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液壓測試技術領域。一種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點是: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包括測試液壓馬達、過渡盤、左驅動支架、右驅動支架、底座、加載盤、加載液壓馬達和連接半套;測試液壓馬達通過過渡盤安裝在左驅動支架上,加載液壓馬達通過過渡盤安裝在右驅動支架上,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安裝在底座上,加載盤固定在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的傳動半軸上,左右驅動支架的兩個傳動半軸通過連接半套固定為一整體。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緊湊,裝配方便,通用性強,可通過更換不同加載盤獲得需要的載荷值,滿足各種液壓馬達慣性加載需求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液壓測試
,特別是涉及ー種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慣性負載在液壓控制系統中普遍存在,以前人們對其給液壓系統造成的影響認識有限,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致于目前的液壓元件測試標準中沒有提及對慣性負載的測試標準。現有的慣性負載加載裝置無法了解慣性負載對液壓元件的危害程度,不能實現在液壓系統設計中克服慣性負載的影響,存在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困難,不能準確測試其對液壓馬達性能和可靠性的影響等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具有結構緊湊,裝配方便,通用性強,可通過更換不同加載盤獲得需要的載荷值,滿足各種液壓馬達慣性加載需求等特點的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本專利技術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種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點是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包括測試液壓馬達、過渡盤、左驅動支架、右驅動支架、底座、加載盤、加載液壓馬達和連接半套;測試液壓馬達通過過渡盤安裝在左驅動支架上,加載液壓馬達通過過渡盤安裝在右驅動支架上,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安裝在底座上,加載盤固定在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的傳動半軸上,左右驅動支架的兩個傳動半軸通過連接半套固定為一整體。本專利技術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點是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由支架、角接觸球軸承、端蓋、旋轉油封、傳動半軸構成,測試液壓馬達的輸出軸通過連接套與傳動半軸連接。所述的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點是加載盤通過平鍵、內螺紋式定位套、鎖緊螺母和螺桿固定在左右驅動支架的傳動半軸上。所述的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點是加載盤為圓形盤,其中心內孔加工有鍵槽,圓形面上有四個均布固定圓孔,圓周上有安裝吊環用螺紋孔。所述的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點是加載盤與左驅動支架的傳動半軸通過兩個平鍵固定,有螺桿通過螺母固定在驅動支架的傳動半軸上,加載盤圓周上四個安裝孔穿過螺桿。所述的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點是螺桿在固定處安裝內螺紋式定位套,以便螺桿與加載盤可靠固定,數個加載盤疊加在螺桿上,末端用螺母固定鎖死位置。本專利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由于采用了本專利技術全新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可以更好的了解慣性負載對液壓元件的危害程度,通過加載裝置的實際模擬加載試驗使設計者找到在液壓系統設計中克服慣性負載的方法,使產品設計更加完善,使液壓馬達元件通過慣性負載加載裝置的測試使用,提高液壓馬達的綜合性能和可靠性。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緊湊,裝配方便,通用性強,可通過更換不同加載盤獲得需要的載荷值,滿足各種液壓馬達慣性加載需求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的左驅動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的右驅動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中的加載盤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中的連接半套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測試液壓馬達,2.過渡盤,3.連接套,4.左驅動支架,5.加載盤,6.平鍵,7.內螺紋式定位套,8.螺桿,9.連接半套,10.右驅動支架,11.加載液壓馬達,12.底座,13.鎖緊螺母,14.支架,15.角接觸球軸承,16.旋轉油封,17.端蓋,18.左傳動半軸,19.右傳動半軸。