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空調系統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其可以包括:所述凸輪板,其通過凸輪軸而能夠旋轉聯接至空調箱,并且該凸輪板包括導向槽;多個定位孔,所述多個定位孔在所述凸輪板中形成;制動機構,所述制動機構從所述空調箱向所述凸輪板突出來;以及臂,所述臂能夠旋轉地聯接至所述空調箱,并包括可滑動聯接至所述凸輪板的導向槽的連接銷;其中,當所述凸輪板圍繞所述凸輪軸旋轉,且包含在所述臂中的連接銷沿著在所述凸輪板中形成的導向槽執行凸輪作用時,所述制動機構的前端選擇性地插入所述多個定位孔的其中一個當中,以在所述連接銷位于對應于每一種空調模式的位置時對所述凸輪板的位置進行限制移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車輛空調系統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本申請要求2011年10月17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1-0105743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結合于此用于通過該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車輛空調系統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更特別地,涉及這樣一種用于車輛空調系統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其能夠在每一種空調模式中消除凸輪板的空轉部分。
技術介紹
通常,如圖1所示,用于控制空調系統的控制面板1設在車輛的儀表板上。所述控制面板1具有用于選擇空調模式的調節旋鈕2。所述調節旋鈕2的前表面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對應于每一種空調模式的標記。例如,所述標記可包括MaxA/C模式、通風模式、雙層(Bi-level)模式、地板模式、混合模式、除霜模式和模式關閉。乘客可旋轉所述調節旋鈕2以選擇所需的空調模式。同時,如圖1和2所示,當選擇空調模式的操作通過機械結構的方式進行的時候,所述調節旋鈕2和凸輪板3經由纜線4彼此連接。所述凸輪板3經由凸輪軸5而與空調箱6可旋轉聯接。所述凸輪板3形成有導向槽7,包含在臂8中的連接銷9插入所述導向槽7。所述臂8經由門軸11而與空調箱6可旋轉聯接。所述門軸11與門13一體形成,所述門13對應于每一種空調模式并確定了包含在空調箱6中的通風孔12打開的程度。因此,當調節旋鈕2操作以經由纜線4傳遞操作力時,所述凸輪板3旋轉。由于凸輪板3的旋轉,在沿著導向槽7的彎曲部執行凸輪作用的同時,連接銷9使得臂8旋轉。而且,由于臂8使得門13旋轉,因此有可能調節門13打開通風孔12的程度。同時,在如上所述的通過纜線來操作的常規空調系統中,具有恒定角度的空轉部分C1被分別分配至如圖3所示的導向槽7的每一種空調模式A1至A5,以吸收纜線4的操作變化。具體而言,由于纜線4在被拉動時和在返回時移動的距離為不同的距離,具有恒定角度的空轉部分C1分別分配至導向槽7的每一種空調模式A1至A5,以吸收由于纜線的操作而導致的操作變化。因此,即使使得凸輪板3在空轉部分C1內旋轉,但臂8不旋轉,且因此門13也不旋轉。將所述空轉部分C1在離每一種空調模式A1至A5的固定位置P1的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上設定在大約3°的范圍內。然而,當空轉部分C1被分配至導向槽7(所述導向槽7處于其整個長度被固定的狀態)的每一種空調模式A1至A5時,除了空轉部分C1之外的所述導向槽7的實際操作部分C2具有凸輪軌跡,所述凸輪軌跡不沿循平滑彎曲部,而是形成具有陡坡的拐折部分。因此,由于因拐折部分的存在而導致的操作感的劣化,因此存在諸如需要更大作用力和導致由于接合感而造成的質量問題的缺點。公開于該專利技術
技術介紹
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專利技術的一般
技術介紹
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各個方面涉及提供一種凸輪板的定位裝置,其能夠在每一種空調模式中消除凸輪板的空轉部分。通過該構造,有可能消除在凸輪板中形成的導向槽中具有陡坡的拐折部分,并因此減小作用力并消除接合感。此外,有可能通過將穩定操作感賦予每一種空調模式而改進突然切換感。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一種用于車輛空調系統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可以包括:所述凸輪板,其通過凸輪軸而能夠旋轉聯接至空調箱,并且該凸輪板包括導向槽;多個定位孔,所述多個定位孔在所述凸輪板中形成;制動機構,所述制動機構從所述空調箱向所述凸輪板突出來;以及臂,所述臂能夠旋轉地聯接至所述空調箱,并包括可滑動聯接至所述凸輪板的導向槽的連接銷;其中,當所述凸輪板圍繞所述凸輪軸旋轉,且包含在所述臂中的連接銷沿著在所述凸輪板中形成的導向槽執行凸輪作用時,所述制動機構的前端選擇性地插入所述多個定位孔的其中一個當中,以在所述連接銷位于對應于每一種空調模式的位置時對所述凸輪板的位置進行限制移動。所述制動機構可包括制動凸起部,所述制動凸起部形成為從所述空調箱的外側向所述凸輪板突出,且在所述制動凸起部中具有向所述凸輪板開口的操作槽;擋塊,所述擋塊與所述制動凸起部接合并能夠沿著所述操作槽移動,其中所述擋塊的前側整體地具有待插入所述多個定位孔的其中之一內的突出部;以及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可以被支撐在所述操作槽的內端上,而另一端被支撐在所述擋塊的后表面上,且該彈性元件將彈性力施加至所述擋塊以使所述擋塊向所述凸輪板彈性偏斜。所述多個定位孔在與所述凸輪軸的中心間隔相同的半徑的位置中形成。所述多個定位孔的直徑均為同一直徑。