓋殼體的后端的第二、三對卡勾、卡槽,其中第一對卡勾、卡槽的卡勾32設置于下蓋殼體8上,第一對卡勾、卡槽的卡槽18設置于上蓋殼體15上;第二、三對卡勾、卡槽的卡勾30設置于上蓋殼體上,第二、三對卡勾、卡槽的卡槽33設置于下蓋殼體,第二、三對卡勾、卡槽的連線構成等腰三角形的底邊。卡扣導向結構還包括兩個對稱設置于下蓋殼體左右兩端的導向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導向柱17,以及設置于上蓋殼體上的分別與對應導向柱滑動導向配合的導向槽。各后套上均設置有止轉結構、徑向限位結構和軸向限位結構,定位殼體上設置有分別與止轉結構止轉配合、徑向限位結構限位配合和軸向限位結構止退配合以阻止各插頭模塊轉動、徑向移動和軸向移動的止轉配合部、徑向限位配合部和軸向限位配合部,徑向限位結構和止轉結構分別由設置于所述插頭模塊的后套外周面上的定位環槽20的上、下側環槽部分構成,上側環槽部分20-1的槽底面為一個外凸弧形面,所述徑向限位配合部包括固設于所述上蓋殼體下端的下凸塊14,所述下凸塊的下端設有與所述上側環槽部分20-1的槽底面頂壓適配的弧形凹部,所述上側環槽部分的前、后側槽壁分別與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DLC光纖連接器,包括定位殼體及其上安裝的左右并列設置的兩個插頭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殼體包括上下分體設置、并固定對裝在一起的上、下蓋殼體,所述的各插頭模塊上均設置有止轉結構、徑向限位結構和軸向限位結構,所述的定位殼體上設置有分別與止轉結構止轉配合、徑向限位結構限位配合和軸向限位結構止退配合以阻止各插頭模塊轉動、徑向移動和軸向移動的止轉配合部、徑向限位配合部和軸向限位配合部。

    【技術特征摘要】
    1.DLC光纖連接器,包括定位殼體及其上安裝的左右并列設置的兩個插頭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殼體包括上下分體設置、并固定對裝在一起的上、下蓋殼體,所述的各插頭模塊上均設置有止轉結構、徑向限位結構和軸向限位結構,所述的定位殼體上設置有分別與止轉結構止轉配合、徑向限位結構限位配合和軸向限位結構止退配合以阻止各插頭模塊轉動、徑向移動和軸向移動的止轉配合部、徑向限位配合部和軸向限位配合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DLC光纖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徑向限位結構和止轉結構分別由設置于所述插頭模塊的后套外周面上的定位環槽的上、下側環槽部分構成,所述上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為一個外凸弧形面,所述徑向限位配合部包括固設于所述上蓋殼體下端的下凸塊,所述下凸塊的下端設有與所述上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頂壓適配的弧形凹部,所述上側環槽部分的前、后側槽壁分別與所述下凸塊的前、后端面擋止限位配合;所述下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為一個平面,所述止轉配合部包括固設于所述下蓋殼體上端的上凸塊,所述上凸塊的上端設有與所述下側環槽部分的槽底面頂壓適配的平直配合面,所述下側環槽部分的前、后側槽壁分別與所述上凸塊的前、后端面擋止限位配合,所述定位環槽的前、后側槽壁構成所述的軸向限位結構,所述上、下凸塊的前、后端面構成所述的軸向限位配合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DLC光纖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套的內孔為前端孔徑大、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尚杰
    申請(專利權)人: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网|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 无码毛片AAA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洗澡|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毛片精选|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手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