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能進一歩了解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參閱附圖1至圖8。實施例1ー種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主要由測試液壓馬達1、過渡盤2、連接套3、左驅動支架4、右驅動支架10、底座12、加載盤5、平鍵6、螺桿8、內螺紋式定位套7、鎖緊螺母13和連接半套9等組成。左驅動支架4和右驅動支架10安裝在底座12上,加載盤5通過平鍵6、內螺紋式定位套7、鎖緊螺母13和螺桿8與左驅動支架4和右驅動支架10固定在一起,螺桿8的兩端分別連接左驅動支架4的左傳動半軸18和右驅動支架10的右傳動半軸19,左驅動支架4的左傳動半軸18通過連接半套9與右驅動支架10的右傳動半軸19固定為一整體。測試液壓馬達I通過過渡盤2安裝在左驅動支架4上,測試液壓馬達I的輸出軸通過連接套3與左傳動半軸18的連接,加載液壓馬達11通過過渡盤2安裝在右驅動支架10上,加載液壓馬達11的輸出軸通過連接套3與右傳動半軸19的連接。左驅動支架4是由支架14、角接觸球軸承15、端蓋16、旋轉油封17、左傳動半軸18等組成。右驅動支架10是由支架14、角接觸球軸承15、端蓋16、旋轉油封17、右傳動半軸19等組成。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的加載盤5與左驅動支架4的傳動半軸18通過兩個平鍵6固定,四個螺桿8通過鎖緊螺母13固定在左右驅動支架的左傳動半軸18和右傳動半軸19上,加載盤5圓周上四個安裝孔穿過螺桿8,在固定處安裝內螺紋式定位套7,以便螺桿8與加載盤5可靠固定,數個加載盤5疊加在螺桿8上,末端用鎖緊螺母13固定鎖死位置。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及其動作過程從圖1、圖2、圖5、圖6、圖7、圖8所示,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主要由測試液壓馬達1、過渡盤2、連接套3、左驅動支架4、右驅動支架10、底座12、加載盤5、平鍵6、螺桿8、內螺紋式定位套7、鎖緊螺母13和連接半套9等組成。左驅動支架4和右驅動支架10安裝在底座12上,加載盤5通過平鍵6、內螺紋式定位套7、鎖緊螺母13和螺桿8與左驅動支架4和右驅動支架10固定在一起,螺桿8的兩端分別連接左驅動支架4的左傳動半軸18和右驅動支架10的右傳動半軸19,左驅動支架4的左傳動半軸18通過連接半套9與右驅動支架10的右傳動半軸19固定為一整體。測試液壓馬達I通過過渡盤2安裝在左驅動支架4上,測試液壓馬達I的輸出軸通過連接套3與左傳動半軸18連接;加載液壓馬達11通過過渡盤2安裝在右驅動支架10上,加載液壓馬達11的輸出軸通過連接套3與右傳動半軸19連接。加載盤5與左驅動支架4的傳動半軸18通過兩個平鍵6固定,四個螺桿8通過鎖緊螺母13固定在左右驅動支架的左傳動半軸18和右傳動半軸19上,加載盤5圓周上四個安裝孔穿過螺桿8,在固定處安裝內螺紋式定位套7,以便螺桿8與加載盤5可靠固定,數個加載盤5疊加在螺桿8上,末端用鎖緊螺母13固定鎖死位置。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工作原理液壓馬達的測試中,測試液壓馬達I進油ロ通過換向閥供給高壓油,出油ロ則通過換向閥回油箱,加載液壓馬達11則為泵エ況使用,給測試液壓馬達I提供恒定的負載,當測試液壓馬達I開始旋轉起來后,加載盤5就可以提供恒定的慣性負載,在測試液壓馬達I做換向或停止動作時,恒定的慣性負載就可以通過左傳動半軸18和連接套3作用在測試液壓馬達I上。通過反復的加載試驗就可以考核慣性負載對測試液壓馬達I的影響了。加載盤5的數量調整操作過程為在停止狀態下,將兩個連接半套9的固定螺栓松開,將連接半套9拆下,將固定在加載盤5上的四個鎖緊螺母13松開,然后將四個螺桿8向左調整,直到螺桿8的右端與左傳動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征是: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包括測試液壓馬達、過渡盤、左驅動支架、右驅動支架、底座、加載盤、加載液壓馬達和連接半套;測試液壓馬達通過過渡盤安裝在左驅動支架上,加載液壓馬達通過過渡盤安裝在右驅動支架上,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安裝在底座上,加載盤固定在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的傳動半軸上,左右驅動支架的兩個傳動半軸通過連接半套固定為一整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征是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包括測試液壓馬達、過渡盤、左驅動支架、右驅動支架、底座、加載盤、加載液壓馬達和連接半套;測試液壓馬達通過過渡盤安裝在左驅動支架上,加載液壓馬達通過過渡盤安裝在右驅動支架上,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安裝在底座上,加載盤固定在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的傳動半軸上,左右驅動支架的兩個傳動半軸通過連接半套固定為一整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載裝置,其特征是左驅動支架和右驅動支架由支架、角接觸球軸承、端蓋、旋轉油封、傳動半軸構成,測試液壓馬達的輸出軸通過連接套與傳動半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壓馬達測試用慣性負載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江河,王福山,王璇芝,王克,鄧偉倩,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天津市精研工程機械傳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