在所述凸輪板中形成的導向槽形成為弧形,所述弧形可具有平滑的彎曲部而不具有陡坡的拐折部分,以減少作用力并消除接合感。所述擋塊的突出部的前端邊緣部分和與所述突出部相對的定位孔的邊緣部分在具有恒定曲率的弧形部分中形成,以在所述突出部被平滑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時吸收纜線的操作變化。通過納入本文的附圖以及隨后與附圖一起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某些原理的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和裝置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更為具體地變得清楚或得以闡明。附圖說明圖1為示出了空調系統的圖,其中調節旋鈕和凸輪板經由纜線而彼此連接。圖2和圖3分別示出了常規空調系統。圖4為示出了包括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的空調系統的主視圖。圖5和圖6分別示出了圖4的立體圖和側視圖。圖7為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凸輪板中的導向槽的圖。圖8為沿著圖6的線I-I所呈現的橫截面圖。應當了解,所附附圖并非按比例地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的圖示性的各種特征的略微簡化的畫法。本文所公開的本專利技術的具體設計特征包括例如具體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將部分地由具體所要應用和使用的環境來確定。在這些圖中,貫穿附圖的多幅圖形,附圖標記引用本專利技術的同樣的或等同的部分。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的各個實施方案詳細地作出引用,這些實施方案的實例被顯示在附圖中并描述如下。盡管本專利技術將與示例性實施方案相結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意識到,本說明書并非旨在將本專利技術限制為那些示例性實施方案。相反,本專利技術旨在不但覆蓋這些示例性實施方案,而且覆蓋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之內的各種選擇形式、修改形式、等價形式及其它實施方案。在下文將通過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用于車輛空調系統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在空調系統中,其中在儀表板中設置的用于選擇空調模式的調節旋鈕2(示于圖1中)和經由凸輪軸5與空調箱6可旋轉聯接的凸輪板3經由纜線4彼此連接(如圖4和圖8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包括:制動機構20和多個定位孔30,該制動機構20被配置為從空調箱6向凸輪板3突出來,該多個定位孔30在凸輪板3中形成,且當凸輪板3圍繞凸輪軸5旋轉、且包含在臂8中的連接銷9沿著在凸輪板3a中形成的導向槽7來執行凸輪作用時,所述制動機構20的前端可以插入多個定位孔30中,以在所述連接銷9位于對應于每一種空調模式A1至A5的位置時對所述凸輪板3的位置進行限制移動。如圖1所示,調節旋鈕2的前表面具有在其上形成標記,所述標記各自對應空調模式。例如,所述標記可包括MaxA/C模式、通風模式、雙層模式、地板模式、混合模式、除霜模式和模式關閉。乘客可旋轉所述調節旋鈕2以選擇所需的空調模式。所述凸輪板3經由凸輪軸5而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車輛空調系統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其包括:所述凸輪板,其通過凸輪軸而能夠旋轉聯接至空調箱,并且該凸輪板包括導向槽;多個定位孔,所述多個定位孔在所述凸輪板中形成;制動機構,所述制動機構從所述空調箱向所述凸輪板突出來;以及臂,所述臂能夠旋轉地聯接至所述空調箱,并包括可滑動聯接至所述凸輪板的導向槽的連接銷;其中,當所述凸輪板圍繞所述凸輪軸旋轉,且包含在所述臂中的連接銷沿著在所述凸輪板中形成的導向槽執行凸輪作用時,所述制動機構的前端選擇性地插入所述多個定位孔的其中一個當中,以在所述連接銷位于對應于每一種空調模式的位置時對所述凸輪板的位置進行限制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17 KR 10-2011-01057431.一種用于車輛空調系統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其包括:所述凸輪板,其通過凸輪軸而能夠旋轉聯接至空調箱,并且該凸輪板包括導向槽,所述導向槽中不存在空轉部分;多個定位孔,所述多個定位孔在所述凸輪板中形成;制動機構,所述制動機構從所述空調箱向所述凸輪板突出來;以及臂,所述臂能夠旋轉地聯接至所述空調箱,并包括可滑動聯接至所述凸輪板的導向槽的連接銷;其中,當所述凸輪板圍繞所述凸輪軸旋轉,且包含在所述臂中的連接銷沿著在所述凸輪板中形成的導向槽執行凸輪作用時,所述制動機構的前端選擇性地插入所述多個定位孔的其中一個當中,以在所述連接銷位于對應于每一種空調模式的位置時對所述凸輪板的位置進行限制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空調系統的凸輪板的定位裝置,其中所述制動機構包括:制動凸起部,所述制動凸起部形成為從所述空調箱的外側向所述凸輪板突出,且在所述制動凸起部中具有向所述凸輪板開口的操作槽;擋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允衡,樸泰用,
申請(專利權)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漢拿空調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